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太阳视运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总结

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太阳视运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总结
2022年05月14日 00:00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语音播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微博 微信 0

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

日出日落方位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因此我们在地球上看太阳东升西落,这就是太阳视运动。

1. 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北升西北落。(极昼地区太阳正北升正北落,正午太阳总在正南)。 

2.太阳直射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南升西南落。(极昼地区太阳正南升正南落,正午太阳总在正北)。 

3.太阳直射赤道时:晨线和经线重合,纬线和太阳光线平行,太阳在晨线正东方,在昏线的正西方,故太阳正东升,正西落。

无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同一日期日出日落方位相近,如下表所示:

日期

日出方位

日落方位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至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东北方

西北方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或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正东方

正西方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至次年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东南方

西南方

综合思维昼长与日出日落时间

在北半球,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日出日落的位置越偏北,太阳视运动的弧度越大;反之,在北半球昼越短,日出越晚,日落越早,日出日落位置越偏南,太阳视运动的弧度越小。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正午太阳方位

1.太阳直射点位于观测者以南时,该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

2.太阳直射点位于观测者以北时,该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

天球

1、地球与天球:内地球外天球

2、将1中地球扩大到与天球相交

3、天球坐标

4、太阳在天球上的周年视运动

5、太阳在天球上的周日视运动

6、太阳视运动图原理

(1)北半球地面一点A

(2)扩大到天球

(3)太阳视运动图:CD地平圈放正并画出太阳视运动轨迹

弄清了原理,你会画太阳的视运动图了吗?

二、太阳视运动图的作图原理和步骤

1、原理

太阳视运动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有关,因公转而有周年视运动,因自转而有周日视运动。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

每年太阳是在天球上的天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年运动,每天(近似)太阳是在天球上绕天轴运动,也就是绕天纬线圈运动。

有了天轴,天赤道,天纬线圈,我们就可以作出太阳的视运动图了。

2、作图步骤

(1)画地平圈和天球(随手画)

(2)作天轴和天赤道(北极星的地平高度等位当地纬度,观测者与北极星连线是天轴。天赤道平面与天轴垂直)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3)作天赤道的平行圈(当然要知道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作图就这么简单。

动手画去。例:太阳直射北纬20度,作出赤道,北纬20,40,60度,南纬20,40,60度的太阳视运动图。

所以只要知道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任意纬度的太阳视运动图就可以随手画了,三步走,三步走,三步走。重要的事说三遍。三生万物。当然为了精准,用规尺画也没人反对。

太阳视运动图与日出日落方位,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日影方位与长短,太阳直射点,时间计算。。。等密切相关,正确画图很关键!!

特殊地区太阳视运动轨迹

1.赤道上的太阳视运动图

2.极点上的太阳视运动图

附:

3.刚好出现极昼的视运动图

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北半球)

时间

春分日

夏半年

秋分日

冬半年

昼夜长短状况

昼=夜

昼>夜

昼=夜

日出

时刻,网(地方时)

6时

早于6时,夏至日最早

6时

晚于6时,冬至日最晚

方位

正东方

东北方

正东方

东南方

日落

时刻(地方时)

18时

晚于18时,夏至日晚

18时

早于18时,冬至日最早

方位

正西方

西北方

正西方

西南方

日出日落时日影朝向

①在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因此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

②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南。

③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北。

太阳视运动的轨迹,与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轨迹,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经常困惑着高中学生。例如某地区处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正值夏季,此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在该地的南面),按照常理说,这时候该地应该东南方向日出、正午正南、西南方向日落。然而实际上,此地却是太阳从东北升起、东南落下。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由于地球沿着地轴自转(自转平面为:赤道平面),同时又会绕着太阳公转(公转平面为:黄道平面),这两个平面存在着一个夹角(黄赤交角:23°26′)。因此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便在地球的23°26′N~0°~23°26′S之间,往复移动。

图1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

总的来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复移动。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昼短夜长。①春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②春分-夏至: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昼越来越长,昼长大于夜长;③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全球昼最长、夜最短;④夏至-秋分:太阳直射点南移,昼逐渐缩短,但昼长仍然大于夜长;⑤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⑥秋分-冬至: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昼逐渐缩短,昼长开始小于夜长;⑦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全球昼最短,夜最长;⑧冬至-春分: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昼逐渐变长,但昼长仍小于夜长。

图2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太阳视运动

太阳视运动,即我们在地球上,所观察到的太阳移动轨迹。以北半球为例,如下图所示,假设观察者位于A处,则①在夏半年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此时太阳东北升起、东南落下;②在春分、秋至时,太阳正东升起、正西落下;③在冬半年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太阳东南升起、西南落下。

图3 太阳视运动的轨迹

太阳视运动

1.太阳周日视运动

①若正东日出、正西日落,说明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北半球正午时的太阳总是在南方的天空,南半球正午时的太阳总是在北方的天空。北极点上空的太阳总在南方的天空,南极点上空的太阳总在北方的天空。

②若太阳在地平圈以上运行的时间短于在地平圈以下的时间,说明该地处于冬半年;反之,说明处于夏半年。

③根据已知太阳直射点位置和当地纬度位置,来确定太阳视运动图中的方向;或已知不同节气某地纬度的正午太阳位置来确定图中方向。原理如下:

不同点观测正午太阳的位置

纬度

北回归线以北

北回归线上

南北回归线之间

南回归线上

南回归线以南

正午看太阳方向

一直在正南

夏至日在头顶上,其它一直在正南

有时在北,有时在南,最大的太阳高度为90°

冬至日在头顶上,其它一直在正北

一直在正北

2.日出、日落的方位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北半球)

时间

春分日

夏半年

秋分日

冬半年

昼夜长短状况

昼=夜

昼>夜

昼=夜

日出

时刻,网(地方时)

6时

早于6时,夏至日最早

6时

晚于6时,冬至日最晚

方位

正东方

东北方

正东方

东南方

日落

时刻(地方时)

18时

晚于18时,夏至日晚

18时

早于18时,冬至日最早

方位

正西方

西北方

正西方

西南方

3.日出、日落时日影朝向

①在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因此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②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南。

③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北。

总结

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可以来判断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角(α=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

②太阳视运动的轨迹,与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轨迹不同,冬半年偏北、夏半年偏南。

【对标训练】

       (2021·深圳二模)下表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开放时间。下图是游客在北京当地日落半小时前拍摄的“夕阳下的故宫古建筑”照片。据此完成1~2题。

1.照片拍摄日期最可能是(   )

A. 3月21日前后     B. 6月22日前后

C. 9月23日前后     D. 12月22日前后

2.照片中古建筑柱子的影子朝向柱子的(   )

A. 西南方向           B. 东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东北方向

       (2021·济宁一模)登录香港天文台网站,在太阳路径平台上输入日期和地点(经纬度)即可获得太阳视运动路径图。小明在平台上输入日期(2021年1月1日)、时间(19∶30)和某地经纬度后,得到图 10 所示的太阳视运动路径图,图中所示时间为北京时间,太阳指示位置表示此时太阳接近正南方。据此完成 3~4题。 

3.小明输入的经纬度最可能是

A. (29°N,8°E)             B.(29°N,128°W) 

C. (40°N,8°E)             D.(40°S,128°W)

4.小明若想得到图 11 所示的太阳视运动路径,他输入的日期和纬度最可能是

A.6月10日,29°N      B.6月10日,29°S

C.12月14日,40°N    D. 12月14日,40°S

       (2021·菏泽二模)山西陶寺古观象台由13根夯土柱组成,呈圆弧形排列。古人从观测点通过土柱狭缝观测日出方位,可确定节气,安排农耕。考古队在原址复制模型进行观测,从第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冬至日,第1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夏至日。下图为某日考古员丛观测点拍摄的日出景观。据此完成5~6题。 

5.图示日期最接近(   )

A. 1月27日 B. 4月27日 C. 7月27日 D. 10月27日

6.此时,考古队员的身影朝向(   )

A. 东南    B. 西南    C. 东北   D. 西北

【参考答案】1.D 2.D【解析】第1题,照片是游客在北京当地日落半小时前拍摄故宫建筑群照片,拍摄时应该在故宫闭馆前拍摄且闭馆时接近日落。故宫4月1日~10月31日17:00闭馆,此时间段北京18点后日落;11月1日~3月31日16:30闭馆,此时间段北京18点前日落;春秋分18点日落,因此只有12月22日前后是18点前日落。故选D。第2题,据上题分析可知,该日可能是照片中12月22日前后日落半小时前拍摄故宫建筑群照片,12月22日前后北京市日落西南,此时太阳应该在西南方位,柱子的影子朝向东北。故选D。

3.A 4.B【解析】第3题,结合材料可知测量时间为北京时间19:30,当地太阳接近正南,即正午12:00,说明该地比120°E晚7.5个时差,“东加西减”,求得“某地”为8°E。由图可知,1月1日当地昼长约11h,说明此地为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40°,1月1日为冬至过后10天,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速度约8°/月,推算自南回归线向北移动约2.5°,即此时太阳直射21°S。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H=90°-纬度差,求出太阳高度为29°N。第4题,由图可知,图11昼长约11小时,且太阳始终在北方,说明此地为南半球,此时为南半球冬半年。图11与图10(29°N,8°E)两地的昼长相同,日出和日落的偏移方位相同,说明图11与图10两地纬度数值相同,即29°N。图11正午太阳高度=40°,求得此时太阳直射点为21°N,可能是6月22日前后10天左右。故选B。

5.A 6.D【解析】第5题,据材料“古人从观测点通过土柱狭缝观测日出方位”可知,图片正中部前方,即观测点中部土柱狭缝大致朝向正东,通过方位判读可知,图中左侧为东北,右侧为东南方位,北半球冬至日日出东南,已知“从第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冬至日”,第2个狭缝为图中右边第二条缝,同理,北半球夏至日日出东北,第1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夏至日,则第12个狭缝为从图中右向左数的第12个狭缝,即左边第一条狭缝为夏至日日出方位。读图可知,第2个狭缝到第12个狭缝相差了10个狭缝,时间从冬至到夏至相差约180多天,一个狭缝相差18天,由于与冬至日对称的时间有两个,从第二条缝的12月22日向前推2个狭缝的时间也就是36天,大约为11月17日左右,向后推36天,时间约为1月27日。第6题,此时为1月27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之外,日出东南,根据物影朝向与太阳方位相反可知,所以考古队员的身影朝向西北。故选D。

右图中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判断7题。

7.图示的时刻前后数日内

A.密西西比河处于枯水期

B.南极长城站处于极昼时期

C.漠河的白天比广州长

D.硅谷地区天气干热

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下图),

回答13题。

13.在下图所示的四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

北京奥运会火炬将于2008年3月25日在雅典采集火种,4月1日从北京出发在全球传递,5月传回国内。读下图完成20、21题。

20.图中火炬传递的城市数

A.中纬度比低纬度多

B.北半球比南半球少

C.西半球比东半球多

D.南美洲比北美洲少

21.当火炬传递到

A.①地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全年最大

B.③地时,当地黑夜比白昼长

C.④地时,当地正值多雨季节

D.⑤地时,当地正值春暖花开季节

下表为2014年12月22日H、K两地日出日落时刻表(北京时间)。完成1~2题。

日出

日中

日落

H

07:11:40

11:31:52

15:52:04

K

07:50:14

13:07:40

18:25:06

1.H地位于K地的()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2.H地可能位于()

A.美国东海岸

B.我国东北地区

C.南极半岛

D.澳大利亚西海岸

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下图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读图回答第3题。

3.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15年某日出现了日食现象。在四幅日照图中,深色阴影为夜半球,浅色阴影为当时可观测到日食的地区范围。读下图,回答第4题。

4.发生日食的这天,在上图所示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读“某地某时期正午日影长短和朝向变化示意图”,回答5、6题。

5.该地可能位于()

A.20°N  

B.20°S  

C.30°N  

D.30°S

6.该地正午日影最短时,郑州()

A.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B.昼夜均分

C.正值高温多雨季节

D.正值寒冷干燥季节

7.某日甲、乙两地位于太阳直射点的两侧,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和为90°,则有关两地纬度组合,正确的是()

A.(80°N,10°N)  

B.(90°N,0°)

C.(30°N,40°S)  

D.(50°N,10°S)

读“某日①~④四地昼弧长短状况示意图”,回答8、9题。

8.图中四地,纬度值相等的是()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9.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时,③地()

A.夜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B.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D.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2015年某日,家住北京的李先生在中央电视台大楼东偏南方向的位置,拍摄到太阳“钻进”央视大楼悬挑空间的照片。读图,完成10、11题。

10.李先生拍摄的时间是()

A.冬季的上午

B.冬季的下午

C.夏季的上午

D.夏季的下午

11.若不考虑天气状况,20天后的X日,李先生将会再次拍摄到同样的景观(在相同的条件下)。则X日可能接近()

A.6月12日

B.1月2日

C.7月2日

D.12月12日

参考答案ABAB    ABDAB   DBDBD   C

答案 1.A2.B

解析 第1题,根据表格信息可计算出H地昼长为8小时40分24秒,K地昼长为10小时34分52秒。根据12月22日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知,H位于K的北方;日中应为当地地方时12:00,根据题中所给的日中时间,可计算出H地经度约为127°E,K地的经度约为103°E,H在K的东方,综合以上分析知H位于K的东北方向。第2题,根据上题知H、K两地昼长均小于夜长,由12月22日可推知两地都位于北半球;根据地方时的计算可知H地经度约为127°E结合选择项知我国东北地区符合。

3.答案 D

解析 冬至日该地(40°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40°+23°26′)=26°34′,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的倾角应与当地的太阳高度互余,约为63°26′,④图最接近此角度。

4.答案 A

解析 该日晨昏线经过极点,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甲、乙、丙、丁四地中,甲地与赤道的纬度差最小,因此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A项正确。

答案5.B6.D

解析 第5题,正午日影与太阳的位置背向分布,结合图示和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知,太阳直射点大部分时间在该地以北,短时间在其以南,20°S符合图示要求。第6题,该地日影最短时,太阳直射20°S,为北半球冬季,郑州正值寒冷干燥的季节。

7.答案 B

解析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的变化规律,直射点两侧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和为90°时,两地之间的纬度距离为90°,

答案 8.D9.B

解析 第8题,结合图示信息知,①地的昼长恰好是③地的夜长,说明两地分属南北不同半球,且纬度数相同。第9题,②③两地昼弧都大于180°,说明此时两地昼长夜短且位于同一半球。②地昼弧远大于夜弧,说明该地位于回归线至极点之间,此时其所在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据此知③地该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答案10.D11.C

解析 第10题,结合题干信息知,此时太阳位于西北方向,为日落时分,为夏季的下午。第11题,结合题干信息知,X日太阳直射点应仍在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该日可能接近7月2日。

  • 【中国各地】中国所谓的长寿之乡,居然全部是伪造,北京神奇五环有多大?这几幅图让你直观感受一下!

  • 【备考技巧】地理试题命制的路径和方法!关注尺度差异,形成尺度思想、区域尺度大小

  • 【今日话题】乡村学校合并35岁以下乡村教师必须进城:背后隐情知多少?河南一高中教师招聘薪资低于一千?太过离谱引热议

财经自媒体联盟 更多自媒体作者

今日推荐 优秀作者 看点月榜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