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筆畫

(構成漢字的基礎)

鎖定
筆畫(bǐ huà)通常是指組成漢字且不間斷的各種形狀的點和線,如橫(一)、豎(丨)、撇(丿)、捺(㇏)、折(𠃋)等,它是構成漢字字形的最小連筆單位。筆畫有時也指筆畫數,如字書前有漢字筆畫索引。 [1]   表示這兩種意思時“筆畫”亦可作“筆劃”,但目下規範作“筆畫”。此外,筆畫還指用筆繪製的圖畫,此義項一般用在古 筆劃”,指組成漢字的點、橫、直、鈎、撇、捺 籍中,現時人們不常用或不用。
傳統的漢字基本筆畫有八種,即“點(丶)、橫(一)、豎(丨)、撇(丿)、捺(㇏)、提(㇀)、折(𠃋)、鈎(亅)”,又稱“ 永字八法”。1965年1月3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發布的《 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和1988年3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發佈的《 現代漢語通用字表》規定了5類基本筆畫:橫類、豎類、撇類、點類、折類。
中文名
筆畫
外文名
Strokes of a chinese character
別    名
筆劃

目錄

  1. 1 引證解釋
  2. 2 筆畫分類
  3. 3 粗略分類
  4. 札字法
  5. 永字八法
  1. 4 詳細分類
  2. 通常分類
  3. 統一碼標準
  4. 5 組合方式
  5. 6 筆畫運用
  1. 7 筆畫之最
  2. 8 心理
  3. 9 鋼筆楷書
  4. 10 毛筆楷書
  5. 眼觀
  1. 心追
  2. 手摹
  3. 意臨
  4. 11 筆畫筆劃區別

筆畫引證解釋

一、用筆繪製的圖畫。
1.宋· 歐陽修《歸田錄》卷二:“ 林逋工筆畫,善為詩,如‘草泥行郭索,雲木叫鈎輈’,頗為士大夫所稱。”
2.宋· 蘇軾《興國寺浴室院六祖畫贊》:“予初不聞宗名,而家有偽蜀待詔 丘文播筆畫,相似殆不可辨,曰宗豈師播者耶?”
3.宋· 梅堯臣《正陽驛夢》詩:“山形雄且邃,筆畫簡而疎。”
  • 漢字基本筆畫表(28種)
  • 漢字基本筆畫表(28種)
二、亦作“ 筆劃”,指組成漢字的點、等而言,亦指字跡
1.宋· 沈作喆《 寓簡》卷五:“獲經函……細視筆畫,手跡宛然。”
2.明· 李贄《 書應方卷後》:“先生亦深於道,人品略相似,而契悟勝之,才學勝之,筆畫不如念菴先生婉媚,而古拙逈別。”
3.清· 阮元《 小滄浪筆談》卷三:“可見古人作書,筆畫隨意增減,原不拘拘也。”
4. 周立波《掃盲誌異》:“中學生正在用心地看着她們寫,這時站起來,走到二媳婦背後,熱心地糾正她的錯誤的筆劃。” [1-2]  

筆畫筆畫分類

漢字的字體分 手寫體和 印刷體兩種。手寫體是指文字的手寫形式,它靈活多樣,易於表現 個人風格, 現代漢字手寫體主要有楷書、草書、行書等三種。手寫體的漢字筆形因書寫時使用硬軟筆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如使用硬筆書寫的豎筆類筆形,用軟筆(如毛筆)書寫時還可分為短豎、長豎、 懸針豎和 垂露豎等筆形。印刷體是指文字的印刷形式,現代漢字印刷體主要有 宋體、仿宋體、楷體、黑體四種,其中宋體和楷體是最常用的印刷體。在 漢字字形整理之前,印刷宋體和印刷楷體的筆形、筆勢差異較大,如印刷楷體的“即”,在印刷宋體中則為“即、卽”兩種字形。為了使印刷宋體與印刷楷體的字形儘可能趨於一致,原則上使印刷宋體向印刷楷體靠攏,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今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於1965年1月30日發佈《 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規範了印刷通用漢字字形。 [3]   [4]  
通常所説的筆畫是以印刷體的主流字體( 宋體、楷體等)作為分析對象的,現代漢字筆畫的 分類方法一般有兩種:粗略的分類法把筆畫分為八類( 永字八法)或五類(札字法);細緻的分類法把筆畫分為基本筆畫和派生筆畫(複合筆畫)兩大類。書寫時,筆畫的方向自始至終沒有變化的稱為基本筆畫(即平筆),筆畫方向發生變化的稱為派生筆畫(複合筆畫,即折筆)。 [4]  

筆畫粗略分類

筆畫札字法

《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首頁 《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首頁
1965年1月3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發布的《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和1988年3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發佈的《 現代漢語通用字表》規定了5 種基本筆畫:五種筆畫分別代表橫類(包括所有形式的長橫、短橫、橫鈎、橫提)、豎類(包括所有形式的長豎、短豎、豎鈎)、撇類(包括所有形式的向左撇出去的點)、點類(包括捺和所有向右寫出去的點)、折類(包括所有的橫折、豎折、折鈎、折撇)。所有的漢字筆畫都歸為以上五類。

筆畫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是闡述正楷點畫用筆的一種方法,因以“永”字八筆為例,故稱。其來源舊有三説:(1) 張旭説,見《 墨池編》;(2)僧 智永説,見《 書苑菁華》;(3) 蔡邕、 王羲之説,見 李溥光《雪庵八法》。其法稱點為“側”,須側鋒峻落,鋪毫行筆,勢足收鋒;橫畫為“勒”,須 逆鋒落紙,緩去急回,不應順鋒平過;直筆為“努”,不宜過直,太挺直則 木僵無力,故須 直中見曲勢;鈎為“趯(tì)”,須駐鋒提筆,突然趯起,其力才集中在筆尖;仰橫為“策”,用力在發筆,得力在畫末;長撇為“掠(lüè)”,起筆同直畫,出鋒要稍肥,力要送到,如一往不收,易犯飄蕩不穩的毛病;短撇為“啄”,落筆左出,要快而峻利;捺筆為“磔(zhé)”,要逆鋒輕落筆,折鋒鋪毫緩行,至末收鋒,重在含蓄。後人亦將“八法”兩字引申為“書法”的代稱。 [5]  
永字八法是指中國傳統的八種漢字基本筆畫,即“點鈎” [6]   。 永字八法其實就是“永”這個字的八個筆畫,代表 中國書法中筆畫的大體,分別是“側(點)、勒(橫)、努(豎)、趯(鈎)、策(提)、掠(撇)、啄(右短撇)、磔(捺)”八畫,以 諸宗元所著《中國書學淺説》一書中解説較為明瞭。
“永字八法”基本筆畫(8種)
基本筆畫
筆畫名稱
例字
六、義、頭、之
二、大、幹、王
丄、十、丅、千
丿
八、乃、乂、兒
人、木、又、水
地、瑞、扎、輕
𠃍*
決、永、互、口
亅**
小、豹、勺、事
注:*筆畫“折”主要是指筆畫中“折”的部份,包括橫折彎、橫撇、橫折、橫折折、豎折、豎彎、撇折等。
**筆畫“鈎”主要是指各筆畫中“鈎”的部份,包括豎鈎、彎鈎、斜鈎等。
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2張)
以下是“ 永字八法”筆畫寫法及筆順詳解︰
  • 筆畫一 側
“側”又稱為“點”,書寫時筆鋒着紙後向右,慢慢加重力道下壓再慢慢上收轉向,回筆藏鋒視情形改變其角度。
  • 筆畫二 勒
橫畫為“勒”,筆鋒觸紙向右下壓再橫畫而慢慢收起,作一橫向筆畫。
  • 筆畫三 努
“努”為一直向筆畫,以直筆之法作開頭,豎筆慢慢向下寫,向左微偏作一曲度後返回,其筆畫不宜直,否則無力。
  • 筆畫四 趯
鈎為“趯(tì)”,當豎直筆畫完後,趁其勢頓筆再向左上偏,一出即收筆向上。
  • 筆畫五 策
仰橫為“策”,筆鋒觸紙向右壓再轉右上斜畫而慢慢收起,要點是需輕抬而進。
  • 筆畫六 掠
長撇為“掠(lüè)”,向左下的筆畫,必須快而準,取之中的險勁為要節,出鋒需乾淨俐落,利而不墬.
  • 筆畫七 啄
短撇為“啄”,為一向左 下之筆畫,如同 鳥啄樹般的力道和氣勢。
  • 筆畫八 磔
捺筆為“磔(zhé)”,向右下之筆畫,徐徐而有勁,收尾時下壓再向右橫畫而慢慢收起。
以上為永字八法,是 中國書法筆畫的根基,由練熟此八劃後,即可延伸多樣筆畫,並各得其精神氣度。

筆畫詳細分類

統一碼的8+29種筆畫 統一碼的8+29種筆畫
筆畫是漢字書寫時不間斷地一次連續寫成的一個線條,它是漢字的最小構成單位, [4]   細緻的分類法把筆畫分為基本筆畫和派生筆畫(複合筆畫)兩大類。書寫時,筆畫的方向自始至終沒有變化的稱為基本筆畫(即平筆),筆畫方向發生變化的稱為派生筆畫(複合筆畫,即折筆)。比較廣泛地被學術界接受的,是張靜賢從《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6196個字中總結出來的,分6種基本筆畫(即平筆)和25種派生筆畫(即折筆)。6種基本筆畫包括:橫(一)、豎(丨)、撇(丿)、點(丶)、捺(㇏)、提(㇀),2001年12月19日教育部和語委發佈的《GB13000.1字符集漢字折筆規範》也列出了印刷宋體的25種派生筆畫(折筆):橫折(𠃍)、橫撇(㇇)、橫鈎(乛)、橫折鈎(𠃌)、橫折提(㇊)、橫 折彎(㇍)、橫折折(㇅)、橫斜鈎(⺄)、橫折彎鈎(㇈)、橫撇彎鈎(㇌)、橫折折撇(㇋)、橫折折折鈎(𠄎)、橫折折折(㇎)、豎提(𠄌)、豎折(𠃊)、豎鈎(亅)、豎彎(㇄)、 豎彎鈎(乚)、豎折撇(ㄣ)、豎折折(𠃑)、豎折折鈎(㇉)、撇點(𡿨)、撇折(𠃋)、斜鈎(㇂)、彎鈎(㇁)。印刷楷體漢字除了這25種折筆筆形外還有一種折筆筆形“㇃”(俗稱“卧鈎”)。認識筆畫的形狀,會計算筆畫的數目,有助於指導書寫和查檢字典。
按楷書標準,漢字有橫(一)、豎(丨)、撇(丿)、點(丶)、折(𠃍)五種主筆形,其中橫豎撇點可細分為九種附筆形:
主筆形
從屬筆形
提(趯)
豎鈎
豎撇
提捺
9種附筆形即為平筆筆畫,與折搭配產生折筆筆畫,二者共約四十種筆畫。

筆畫通常分類

漢字筆畫名稱表 漢字筆畫名稱表
筆畫是構成漢字字形的最小連筆單位,按照2001年12月19日教育部和語委發佈的《GB13000.1字符集漢字折筆規範》中印刷楷體漢字的標準,通常把漢字的筆畫劃分為32種(此分類不包含“〇、𠃉、乁、𢀓、𡧑、𠆭、𦮙、𠍋”等及韓國漢字、和制漢字)。
包括:點(丶)、橫(一)、豎(丨)、撇(丿)、捺(㇏)、提(㇀)六種基本筆畫(即平筆)和橫折(𠃍)、橫撇(㇇、フ)、橫鈎(乛)、橫折鈎(、𠃌)、橫折提(㇊)、橫折彎(㇍)、橫折折(㇅)、橫斜鈎(⺄)、橫折彎鈎(㇈)、橫撇彎鈎(㇌)、橫折折撇(㇋)、橫折折折鈎(𠄎)、橫折折折(㇎)、豎提(𠄌)、豎折(𠃊)、豎鈎(亅)、豎彎(㇄)、豎彎鈎(乚)、豎折撇(ㄣ)、豎折折(𠃑)、豎折折鈎(㇉)、撇點(𡿨)、撇折(𠃋)、斜鈎(㇂)、彎鈎(㇁)、卧鈎(㇃)二十六種派生筆畫(複合筆畫,即折筆)。而在印刷宋體中,卧鈎(㇃)一律作豎彎鈎(乚)。
注:有時也把橫斜鈎(⺄)歸類到橫折彎鈎(㇈、乙),豎折折(𠃑)歸類到豎折撇(ㄣ),橫折折(㇅)歸類到橫折彎(㇍),卧鈎(㇃)歸類到斜鈎(㇂)。
除了上面所説的32種筆畫外,還有一些僅用於個別漢字的筆畫。如∶筆畫“乁(橫捺)”用於“乁、亪”等中,筆畫“㇣(圈)”用於“〇、㪳、㔔、㫈”等中,筆畫“撇橫斜彎鈎”用於“𠃉(yà,燕子)”等,筆畫“㇢(撇鈎)”用於“乄”等。
漢字筆畫總表(32種)
筆畫
筆形
折數
筆畫名稱
統一碼字符名
例字
平筆
0
CJK STROKE T
地 冰
折筆
1
彎鈎
CJK STROKE WG
了 狐 獄
折筆
1
斜鈎
CJK STROKE XG
我 弋 戰
折筆
1
卧鈎
CJK STROKE BXG
心 必 沁
折筆
1
豎彎
CJK STROKE SW
四 西 要
折筆
2
橫折折
CJK STROKE HZZ
凹 卍 兕
折筆
2
橫折鈎
CJK STROKE HZG
月 用 勻
折筆
1
橫撇
CJK STROKE HP
水 又 互
㇈(乙)
折筆
2
橫折彎鈎
CJK STROKE HZWG
九 幾 亢
折筆
3
豎折折鈎
CJK STROKE SZWG
彎 弟 號
折筆
2
橫折提
CJK STROKE HZT
説 計 鳩
折筆
3
橫折折撇
CJK STROKE HZZP
及 建 汲
折筆
3
橫撇彎鈎
CJK STROKE HPWG
那 隊 耶
折筆
2
橫折彎
CJK STROKE HZW
朵 躲 沒
折筆
3
橫折折折
CJK STROKE HZZZ
平筆
0
CJK STROKE D
人 爻 木
平筆
0
CJK STROKE H
一 二 丁
平筆
0
CJK STROKE S
十 正 上
丿
平筆
0
CJK STROKE SP
凡 用 齊
平筆
0
CJK STROKE N
主 火 刃
折筆
1
橫折
CJK STROKE HZ
口 品 田
折筆
1
橫鈎
CJK STROKE HG
你 了 冗
𠃊
折筆
1
豎折
CJK STROKE SZ
山 互 牙
𠄌
折筆
1
豎提
CJK STROKE ST
良 以 比
平筆
0
豎鈎
CJK STROKE SG
小 水 事
𡿨
折筆
1
撇點
CJK STROKE PD
女 巡 甾
折筆
1
撇折
CJK STROKE PZ
去 公 玄
𠃑
折筆
2
豎折折
CJK STROKE SZZ
鼎 卐
折筆
2
豎彎鈎
CJK STROKE SWG
孔 亂 已
𠄎
折筆
4
橫折折折鈎
CJK STROKE HZZZG
乃 孕 仍
折筆
2
豎折撇
(未收錄)
折筆
2
橫斜鈎
(未收錄)
凰 鳳 風
注∶表中的筆畫名稱主要採用張靜賢的命名。 [7]  

筆畫統一碼標準

按統一碼標準,漢字有8種基本筆畫:橫、豎、點、提、撇、捺、鈎、彎。基本筆畫互相搭配產生29點複合筆畫,共37種筆畫,最新版本收錄筆畫數為36個 [7]   。
各筆畫整理見下表(例字中的非基本庫漢字,部分設備可能無法顯示):
漢字筆畫詳表(41種)
筆畫
筆形
折數
筆畫名稱
統一碼字符名
例字
平筆
0
CJK STROKE T
地 冰 𡤼
折筆
1
彎鈎
CJK STROKE WG
了 狐 獄
折筆
1
斜鈎
CJK STROKE XG
我 弋 戰
折筆
1
卧鈎
CJK STROKE BXG
心 必 沁
折筆
1
豎彎
CJK STROKE SW
四 西 要
折筆
2
橫折折
CJK STROKE HZZ
凹 卍 兕
㇆(𠃌)
折筆
2
橫折鈎
CJK STROKE HZG
月 用 勻
折筆
1
橫撇
CJK STROKE HP
水 又 互
折筆
2
橫折彎鈎
CJK STROKE HZWG
九 幾 亢
折筆
3
豎折折鈎
CJK STROKE SZWG
彎 弟 號
折筆
2
橫折提
CJK STROKE HZT
説 計 鳩
折筆
3
橫折折撇
CJK STROKE HZZP
及 建 汲
折筆
3
橫撇彎鈎
CJK STROKE HPWG
那 隊 耶
折筆
2
橫折彎
CJK STROKE HZW
朵 躲 沒
折筆
3
橫折折折
CJK STROKE HZZZ
平筆
0
CJK STROKE N
人 爻 木
㇐(一)
平筆
0
CJK STROKE H
一 二 丁
㇑(丨)
平筆
0
CJK STROKE S
十 正 上
平筆
0
CJK STROKE P
八 大 天
㇓(丿)
平筆
0
豎撇
CJK STROKE SP
凡 用 齊
㇔(丶)
平筆
0
CJK STROKE D
主 火 刃
㇕(𠃍)
折筆
1
橫折
CJK STROKE HZ
口 品 田
㇖(乛)
折筆
1
橫鈎
CJK STROKE HG
你 了 冗
㇗(𠃊)
折筆
1
豎折
CJK STROKE SZ
山 互 牙
㇘*
折筆
1
豎彎折
CJK STROKE SWZ
肅 嘯 蕭
㇙(𠄌)
折筆
1
豎提
CJK STROKE ST
良 以 比
㇚(亅)
平筆
0
豎鈎
CJK STROKE SG
小 水 事
㇛(𡿨)
折筆
1
撇點
CJK STROKE PD
女 巡 甾
㇜(𠃋)
折筆
1
撇折
CJK STROKE PZ
去 公 玄
㇝(乀)
平筆
0
提捺
CJK STROKE TN
㇞(𠃑)
折筆
2
豎折折
CJK STROKE SZZ
鼎 卐
㇟(乚)
折筆
2
豎彎鈎
CJK STROKE SWG
孔 亂 已
㇠**(乙)
折筆
3
橫斜彎鈎
CJK STROKE HXWG
乙 氹 乞
㇡(𠄎)
折筆
4
橫折折折鈎
CJK STROKE HZZZG
乃 孕 仍
折筆
1
撇鈎
CJK STROKE PG
折筆
1
CJK STROKE Q
〇 㔔 㪳
乁
折筆
1
橫捺
(未收錄)
乁 亪
ㄣ***
折筆
2
豎折撇
(未收錄)
⺄****
折筆
2
橫斜鈎
(未收錄)
凰 鳳 風
𠃉
折筆
4
撇橫斜彎鈎
(未收錄)
𠃉 𦲳 𦴱
α
折筆
1
-
(未收錄)
𡧑 𡆢
筆畫 筆畫
以上列表為絕大多數漢字的筆畫,但也有部分漢字含非上述筆畫,如:𦹗𢀓𡦹𠇇𠆭𦮙𠍋。
注:
*一般不認為豎彎折(㇘)是派生筆畫(複合筆畫)。
**橫斜彎鈎(乙)一般歸類到橫折彎鈎。
***豎折撇(ㄣ)有時歸類到豎折折。
****橫斜鈎(⺄)有時歸類到橫折彎鈎。

筆畫組合方式

漢字筆畫的組合方式有以下三種方式(筆畫數為1畫的漢字除外):
1、相離:八 兒 三 川 心
2、相接:人 幾 丁 口 正 而 臣𠘧
3、相交:十 又 也 井 及 車 丈
多數漢字是綜合運用以上兩種或三種方式構成的。如“幹、千、天、升”運用了相接、相交兩種方式,“麼、虧、乞、億”運用了相接、相離兩種方式,“義、蕊、鬥、計”運用了相離、相交兩種方式,“犬、仂、丹、匡”運用了相離、相接、相交三種方式。有時候筆畫相同,由於組合方式不同,會形成不同的字。如:刀力、八人。
有時候筆畫相同,組合方式也相同,由於位置不同,也會形成不同的字。如:丄丅、回呂。
有時候筆畫相同,組合方式相同,筆順也相同,由於位置不同,也會形成不同的字。如:呂吅、玉玊、正𣥄。

筆畫筆畫運用

凹的筆順動畫 凹的筆順動畫
現行漢字的 結構單位有兩級:一是筆畫,二是部件。部件也是由筆畫構成的,所以筆畫是構成漢字的最小單位。 [6]   正確認識筆畫及筆順,對 漢字的認識和學習具有重要意義。
筆畫主要運用於檢索辭書中的漢字或用於計算機或手機等 電子設備輸入漢字的 漢字輸入法。如:
1. 左民安《 細説漢字》中的筆畫檢字索引。
2. 四角碼索引,早期主要用於 出版業排版和字典檢字,四 角碼的編碼原則是把漢字的基本筆畫(包括單筆畫和多筆畫)分為10種,分別用1、2、3、4、5、6、7、8、9、0十個數字代表,按順序取漢字的四個角的筆畫代碼作為漢字的編碼。把每個字分成四個角,每個角確定一個號碼,再把所有的字按着四個號碼組成的四位數的大小 順序排列。它把漢字筆形分為十類——頭、橫、垂、點、叉、插、方、角、八、小,再分別用數字0~9表示。每個字四個角的筆形按其位置左上、右上、左下、右下的順序取號。查字時,按四位號碼大小查找該字, 四角號碼取號歌訣是:橫一垂二三點捺,叉四插五方框六,七角八八九是小,點下有橫變零頭。後來有人按此方法編制了四角碼輸入法。
3. 筆畫輸入法,一種用於計算機或手機等電子設備輸入漢字而採用的 編碼方法。

筆畫筆畫之最

注意:本段出現的“𪚥”“𠔻”“龘”“𩇓”“𩇔”“䨻”“䨺”等字,部分設備因不支持顯示,可能會變成方框、問號或空白等。
  • 一、筆畫最多的 和制漢字:
筆畫最多的和制漢字(84畫) 筆畫最多的和制漢字(84畫)
筆畫最多的和制漢字是由“龘(dá)”字和“䨺(duì)”字組合而成,共有84畫,這個字被收錄於日本的TRON計劃內。該字是日本人姓氏用字,在日本“生命保險公司”中的人名資料和 東京都的 電話簿中發現的,但是否屬實還有待確認。這個84畫的漢字於2010年6月被 千葉縣 松户市的一家 拉麪店用作 店名,成為使用該字的一個實例。
  • 二、現時仍使用的筆畫最多的中國 漢字:
筆畫最多的中國漢字(56畫) 筆畫最多的中國漢字(56畫)
就仍然使用的漢字而言,筆畫最多的當屬陝西面食“ Biáng Biáng面”的“ Biáng”字,共有56畫。
“ Biáng”字的寫法口訣:“一點撩上天, 黃河兩道灣,八字大張口,言字往裏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長,我一長;當中夾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個鈎掛麻談糖,推個車車逛咸陽。”
  • 三、《 現代漢語通用字表》中筆畫最多的字是“ 齉(nàng)”字,共36畫。
  • 四、 統一碼筆畫最多的漢字:
統一碼筆畫最多的漢字之一(64畫) 統一碼筆畫最多的漢字之一(64畫)
統一碼筆畫最多的漢字,同時也是被傳統大辭典收錄的筆畫最多漢字有兩個:一為“𪚥”字(由四個繁體“龍”字組成,讀zhé),共64畫,收錄於《 字彙補》、《 漢語大字典》。另一為同樣屬於64畫為“𠔻”字(由四個繁體的“興”字組成,讀zhèng),收錄於《 漢語大字典》、《 中文大辭典》等。
統一碼筆畫最多的漢字之二(64畫) 統一碼筆畫最多的漢字之二(64畫)
另外“䨻”(四個“雷”組成,讀bèng)字為52畫,“𩇔”(四個繁體“雲”字組成,讀nóng)字為48畫。
  • 五、 大五碼筆畫最多的漢字:
大五碼中筆畫最多的漢字(48畫) 大五碼中筆畫最多的漢字(48畫)
大五碼中筆畫最多的漢字為48畫的“龘”字(由三個繁體“龍”字組成,讀dá [3]   )

筆畫心理

漢字基本筆畫表
漢字基本筆畫表(5張)
漢字的基本筆畫即點、橫、豎、撇、捺、提、折、鈎。 通過人們對它的個性書寫,可以解密一個人的心理表現和個性特點。
圓點——善於觀察、思考,對事物有很強的理解能力,一點即通,本分,執著。
長點——是一種長期心理 不平衡、壓抑的心態反應,有耐性、剋制、多疑。如拉得越長則受壓抑的情況越嚴重,愛鑽牛角尖。
頓點——乾脆、性急,是屬於頓悟型的性格。為人處事一般以第一印象為主,易受刺激。其筆畫特徵為:從高處落筆,力度偏大,稍向右下方按壓即收筆。
甩點——性直,略急躁,有事在心裏藏不住,對外界的事物較為關注。
上挑點——樂觀、好動,閒不住,思維活躍。
短橫點——思想樸實,不喜標新立異,性情和順,按部就班,缺少創新。
短豎點——認真,執着,責任感很強,主觀思想堅定,有近憂而無遠慮。
上仰橫——説明書寫者積極進取,不甘落後,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性格。如橫畫過於上仰則有固執己見,自以為是的傾向。
下斜橫(下滑橫)——心理偏於內向,對事物的看法容易悲觀失落,不喜爭強好勝。
長橫——能顧全大局,有遠見,宏觀性強,為了實現目標能吃苦耐勞。
拱弧橫——性情温和,內心期盼着意外的收穫與驚喜,平和中帶有幾分 優越感。
短橫——小心,謹慎,容易計較片面的個人得失。
長豎——有較強的 自尊心與責任感,但易固執己見,以自我為中心。
短豎——敏感,承受能力差,心細。
左傾豎——偏向於主觀自我感受,有些愛認死理,自控能力強,有時會壓抑自我。
右傾豎——直率,大方, 適應能力強,愛交際,易受周圍 情緒感染。
左彎豎——思維活躍,想法多,掩飾自己,使別人很知其真實想法。
右彎豎——意志堅定,內心常不平。
短撇——靈活,多變,小聰明,吝惜。
長撇——熱情洋溢,一 有機會便宣泄內心情感,如直而硬的話,則易固執己見、思想封閉。
波浪撇——心理承受能力差,猶豫不決,對 人際關係有不安感。
真捺——即書寫規範的捺,表示開朗積極地面對生活,自我感覺良好,有始有終,稟性善良。
直捺——直率,固執,有些 自我主義,如果硬而單調的 話則缺少情趣, 審美觀不強。
拖尾捺——收筆時尾部呈 直線形外拖。做事幹脆,利索,活潑,開朗,大方,能 自我安慰,不受環境束縛。
帶挑捺——活潑好動,略帶 虛榮心,風趣,富 邏輯性。
回鋒捺——精明能幹,和善,有一定城府,能見好就收,捺回鋒越果斷,則做事越乾脆,社交能力愈強。
波浪捺——內心情感豐富,易生無端煩惱,猶豫不決,不果斷,立場不堅定。
豎折撇——正直、擁有堅韌不拔的精神
挑(提)
挑一般有點挑、斜挑、豎挑、撇挑。
點挑和斜挑可反應書寫者稍縱即逝的獨特想法。豎挑和撇挑為書寫者調和內心思維、思慮狀態。如平而直的挑,則屬靜,個性屬於平和,剋制的那種,速度急而快的挑屬於動,情緒外露。
圓角折——和順,謙讓,不爭強好勝,有自己的處世風格。
尖角折——果斷,機敏, 應變能力強,好勝,缺少容人之量。
直角折——沉穩,按部就班,不善變通。保守,能遵循傳統思想。
藏鈎——個性明快,做事幹脆,內心常矛盾。獨斷,直率,容易固執己見。
長尾鈎——聰明,有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注重精神上的思想追求,愛幻想,有超前意識。
平鈎——説明書寫者對事物的要求較高,不能達到自己的 標準時也能平靜面對,內心思維活躍,以另一種眼光看待周邊的事物。
圓鈎——目光遠大,勤奮,顧全大局。 心理活動強烈,温和,敏感,有些才氣。

筆畫鋼筆楷書

1、橫
橫畫要寫平穩,因為橫在一個字中起平衡作用,橫不平,則字不穩。橫有長橫,長 橫的寫法,下筆稍重、行筆向右較輕,收筆略向右按一下,整個筆畫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勢的形態。由於人的視覺的錯覺,橫畫不能寫成水平,而應寫成左低右高,收筆時稍按一下筆,使筆畫變重些,這樣,看起來才顯得平穩。所以,人們常説的“橫平豎直”,不是指橫水平書寫,而是看上去平穩的意思。 短橫的寫法是,輕下筆,由輕到重向右行筆大約寫到長橫的一半時停筆即收。筆畫稍向右 上仰。
2、豎
垂露豎的寫法 垂露豎的寫法
豎畫要寫垂直,因為豎畫在一個字中往往起着關鍵的支撐作用,豎不垂直,則字不正。豎有垂露、 懸針和短豎之分。
垂露豎的寫法,下筆稍重,行筆垂直向下較輕,收筆稍重。
長橫的寫法 長橫的寫法
懸針 豎的寫法同垂露,只是收筆時由重到輕,出鋒馬上收筆,筆畫出的尖。
短豎,寫法同垂露豎,只是筆畫較短,短豎要寫得短粗有力。
3、撇
撇畫在一個字中很有 裝飾性,如能寫得自然舒展,會增加字的美感,有時還與按畫相對稱起着平衡和穩定重心的作用。撇有斜撇、豎撇、短撇,平撇之分。斜撇的寫法是,下筆稍重,由重到輕向左下行筆,收筆時出尖。
豎撇,收筆時出尖豎撇,收筆時出尖尖。
短撇,寫法同斜撇,只是筆畫較短。短撇在字頭出現時,筆畫形態較平,如“幹、反、禾、後、丟”等字;短撇在字的左上部位出現時,筆畫形態較斜,如“生、禾、失、朱”等字。
平撇,把短撇寫平,就是平撇。如:千,升,生等字
4、捺
捺畫粗細分明,書寫難度較大。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斜捺,下筆較輕(輕落筆),向右下由輕到重行筆,行至捺腳處重 按筆,然後向右 水平方向由重到輕提筆拖出,收筆要出尖。
平捺,寫法同斜捺,但下筆時先要寫一小短橫,然後再向右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筆。
5、點
點,畫在—個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樣重要,是一個字的精神體現。點畫有短點、右點、左點、和長點之分。右點,輕下筆,由輕到重向右下行筆,稍按後即收筆,不能重描,一次成畫。寫點關鍵要有行筆過程,萬不可筆尖一着紙就收筆。
左點,寫法基本同右點,但行筆方向往下略向左偏一些,收筆時要頓筆。
豎點,實際上是右點的變形,當點在字頭居中出現時,人們習慣將點的收筆處與下面筆畫連接起來,因此,這種點形態比較直。
長點,是在右點的基礎上變長,行筆應慢一些。
6、提
提畫寫法是,下筆較重,由重到輕向右上行筆,收筆要出尖。提畫在不同的字中角度和長短略有不同。書寫時應該注意區別。
7、豎鈎
下筆寫豎,到起鈎處,稍停向左上鈎出,出尖收筆,鈎的尖角約為45度,出鈎的部分要短一些。
8、彎鈎
下筆稍輕,由輕到重向右下弧彎行筆,到起鈎處略頓筆向左上鈎出,收筆要出尖。書寫時下筆處和起鈎處上下應在一條垂直線上。
9、斜鈎
下筆稍重,向右下弧直行筆,到起鈎處向上鈎出,收筆要出尖。寫戈鈎關鍵是要保持一定的弧度,太直、太彎都會影響整個字的美感。
10、卧鈎
下筆稍輕,先向右下(筆畫由輕到重),再圓轉向右水平方向行筆,到起鈎處向左上鈎出,鈎要出尖,但不宜過大。
11、豎彎
下筆寫短豎,再圓轉向右水平方向寫短橫,收筆稍重。
12、 豎彎鈎
在豎彎的基礎上,收筆時向上方鈎出,筆畫比豎彎要長一些。
13、豎提
下筆寫豎,到適當處略頓筆向上斜提,一筆寫成,提的收筆處出尖。
14、橫鈎
下筆向右寫橫,行筆至起鈎處頓筆向左下輕快鈎出。注意鈎不宜太大,要把力量送到筆尖。
15、橫折
下筆從左到右寫橫,到折處稍頓筆再折筆向下寫豎。注意橫要平,豎要直,折要一筆寫成,中間不可間斷。折處不能寫成“尖角”,也不能頓筆過大,形成“兩個角”。
16、橫折鈎
下筆寫短橫,略頓筆後折向下,有時稍稍向左傾斜一點,到起鈎處略頓筆後向左上方鈎出,一筆寫成。
17、橫撇
下筆寫短橫,略頓筆後向左下寫撇。注意橫要稍向有上斜一點,撇要出尖,筆寫成。
18、撇折
下筆寫短撇,個出尖頓筆後折向右上寫提,注意折處要頓筆,收筆要出尖。
19、撇點
下筆寫撇,不出尖頓筆後折向有下寫長點,收筆較重。注意上部撇和下部長點的角度要恰當。
20、橫折彎鈎
下筆寫橫,頓筆折向下寫豎,爾後圓轉向右寫橫,到起鈎處略頓筆向上鈎出。注意彎處要圓轉,下面的橫要平,鈎要小,要出尖。
21、豎折
下筆寫豎(有長、短之分),頓筆後向右寫橫,收筆較重。注意豎要直,橫要平,一筆寫成。
22、豎折折鈎
下筆寫短豎,頓筆折向右寫橫,再頓筆折向左下寫豎鈎。注意豎鈎既不能太直,也不能太斜,鈎要小,要出尖。
23、橫折提
下筆寫短橫,頓筆折向下寫豎,再頓筆向右上寫斜提。注意提要短一些斜一些,要出尖。
24、橫折折撇
下筆寫短橫,略頓筆折向左下寫短撇,不出尖,不要太長,再折向右寫—小短橫,最後折向下撇出,要出尖。
25、橫撇彎鈎
下筆寫短橫,轉折處略頓筆後寫短撇,接着筆尖不離紙寫小彎鈎,鈎的方向往左上。
26、橫折折折鈎
下筆寫短橫,右邊稍高些,略頓筆折向左下寫短撇,不出尖,不要太長,再折向右寫短橫,再折向左下寫彎鈎。注意最後的彎鈎要稍有弧度。
27、橫折彎
下筆寫短橫,略頓筆折向下寫短豎,再圓轉向右寫短橫,收筆較重。
28、豎折撇
下筆寫斜豎,略頓筆折向有寫短橫,再頓筆向左下撇出,要出尖。
從上面介紹的28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可以看出,漢字筆畫書寫的 運筆規律,一般是,橫、豎、撇的起筆較重,點、撩的起筆較輕;轉折處要略頓筆,稍重、稍慢;提和鈎,開始要略頓筆、稍重,爾後逐漸轉為輕快,收筆出尖;撇、撩雌出尖。所有筆畫都是一筆寫成,不能重描。這些筆畫在組成漢字時,有的形狀會略有變化,因此,在書寫時,要注意多觀察,把筆畫形狀寫準確。

筆畫毛筆楷書

漢字的基本筆畫較多,常用的重點筆畫有:點、橫、豎、鈎、撇、捺、折、提。以顏體、 歐體、 柳體、 趙體四種風格的字帖為範本,寫好這些風格不同的字體基本筆畫及相同筆畫的不同變形,主要注意以下要求:

筆畫眼觀

明確要重點學習的基本筆畫及變化形態。在反覆觀察的基礎上想象:“這些變化豐富、生動形象的筆畫形態都像什麼?”如:“像 葵花子”,“像沾着水珠的挺直的花根”,“像戰刀”,“像 魚鈎”,“像懸掛的銀針”,“像有力、健美的臂膀”,“ノ”像 蘭花的 葉子……通過觀察、想象,使學生感受到漢字筆畫的 形象美,引發學生的 審美情感,觸發學生的書寫興趣。

筆畫心追

毛筆楷書 毛筆楷書
反覆觀察每個基本筆畫不同風格寫法的形態,相同筆畫的變化寫法的形態及帶有這些基本筆畫的典型範字。如:“月”、“下”、“尖”、“永”。思考“這些字及其基本筆畫給你什麼感受?它和其他國家記錄語言的字母、符號有什麼不同?漢字及其基本筆畫是怎樣產生的?怎樣演變、完善的?” 瞭解象形、指事、會意等造字法;認識典型範字字體和基本筆畫的演變過程。通過觀察、揣摩,感悟到漢字及其組成這些字的“線條”基本筆畫的神奇、深刻的意象之美,把握其中的豐富內涵,像顏體的大度、自然,歐體的平正、森嚴,柳體的剛勁、挺拔,趙體的柔美、流暢。

筆畫手摹

在充分做好“眼觀”、“心追”兩個環節之後,產生“怎樣寫好 毛筆字,怎樣從頭開始寫好毛筆字的每一個基本筆畫”興趣的基礎上,有步驟地動手摹寫基本筆畫及其變形。

筆畫意臨

在穩妥進行前三個環節的教與學,反覆讀帖,理解、記憶的基礎上,有目的、有步驟、分層次地意臨。 背臨基本筆畫及變形,背臨帶有相同筆畫變形的典型範字。特別對相同筆畫在同一字中重複出現時的處理能力和同一筆畫在不同字中出現時的處理能力,以求完美。

筆畫筆畫筆劃區別

問:我記得過去常寫“以姓氏筆劃為序”,21世紀初“筆劃”是不是改成“筆畫”了?還有,“在桌子上劃(畫)上記號”該用哪個劃(畫)?
答:應該寫“以姓氏筆畫為序”。
原先兩種寫法都有,21世紀初,《 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中規定,“筆畫”是規範 詞形。
應該寫“畫上記號”,不要寫“劃上記號”。
“畫”有一個義項是“用筆或類似筆的東西製作線條、符號、標記等”。因此,當我們説在紙張或其他物體上做出線條、符號、標記等時,應該用“畫”。
“劃”雖然也有“畫”的這個義項,但是,“畫”是這一義項的“ 主條”,因此用“畫”為妥。 [8]  
參考資料
  • 1.    《漢語大詞典》 第12321頁  .國學大師網[引用日期2017-06-16]
  • 2.    資料  .漢典[引用日期2014-05-31]
  • 3.    傅永和.談規範漢字:語文建設,1991年10期
  • 4.    邵靜敏.現代漢語通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 5.    永字八法|漢語辭海解釋  .國學大師網[引用日期2017-06-16]
  • 6.    瀋陽師範大學公開課:書法審美與基本技法_永字八法  .網易[引用日期2017-06-16]
  • 7.    CJK Strokes  .The Unicode Consortium[引用日期2014-09-23]
  • 8.    筆畫和筆劃的區別  .在線新華字典[引用日期201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