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匠心 · 开栏的话
大千世界,百媚千红。却有这么一群人不问世事、专注工艺、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磨砺,成就一代工匠大师。

正因为他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火焰才能经久不灭、代代相传。在6·11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川报观察特别策划:“非遗匠心”系列,一天一位大师,将那只闻风声雨声的匠人之心呈现在你的面前……
Day1
打头阵的当然要能打动你的心,川观君这带你一起去拜访一位不仅容貌美、心灵美,经过她雕琢后的作品更是美不胜收的美丽大师——国家级漆艺大师尹利萍。

5月,成都漆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尹利萍的创新漆器作品----《春暖花开》和《生命》终于新鲜出炉。

两件作品,尹利萍带着学生忙碌了一年多,在传统的成都漆艺雕银丝光韵彩工艺、变图和镶嵌工艺之外,创新地将浮雕和雕刻工艺结合,让成都漆器首次实现了在浮雕上贴金属片雕刻的技艺,令作品呈现出既精致又立体的视觉效果。

大师 · 名片
尹利萍

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成都漆器厂设计总监 ,2007年成为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从事成都漆器41年来,她创作了大量获奖的漆器作品,作品先后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宝馆等收藏。
《牡丹卷草大花瓶》是尹利萍的代表作品之一,这对净高2.3米、直径88厘米的漆艺作品当年成为成都最大的漆艺工艺品。

从41年前首次接触漆器,到成为首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尹利萍在传承成都漆艺精湛工艺的同时,一直谋求审美的创新。此次推出的两件作品,便是尝试让3000多年历史的成都漆器被现代人接受。

阴差阳错结缘漆器:
本想去画院,怎想一眼就爱上
♪ 尹利萍在雕刻漆器

今年已经63岁的尹利萍看上去依然纤柔美丽。面对别人获悉她年龄时的惊讶,她常常这样解释,我这一辈子只干一件事,专注就没时间烦恼。而漆器的美,更能让我每天都能保持愉快的好心情。
    
1975年,喜欢绘画的尹利萍考入成都市工艺美术公司,随后被分配到了成都漆器厂。这份工作,她其实不太满意,她想从事绘画设计,“相比之下,我更愿意去画室或画院。”
    
这只是尹利萍没看到漆器长啥样时的想法。
 
 ♪ 《馨香》漆艺花罐

进厂没多久,尹利萍便被漆艺之美打动了,“我记得有一个赤宝砂工艺做的盒子,质感如大海般深邃,我就想,要是自己能做就好了!”
    
制作一件成都漆器,有人统计至少需要72道工序。纯手工操作耗时耗力。尹利萍不怕吃苦,她找到厂里的老师傅,从制漆开始学起。

由于是过敏性皮肤,刚接触到生漆时,她的手臂、身上全部长满水泡,最严重的时候双手都肿得握不起来。但是3年以后,她学会了设计、制胎、底灰、髹漆等全部漆器制作的流程。

尹利萍的叙述中,成都漆艺的门道娓娓道来:

用料
考究
成都漆艺用料考究,所采用的生漆主要采自省内上佳漆树,经筛选后,分类进行加工精制,这一过程俗称“卤制”,所以成都漆器又名“卤漆”。

制漆时首先要根据预定用途的要求,选择适当原料的生漆,精制成用途各不相同的生、黑、红、透明漆、快干漆、金底漆等。

胎体
造型繁多
在胎型上,广泛采用木胎、麻布脱胎,部分瓷胎和其他材料胎体,造型繁多。成都漆艺装饰工艺众多、制作细腻、耗时久长,扬雄《蜀都赋》有“雕镌釦器,百技千工”之句。其修饰技法独特,尤以雕嵌填彩、雕锡丝光、镶嵌描绘等极富地域特色的独特技艺而闻名漆艺界。

1980年以后,她又继续前往四川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深造。

尹利萍的付出很快有了回报。

1990年,她的《雕银丝光晕彩虞美人花瓶》在全国漆器行业评比中,获得设计、造型、制作、艺术效果满分,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宝馆收藏。

♪ 虞美人花瓶

此后,她的多件作品先后获得四川及全国的各项大奖----
♫《荷韵漆艺挂屏瓶》2012年四川省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
  
♫《鹤之舞漆艺母子瓶》2012年你四川省工艺美术精品展银奖
  
♫《牡丹瑞叶鼓形胎花瓶》2012年四川省工艺美术精品展铜奖
  
♫《馨香漆艺系列》2013年中国漆器艺术精品展金奖;2013年“文殊坊杯”非遗手技艺精品邀请展金奖
  
♫《旋转式荷花蜻蜓攒盒》1990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一等奖;作品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宝馆。
♪ 旋转蜻蜓攒盒

2011年,尹利萍构思20年、耗时1年制成的《牡丹卷草大花瓶》,还以2.3米的净高成为成都漆器最大工艺品。

浮雕+雕刻创成都漆艺之先
“要为普通消费者定做买得起的漆器”
不过,获奖并非尹利萍的目标。她的最新作品《春暖花开》,是尹利萍设计的两件花器摆件,时尚简洁的造型,就非常适合现代家庭或办公室的装饰。

但是细看器身,却能看到尹利萍耗费的心血。典雅的小苍兰、飞舞的蝴蝶、流动的风,共同绘成春回大地的诗情画意。这件作品,尹利萍用到了成都漆器最著名的“三雕一刻”中的雕银丝光韵彩工艺、变图和镶嵌工艺,让器身在不同光线和角度中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春暖花开》

不仅如此,小苍兰的花瓣,还创成都漆艺之先,首次结合了浮雕和雕刻两种工序:她先用漆在器身堆出花瓣的形状,再贴上金属片,在金属片上完成花瓣纹路的雕刻,最后韵彩。为了突出蝴蝶翅膀的纹理,她用蛋壳和贝壳镶嵌做了翅膀,让蝴蝶翩然欲飞。而漆雕《生命》,则将传统漆器作成了抽象的现代雕刻,但精致的肌理和质感,让人爱不释手。
    
尹利萍说,“漆器自诞生之日起,首先是日常生活用品。作为非遗传承人,我的作品必须传承成都漆器的传统工艺,还要探索能否融入现代社会。” 这个实践,尹利萍在两年前赴日本考察后体会深刻。作为漆器大国,漆器几乎被每个家庭使用。

相反,成都漆器,以前大多为高端礼品、收藏品,让普通百姓望而却步。“未来我们就是要为普通消费者量身定做看得上、买得起的漆器产品。”
♪ 三格梅竹食品盒
  
在尹利萍任设计总监的成都漆器厂,已经提出了“让设计回归传统、让传统回归生活”的生产理念。未来,已经成为非遗的成都漆艺,有望以首饰、杯盘碗盏等日用品的姿态,重新回到生活中。

川报观察客户端记者 吴晓铃
本文编辑 唐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