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报网首页 > 悦读 > 正文

400款车您坐过多少?一群公交迷帮你找回逝去的北京记忆

2021-02-02 11:04

北京日报客户端

穿梭在街头巷尾的公共汽车已成为市民绿色出行最常用的交通工具。这些司空见惯的通勤车,在一群北京公交迷的眼里却是“心头好”。这不,他们凑在一起,历时近三年攒了一本《北京公共汽车:1949-2019》,详细记载了北京公共汽车70年的发展史,也透过北京公共汽车的变化折射出时代与城市的变迁。

标志:时代符号BK670是永远的记忆

书的封面,是BK670的车头,这可是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北京公共汽车的主力车型。

红色与淡黄的经典涂装、车体喷字、7条横条的前格栅,还有示宽灯的“双灯”设计……这是1981年10月投入运营的第三批黄河通道车BK670,这一年也是《北京公共汽车:1949-2019》的编著者刘爽出生的那一年。由此,BK670成了他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伴随他走过青少年时代。

刘爽说:“年轻时候最乐意做的事儿就是坐在公交车上听车‘轰隆隆’的马达声。有时还会骑着自行车尾随在公交车后。”

BK670作为一个标志性符号,聚集起了一批对公共汽车有着特殊情感和爱好的公交迷。在互联网刚兴起的时代,BK670.com是公交迷们集结的网站,大家在其中交流喜欢的车型和每种车型的技术参数、分享拍摄的老车照片、规划坐车的公交线路……刘爽说:“虽然在人们心中同款车型没什么差别,但在车迷眼里,每一辆车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生命。”

“2002年,我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部数码相机,也正赶上北京迎来新旧公交车型快速交替的时期。”刘爽回忆,很多车型只被拍到过一次就消失在了北京街头,让大家深感遗憾。所以,尽可能多地为每辆公交车留下影像成为像我一样的公交迷们平日里最大的爱好。拍照片、查阅各种资料来搜寻历史背景和技术参数、一起讨论交流……这是不少公交迷们乐此不疲的事儿,也正是大家这样长年累月的积累,给这本《北京公共汽车:1949-2019》打下了一份翔实的“草稿”。

寻迹:清晰描绘出400多款公交车

从1949年北京市公共汽车公司的管理、运营逐步恢复。从南京公共汽车公司分批调入的88辆道奇T234客车,到如今大家在北京街头常见的纯电动客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400多款公交车型、1090张公交照片、每个章节按照当时公交车的经典涂装颜色开篇……《北京公共汽车:1949-2019》的内容和设计倾注了北京公交迷的大量心血。

每一种车型及它背后的历史、技术特点、服役经历等资料,都是刘爽和朋友们在十几年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重新梳理和反复印证过的。

刘爽说,仅仅撰写书稿的准备工作,就用了两年的时间,他们跑遍资料馆,翻遍了每一本与公交有关的画册,拜访了多位专家,听他们讲老故事。

“最难找的资料是2000年之前的。那时家里有相机的人并不多,能留下的公交影像也很少。” 刘爽说,经过多方打听,他从一些老公交车迷手里淘来了一些记录着老公交车的珍贵图片。可这还是不够呀!刘爽又跑遍了北京各大老照片商店,拜访多位老客车设计专家和客车厂工人,还专门去找拍过中国照片的外国友人,甚至特意跑到国外的博物馆查询在中国服役过的车型资料……渐渐的,曾在北京街头服役的400多款公交车,被清晰地描绘出来;每一张照片旁,也配上了文字说明。

写书稿前,刘爽和同伴们去拜访了参与多种北京公交经典车型设计、退休前任北京客车总厂总工程师的瞿汝彪先生。听老人回忆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公交艰难起步和北京客车厂白手起家的历史。

“瞿老说到动情处,不时用手指向窗外奔跑在大街上的公交车的情景,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刘爽说。

寻声:走遍全国找到原装BD562

对于不同时代的公交车,马达的轰鸣声有着独特的魅力。刘爽也特意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车型,将他们的声音“写”进了书里。翻开《北京公共汽车:1949-2019》,会发现书中加了20处“扫码闻声”二维码,用手机扫码认证,就能听到公交车的声音。

在刘爽的记忆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BD562无轨电车同BK670黄河通道车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刘爽介绍,加上BK663解放通道车,这三款车型撑起了当时的北京公共汽车体系,以三款车型为基础发展出的其他车型也通行全国,成为那一时期中国人特有的城市记忆。

“这些老公交车都退出市场了,寻找它们的声音就更难了。”刘爽说,当他打听到矿区都曾配备过BD562无轨电车作为摆渡班车时,就从北京出发了。

“要出书,就要遵循历史。”刘爽走遍了全国所有有这款无轨电车的煤矿,一辆一辆地认真核对,经过改装的车,他全部放弃了。直到2012年,当他第二次去到山东泰安肥城的一处煤矿找到一辆原装的无轨电车时,车一发动,那深深烙在他记忆里的声音出现了。

“当时我激动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刘爽说。

反响:第一批书不到两天销售一空

《北京公共汽车:1949-2019》发售后,引起的反响远远超出了刘爽和大家的预期。在第一批发售的300本书中,刘爽还特意配套了复刻的BK670公交车铭牌,铭牌上的每一个字都是他按照原来铭牌的样式逐一还原的。没想到不到两天时间,300本书销售一空,还有很多公交迷遗憾没有抢到铭牌,忙问新的一批书何时到货。

“真没想到这本书能引起大家这么多共鸣。”刘爽说。在所有买书的人当中,除了北京本地读者之外,还有许多来自天津、内蒙古、浙江、广西、广州,甚至是国外的读者。“虽然不同城市有不同的公共汽车发展史,但大家对于公共汽车的喜爱以及对于这种时代发展印记的怀念是相通的。”

给刘爽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来自广东的14岁男孩。男孩告诉刘爽,他喜欢公交车,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成为一名公交车司机。可他患了肾炎,平时不能运动,所以他妈妈只要空闲就会带他去坐遍城市里的每一条公交线路。生病这几年,通过公交车来观察外边的世界,是男孩生活中唯一的乐趣,他甚至把所有的公交车站都按路线抄在了本子上。听闻男孩的遭遇后,刘爽主动寄了一本书给他,他说:“记述历史,传递知识是写这本书的目的之一,希望这些资料能让喜欢公交的孩子了解我们国家的公交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记录:刻下时代与城市的变迁的烙印

自称“坐过不少年北京公交的普通车迷”留言说:“其实我是想用更长久的方式,来留下当年的一些记忆,有些本来已经模糊,但看到那些红白条、黄配绿时,突然又清晰了起来。”

公共汽车的变化承载着诸多人的记忆,许多公交迷们会在某一条公交线路停运或某一种车型退役前一起再去坐一趟这辆公交车,看看窗外熟悉又陌生的景象,回忆着曾经在这趟公交车上发生过的故事。

公共汽车不仅能够串起大家曾经的记忆,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中国工业文明的一个侧面,它清晰地展现着时代和城市的发展变迁。

在书中所选的公交车照片当中,有些照片会有些特别的设计。

同一个路口,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驶过一辆当时经典的京一型BK560无轨电车,而二十年之后,相同的地点前,有一辆本世纪初无轨电车经典车型BJD-WG120C驶过。

二十多年前的那张从荷兰人手里找到的照片背景空荡荡的,只有零星的几根电线杆,而二十年后的这张照片里,电线杆依旧存在,但无轨电车后已经跟了品牌各异的私家车,路边的高楼也拔地而起。

70年的发展历程,从旧北平遗留的破汽车、老电车、进口车,到后来我国开始自主研发的国产车,再到功能不断细化的空调车、无障碍车、零排放新能源车……公交车涂装的广告也由起初的必胜客、曼妥思等国外品牌,逐渐过渡到具有时代代表性的国产品牌,再到如今更加个性的定制公交涂装,这些都在表明:北京公共交通的发展始终是与中国社会发展进程和城市变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是城市文化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刘爽说:“中国有自己特色的现代交通文化,北京也有自己独特的城市文化,这些都是交叉在一起的,是值得记录和留存的。希望我们这些公交迷通过编著这样一本书,为时代和城市的发展留下一些该有的印记。”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实习生 徐英波 受访者供图

流程编辑:U016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热门文章

热门

精彩图集

图集

精品赏析

精品

精品赏析

圆明园怎么还会有稻田?当年的帝后生活其实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

精品赏析

“铁肩辣手”是京报馆的魂,邵飘萍直到牺牲,党员身份都没公开

精品赏析

什刹海湖面结了冰,冰面下长啥样?

精品赏析

世界上第一枚翼龙蛋与胚胎化石咋发现的?无数的待解之谜等着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