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从先秦古籍入手,浅析“姓、氏”的起源,发展及合流

西凉小蛮腰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我们现代人都有姓名,也都认为

姓名是自古就有的

。那么谁又能准确的说出姓名是什么时候有的呢?不少朋友都读过

《史记》

,也都看过

《五帝本纪》

中所记载的:

黄帝有子二十五人,得其姓着十四人

。其实得到姓的这十四人,确切的说应该是

十二姓

。那么

《史记》的记载可靠

吗?要知道

《史记》成书于西汉武帝

年间,此时的

姓和氏早已混淆

了,很多氏被误认为是姓,

司马迁会不会搞错啊?

所以要想知道

姓氏的来源及发展,就得需要在比《史记》还要古老

的文献中去寻找。

从先秦古籍入手,浅析“姓、氏”的起源,发展及合流

在最初的时候

,至少在西周之前,姓和氏是有区别的

。姓是出生于同一远祖的血缘集团的名称。

“姓”字原是由“生”字变化出来的

,“百姓”在西周金文中就作

“百生”

《说文》说:“姓,人之所生也,生以为姓。”

“氏”则是“姓”的分支

。天子、诸侯分封给臣下土地,就必须

新立一个“宗”

,这就是所谓的

“致邑立宗”(《左传·哀公四年》)

,这个新立的“宗”,就需要有个名称和

其他的“宗”以示区别

,这个名称就是

“氏”

《左传·隐公八年》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氏,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

所以说每个

“氏”都有特定的名字,作为氏族的标识

。他们再通过对成员的命名,渐渐就发展成

西周、春秋时代贵族的姓氏名字制度

,简单说就是从氏族的命名办法转变而来,以

“氏”

作为贵族的宗族的标识,用命

“字”

的方式来表示贵族特权的授予。

这个“氏”慢慢的就和原来的“姓”混淆了。

《春秋左传》

中记载,天子、诸侯分封土地给臣下,就要

“命之氏”

。诸侯对卿大夫命“氏”的办法有三种:

1. “以字为氏”,就是以祖父的“字”作为“氏”

2. “以官为氏”,就是以祖先的官名作为“氏”

3. 三是以邑为氏,就是以分封的邑名为氏。

这样由上一级的贵族命

“氏”

的办法,《春秋左传》中只

有鲁隐公命公子无骇为展氏一例

,可能有些少。但是,这样

“以字”、“以官”、“以邑”

为氏,确是当时贵族命氏的主要方法。

“以字为氏”,大多用于公族。从《春秋左传》的记载中,我们不难看出,诸侯的儿子被称作公子,公子的儿子被称作公孙,公孙的儿子就不能再称作公重孙了,而是要用他爷爷,也就是诸侯的儿子的“字”为“氏”。但是这里面也有以他爷爷的“名”为氏的,也有以其父的名或字为氏的。

官和以邑

为氏,这种方法多数用于异姓卿大夫。但是同姓卿大夫也有采用的。此外,还有以

国名、爵名、行辈

等为氏的。

从先秦古籍入手,浅析“姓、氏”的起源,发展及合流

“氏”

是西周、春秋时贵族所特有。当时

普通的老百姓是没有“氏”

的。“氏”代表着宗族,能够

“保姓受氏”

,世代相承不断,就能保住宗庙而世不绝祀。如果宗族灭亡,

“氏”

也跟着灭绝。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穆叔说:“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枋,世不绝祀,无国无之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

所以郑樵在

《通志·氏族略序》

说:

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今南方诸蛮,此道犹存。古之诸侯诅辞多曰:“坠命亡氏,踣其国家”(《左传·襄公十一年》所载盟书),以明亡氏则与夺爵失国同,可知其为贱也。”

西周、春秋时代贵族的“氏”

,所以要把祖父的字、官名、邑名等为“氏”,无非为了明确表示其身份和地位。当时贵族所以重视被称为

“世”或“世系”

的族谱。而且这种习惯尽管在后世,

也一直在影响着国人

西周、春秋时代的贵族,每个人都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幼年取的“名”和成年之后所取的“字”。

幼年的

“名”要由父亲来题取

,成年的

“字”

则是在举行“冠礼”或“笄礼”时由

有着显赫身份的来宾

题取的。“字”的题取,需要在字义上和“名”有着联系,使人们可以由“名”而推想“字”,由“字”而推想到“名”。

从先秦古籍入手,浅析“姓、氏”的起源,发展及合流

其实在成年男子

举行“冠礼”的时候,所取的“字”

,无非就是表示

授予贵族应该享有的特权和应尽的义务

。成年妇女因为要服从夫权,并作为夫家的成员,所以她的“字”,就要在许嫁时而为她举行“礼”时题取。

这种习惯,曾在后世士大夫阶层中长期流传

西周时期贵族男子的“字”,全称一般会有三个字,第一个字是长幼行辈的称呼,比如伯、仲、叔、季之类,第二个字是和“名”相联的“字”,最后一字是“父”字。如果连同官名或氏来称呼,则有四个字。

女子取“字”的方式和男子相类,只是最后一字作“母”或“女”,伯、仲、叔、季之下要标出“姓”。如果连同氏来称呼,可以多到五个字。

这样的称呼,

包含有姓氏、长幼行辈、本人的“字”、男女性别等组成部分

。这样的方式,无非就是为了

明确表示其身份和地位

。之所以要标明长幼行辈,那是因为当时实行的是

嫡长子继承制

,非常重视长幼行辈的区别。之所以要标明男女性别,

因为当时男尊女卑,地位不同

西周时期的男子都是用

“氏”

来称呼,那是因为

男子是贵族的主要成员,而“氏”则是贵族的标识。

而女子则不同,她们是需要标明

“姓”

的,那是因为

当时同姓不婚

,所以对女子的姓看得特别重要。这就是当时的所谓的

“男子称氏不称姓,女子称姓不称氏。”

的来历。

从先秦古籍入手,浅析“姓、氏”的起源,发展及合流

现代人可能会觉得,这样的“字”连同“氏”或“姓”,多到四五个字,真是太麻烦了,其实当时还是有许多种简称的办法的。而且春秋时代的贵族,习惯上都多用简称,又因

“父”和“母”

已多作父亲、母亲解释,所以就多数省去了末尾的

“父”或“母”

这个字。

到了春秋时期,男子就多用“子某”的命“字”方式了,“子”也是男子的美称。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子产、子路、子贡、子由”等。而女子则是都只用姓和伯仲相配,作为“字”的简称,如称孟姬、孟姜、仲子(这个子是姓)等。

春秋时期的

贵族男子成年时

,也要举行

“冠礼”而命“字”

,这其实无非是举行一个仪式,表示授予贵族的特权,可以

参与祭祀和典礼的权利

等,但是他们同时也授予服兵役的义务,毕竟在那个时代的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吗。当然了

传宗接代的责任

也必须要完成的。

从先秦古籍入手,浅析“姓、氏”的起源,发展及合流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最早的“姓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姓涵盖了氏,氏是姓的分支,氏是贵族独有的特权,这也就不难理解古籍中经常出现的某姓某氏之间的区别了。这种情况,到了汉代,其实姓氏就混淆的无法辨认了,《汉书》、《史记》中所记载的姓氏已然全部称之为姓了,随后这种习惯就一直沿袭到了现在。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
Sina.cn(京ICP0000007) 2024-06-03 05:40

4617作文网小儿推拿店铺起名大全终于生了男孩姓邱起名世字起名比较洋气的命中有火起名字周公解梦梦见河里抓鱼周易预测电话号配送公司起名名称巩姓起名男孩周公解梦拔野菜周公解梦矮八字算命一般多少钱算命不算自己周公解梦梦到逛超市佛滔解梦查询网百度算命一条街覃姓女孩起名称测试起名大全周公解梦 玩雪鸡年 女生起名梦中梦怎么破解猪起名忌宜济南周易公司起名大全月经周期哪些天易受孕丁起名字大全免费周易预测结婚金字起名有多少2020免费起名大全女孩名字梦幻怪兽内购破解版下载用佳字起名字幼儿园起名大全免费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德国打算提及普京时仅用姓名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今日春分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白宫:哈马斯三号人物被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奥运男篮美国塞尔维亚同组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国标起草人:淀粉肠是低配版火腿肠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杨倩无缘巴黎奥运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记者:伊万改变了国足氛围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

4617作文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