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作家张炜:为什么《红楼梦》越看到后面越害怕?

2021-01-31

文 / 张炜

我们知道“恐惧”的原因不同,类型也不同。大致区分开来,会发现至少有三种情形。当然它们之间也会有某些联系,许多时候还是相互牵扯的。

一是人类共同的“恐惧”,其中有一部分甚至也是动物所共有的。比如对黑暗、疾病、死亡、地震、火山、海啸等灾变;对未知事物,比如对现代科技无法企及的部分;对命运的无常;对鬼怪幽灵、对超自然现象;对无法逃避的宿命和魔咒;对末世审判,对灵魂无所皈依,对只有现世而无永恒。

这些往往是存在于人类之中的普遍情状,只是因为不同族群的文化差别,显示出来的程度不同而已。例如基督教国家对“末日审判”、对人的灵魂去处想得会更多,这方面的忧惧也就更多。

二是特定国家民族和群体的“恐惧”。例如中东一些战乱频发的地方、一些常常发生饥饿与恐怖活动的地区,他们会有格外担心和惧怕的事物。比如在东方的某些“人情社会”中,人们日常生活中因为人脉经营不足、因为维持这种关系以对应生存的忧虑,以至于带来的特殊的害怕和畏惧心理,在其他地区和族群身上就会淡弱一点。

前面说到,“人情社会”有好和不好的两面,就生活和社会治理而言,有时会是极度脆弱的。一个社会只要过度依赖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维系来运行,通常也就不再相信法制和规范的权威,于是就要在生活中绕开它们,转向人情之路、关系之路,平时投入很多精力,还要增加这方面的预设性。

这就像在丛林里赶路,需要时时提防某处会有野兽出没一样。这样的社会实际上是缺乏规则的,所以预设和提防都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自我暗示的一些危险经常应验。这就给日常生存带来极大的不安和痛苦。

一些族群的特殊惧怕和担心,是由特殊的文化形态决定的。有时我们会看到有关方面发布预警,说到哪里旅行需要注意,哪里已经不宜旅行,指的就是特殊的群体、国家和地区。十多年前,我和一个人正走在意大利街头,一个“吉卜赛”女孩走过来,拿着一张报纸让我旁边的人看,只一瞬间他身上的支票和护照就被盗走了。受害人因为“恐惧”,两只眼睛突然鼓圆的样子让我难忘。

三是作为个体的“恐惧”。比如因性别和心理疾病造成的惧怕、对某类动物的惶恐,这都是个案。猫咪多么可爱,大多数人喜欢它们,但有的人见到一只猫却会吓得哇哇大叫,赶紧躲开。个体差异之大,有时候会达到不可思议的地步。有人怕蜘蛛、怕蛾子,有人怕狗或青蛙。这可能是特殊的心理、个人经历导致的结果。但不管如何,忧惧既然存在,就会对生活产生影响。

文学经常表现这些元素,或隐或显地将其当成思考的源路。的确,文学经常处理“恐惧”,不论是共同的、族群的或个人的、阶段性的或长久的。作品可以将它产生的缘由,它在生活中造成的难以消逝的后果,它怎样左右和影响人与社会,改变和决定一个家族或更大范围内的事物,将这一切加以表达。事实上这种不安甚至是极大的忧虑,在生活中到处存在。

《红楼梦》

像《红楼梦》写贾府、写大观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除了无处不在的爱欲,再就是“恐惧”了。“恐惧”充斥于贾府和“大观园”的每个角落:男欢女爱,奴才对主子的侍奉,不同等级的主子,奴才所处的秩序森然的结构,几乎到处可以看到它的存在。在一部分实权人物那里,“恐惧”还可以作为一件实用的工具来使用。

《红楼梦》作为一部传统经典,可圈可点处太多,单讲“恐惧”的书写,就非同一般。好在它不像外国哥特小说和中国某些通俗小说那样,专门围绕这一点去结构和设计,而是让其自然而然地渗入其中,化为日常生活。它是生活中本来就有的,这些时而引起心头震栗的东西,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一个权贵家族,一个庞大的封建府邸的运行,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依赖这种不可或缺的元素。正因为它的存在,一座府邸才有理所当然的“现在时”,还有即将到来的“过去时”。繁荣和毁灭都贯彻着自身的一套逻辑,这其中离不开“恐惧”。

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讲《红楼梦》,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除此之外,还有不需索引、钩沉和考证的“恐惧”,它无所不在。

它在书中显的部分,如仆人、奴才对主子的惧怕,主子对握有生杀予夺大权的更强势人物的忌惮,以及各个阶层之间的相互猜忌和防范。人事纠葛之复杂,派系矛盾之深刻,内外联系之密织,性别冲突之剧烈,都在绵密的文字里呈现,整个叙述有一种内在的紧张感,即便是波澜不惊的琐屑生活的描述,稍稍掩起的严厉和冷色也会让人感受它的存在。这是一张细密的罗网,可以随时收紧、提拉和束起,无数弱小的生命都在它的笼罩之中。

一些主子似乎是体面和安全的,但他们心底也有华丽服饰掩饰不住的忐忑,因为命运正被另一些人操控。总之这是一个无法松弛下来的世界,这里并没有因为奢华和显赫而变得幸福适意,相反总有一颗冷酷的专制螺丝在不断地拧紧再拧紧。

书中的各色女子或娇美或纤弱,或伶俐可人,或倔强不倚,一个个水性十足,自由活泼。可惜这只是表面的情形,实际上她们因等级不同而遭际不同,就像水潭中的沙草鱼虾一样,相食相依,各有各的痛楚和畏惧。她们上面大致是男人,男人又有强悍的和软弱的、中心的和边缘的,更有血缘上的亲疏尊卑。

无数的物益纠缠,纵横的权利交织,使这里成为一个深不见底的欲望世界,浑茫无测,仅凭过人的精明和谨慎还远远不够;在这个世界里生存,许多时候还要仰仗运气。

幸运的人不仅有主子,还有少数仆人、奴才;不幸的人除了奴隶,也包括腰缠万贯、盛气凌人的贵人。世事千变万化,没有什么铁打的永固,只有不测的风云。无情的命运就像丛林里潜伏的猛兽,随时可以出动,然后留下淋漓的鲜血。书中的“好了歌”不仅在喟叹无常,更多的是吞下一声声战栗。

《红楼梦》描述和隐喻的场景实在太可怕了,就渲染和罗列的恐怖程度而言,还没有哪部传统小说可以和它相比。更加不能忽略的是,这些书写不是采取了封闭的形式,而是使用了敞开的方法,也就是说,它已经预言的全部苦难和悲剧,实际上是远远多于和大于读者所能看到与感到的。

《红楼梦》

《红楼梦》的作者是一个真正的悲观主义者。他在书中的好心情是伪装出来的,用一些男欢女爱、一些哼哼呀呀,来遮掩无情的指证。他毁坏起美好的东西连眼都不眨一下,不过是用一份繁华的生活、富贵的豪门来做比,以揭示人生的真实颜色。谁能比宝玉更优渥,谁又能比黛玉更娇美,这些天生的娇客与尤物全都香消玉殒了。他们丰盈灵活的时候也并不幸福,哭泣,躲闪,颤抖,长夜无眠,以泪洗面。

老祖宗不悦,府中的最高统治者贾政也时常怒火中烧。大小人物各有各的难处,各有各的尴尬和险境,许多时候如履薄冰。要命的事很多,一不小心就要跌落,就要失势,就要杖罚,就要死亡。主子和主子之间,下人和下人之间,更有主子和下人之间,埋藏着多少忧愤。它像一条又长又韧的线,串起所有的因果故事,将一束束感性丰赡的细节,捆绑得结结实实。

《红楼梦》里奴仆对主子非常惧怕,因为他们可以随时决定下人的命运;主子自己对更高的威权,比如对皇权,又惧又敬又攀。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恐惧”,离皇帝最近的元春可能怀有最大的“恐惧”,而她身上维系着贾府和皇权的关系。贾政一想到皇权就慌慌张张,这“恐惧”经过转化和传递,像一轮轮水波一样传导到整个府邸,传给姨娘、侄子,传给王熙凤这样的管理者,更往下传给所有的奴才。贾府整体沉浸在巨大的“恐惧”之中。

《红楼梦》将集体无意识、人性本能的“恐惧”,写到了令人信服的细处。统治者,也就是“主子”们,把“恐惧”当成工具使用的娴熟是无与伦比的。这是人世间所有封建权势的特征,同时又是大观园里长期以来形成的独有景观。好像在各种各样维持自身利益的专有工具中,唯有“恐惧”才是最为顺手、百试不爽的。

这里的被统治者,也就是“奴才”们,既承受也利用了这种沉重而轻巧的工具,相互之间经常转借和使用,这是书中特别有趣的部分。读《红楼梦》,常常不只是处于愉悦当中,而是要在赏心悦目之间绷起一根弦。就文学作品来说,凡是此弦绷紧的,往往都不是平庸之作。

但这根弦平时是松弛的,它埋在情节和细节的淤泥中,一旦在阅读中不小心踩到了机关,它就弹跳起来,然后这根“恐惧”的弦就铮铮震响了。《红楼梦》的高超之处,在于它并不专为这根弦而弹奏,并不为它浓墨书写,而只写日常,写深深浸泡在人性之海里的每一道波纹、每一个浪涌。

建立在日常生活上的表达与呈现,才是最有力、最感人的。在等级森严的贾府,还有大观园,看上去一切都秩序井然。这里没有一个人在转动的齿轮之外,没有什么是这架机器的多余部分。在齿轮的严密咬合中,在因为缺少润滑而发出的吱扭声里,我们才能多少看出一些异样的危机。那些小零件在挤压中,破碎的一刻终要到来,但整架机器修修补补还能运转。吱扭声越来越大,主轴有了裂纹,轰然崩塌的时候就迫近了。所有的神经都紧绷起来,但全都束手无策。

“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时的“恐惧”就不属于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了,而是一种特定文化和体制的大家族大府邸所特有的。《红楼梦》正是写出了这种特定的“恐惧”,才传达出令人惧怕的循环之道,它或快或慢的椭圆形轨迹。贾府的最高统治者自己首先感到了“恐惧”,由此引发的慌促和战栗,又会自觉不自觉地释放出来。整个府中人人自危。这样的场景我们并不陌生,因为这是所有黑暗体制之下都能滋生的残酷。

《红楼梦》描写了“恐惧”,这是它卓越的一面。

(本文节选自张炜所著《文学:八个关键词》,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观授权发布。)

华文好书选读

《文学:八个关键词》

张炜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观

2021年1月

本书源自张炜的文学课讲义。作者从四十余年的创作经验与海量的阅读心得中,提炼出的八个关键词:童年、动物、荒野、海洋、流浪、地域、恐惧、困境,于创作者,是文学实践探索中绕不开的母题;于阅读者,是解读文学直抵心灵深处从而引起共情的密钥。这亦是人生关乎生命、成长、存在与心灵之道的八个关键词。由此,作者既挖掘出经典文学作品之精彩紧要处,又开显了个体战胜小我、进入宽阔大我之道路。别致的角度、敏锐的观察、深刻的见地,融会贯通于温煦而睿智的字里行间,烛照文学,洞见人生。

华文好书

ID:ihaoshu233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这些诗的题目很奇怪,为什么叫做绝句?

弃疾很风趣的一首词,他说想与海鸥成为好友,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这么喜欢卢浮宫?

为什么博物馆看到的玉灰头土脸,好多都不是晶莹剔透的呢?

高淮生:“相对精善”的《红楼梦》评注本:《蔡义江新评红楼梦》

故宫为什么能成为“网红”?上海的红色文化场馆,有机会吗?

王祖琪:小大互见,无问西东——评浦安迪《红楼梦的原型与寓意》

书店+咖啡|在作家书店,咖啡以文学之名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

4617作文网冷饮店起名网免费取名紧急救援演员表ip代理软件河道治理实施方案三个人一起创业怎么起名家电公司起名用字大全公司起名风水钢铁公司起名沈蔓歌叶南弦全文免费阅读最新更新双胞胎女孩免费起名ttip沙 起名零食店铺起名上海会务田慧起名起名字大全魏孩子起名五行算法起名可以叫千羽吗孙膑的资料简介宝宝起名哪家的好宝宝起名好好的网站第一名媛总裁的头号新妻烘培店铺起名大全贫困申请书格式中天娱乐台西部世界电影注册商标怎么起好名字物联网公司名称起名手绘墙材料免费婴儿网上起名大全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德国打算提及普京时仅用姓名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今日春分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白宫:哈马斯三号人物被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奥运男篮美国塞尔维亚同组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国标起草人:淀粉肠是低配版火腿肠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杨倩无缘巴黎奥运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记者:伊万改变了国足氛围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

4617作文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