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 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中国农科院集8项技术 夏玉米单产破1000公斤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25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办公室  浏览次数:242
 

    9月22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举办的“ 玉米高产高效综合技术模式研究”示范现场会上传来喜讯,由该院相关研究所联合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及农民合作社开展的玉米高产高效技术集成攻关研究与示范推广取得重大进展。经专家测产表明,该示范区超高产攻关模式示范田,亩产突破1000公斤大关,增收达到800元,有望在黄淮海地区实现大面积“玉米吨粮田”的目标。

    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副院长吴孔明,院党组成员、人事局局长魏琦,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潘文博、 种子局副局长马淑萍、科教司副巡视员杨礼胜等,集中观摩了玉米增产增效综合技术模式示范现场,听取了项目组专家对相关配套核心技术的讲解,对玉米高产高效技术集成攻关取得的重大进展给予高度评价。陈萌山高兴地说,“农机农艺八配套,科学播种六融合”技术模式有创新,操作方便,增产效果明显,很受农民欢迎。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

    “当前,我国粮食需求总量刚性增长,而扩大粮食播种面积没有潜力,增加化肥投入又受到环境和成本的抑制,依靠资源驱动的传统粮食生产体系难以为继。新形势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根本出路在于依靠 科技提高单产、依靠创新驱动发展。”陈萌山分析道,“在目前粮食单产基数较高的情况下,如果只依靠一个品种,某一单项技术,连续大幅度大面积提高单产是不现实的。在发展现代农业的情况下,必须更加重视技术集成、协同攻关,建立高产高效技术模式。”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中国农科院从2013年开始启动实施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以促进粮食增产增收为重点,以“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生产生态协调”为基本要求,以提高科技对农业生产综合支撑能力为目标,根据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特点和技术发展需求,结合全院实际情况,通过与全国农业科研、推广单位大联合、大协作,构建成熟配套的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技术生产模式,为全国粮食稳定增产提供技术保障。

    陈萌山介绍说,中国农科院启动粮食增产增效模式研究示范,体现了三个方面的突出需要:第一,体现了科技支撑国家粮食安全的现实需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问题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高起点上实现长期稳定持续发展,科技必须走在生产的前面,中国农科院要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储备,不断支撑粮食增产;第二,体现了中国农科院作为国家队的使命和责任。中国农科院要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骨干引领作用,带领中国农业科研率先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科技服务;第三,体现了贯彻农业部高产创建工作部署的需要。中国农科院在加强技术创新的同时,还要做好技术集成和推广工作,更好地挖掘科技潜力,探索适应农业生产现实要求的技术模式与发展路线,为农业部持续开展高产创建提供技术储备。

    集成8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玉米种植增产增效

    据吴孔明介绍,中国农科院在黄淮海主产区的山东德州、安徽阜阳和东北主产区的内蒙古通辽等地,共建立了5个千亩以上面积的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模式攻关示范方。其中,在德州武城县开展的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模式示范,集成组装了两套技术模式:一套是“超高产攻关模式”,即“农机农艺八配套、科学播种六融合”;另一套是“大面积生产模式”,即“农机农艺六配套、科学播种六融合”。

    在德州武城县武城镇千亩玉米示范区观摩现场,项目组专家一一介绍了良种包衣、科学播种、叶面施肥、统防统治、化控防倒、辅助授粉、适时晚收、全程机械化等8项配套核心技术以及科学播种“抢时、灭茬(贴茬)、宽窄行、测土配方、三位施肥(条深松免耕多层施肥)、密植播种”等6项技术措施融合的应用效果。 

 
    经专家测产,该示范区的10亩超高产攻关模式示范田,今年玉米亩产达到1056公斤,比常规生产增产300-400公斤;1000亩生产示范田,亩产达到850公斤,比常规生产增产150-200公斤。

    该项目技术总负责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黄长玲研究员说,这两套种植模式的最大优势就是:简单,可操作性强,农民容易学,能够推广,效果明显。

    以“中单909”优良品种为例,该品种是由黄长玲育种团队育成的玉米新品种,具有耐密、抗倒、耐阴雨寡照、高产潜力大、稳产性好等特点,为目前国家主导品种,平均亩产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约达30公斤。

    当被问及喜欢哪些技术时,武城县为民粮棉专业种植合作社社长李庆双不假思索地说道,“宽窄行密植播种,简单易学,增加了种植密度,产量可提高一二百公斤左右,这可是不小的数量啊!”

    这两套种植模式不仅增加了玉米产量,而且也使玉米种植户见到了效益。黄长玲算了一笔账,玉米种植从播种、浇水、施肥、统防统治、收获等环节都实行了机械化,大幅减少了人工投入,每亩比传统种植方式可少用5个工,仅此一项技术就节约种植成本400元。再加上其他增产减损带来的效益,“超高产攻关模式”种植可增收800元,“大面积生产模式”种植可增收600元。

    李庆双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他已经和社员们商量过了,明年全社推广使用中国农科院“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模式”将从500亩扩大到2000亩地。

    在得知“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模式”得到当地种植户的认可后,陈萌山说,在德州农业自然条件不是很好的前提下,实现亩产超过1000公斤,增收800元,确属不易,为探索再高产提供了技术支撑。德州武城玉米增产增效示范带给我们三大启示,第一,充分显示了技术的集成作用。持续提高单产、增加总产,靠单一品种、单项技术,是难以做到的。德州玉米示范点集成了院属作科所、植保所、资划所、农机化所4个研究所的技术,还结合了地方现有的技术,实现了八项技术的配套和六项技术的融合;第二,充分显示了技术的集约作用。持续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必须要做到持续增加效益、降低成本,做到增产增效并举。德州玉米示范点通过技术服务社会化、适度规模经营、全程机械化生产等,实现了人力节省,每亩减少5个工;第三,充分显示了强大的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持续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必须要做到技术、政策和行政措施相配套。根据不同年份的气候、灾害情况,制定针对性很强的技术方案和措施,并及时推广普及抗灾减灾技术,把技术、政策、行政措施融合起来,把技术的作用最大化。

    玉米单产挖潜空间巨大,集成创新将向更高目标迈进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去年种植面积与总产分别达到5.27亿亩和2.18亿吨。但需求增长也更加迅速,供求压力逐年加大。未来如何加速玉米发展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资料显示,玉米作为碳四作物,理论产量远超1000公斤,增产仍有潜力。“我国在玉米品种和生产技术上还有较大的挖潜空间。”黄长玲非常自信地说。

    在谈到单产提高对玉米总产的影响时,黄长玲仔细算了一笔大帐,“若按黄淮海地区约1.8亿亩的播种面积,通过推广增产增效技术模式使玉米亩产增加100公斤,就相当于多种了3000万亩夏玉米,可多提供1亿人一年的口粮,全球70亿人每人可分到15个玉米。”

    对于下一步中国农科院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模式攻关如何提质升级,陈萌山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要完善玉米高产高效综合技术模式。立足未来5-10年,在集成示范现有成熟技术的同时,要开展探索性的科学研究,为实现“吨半粮”甚至更高单产目标提供技术储备。二是要建立技术联盟。要将各级科研院所以及地方政府、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力量紧密联合在一起,集成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品种、最先进的技术。三要加强示范带动性。要把示范点做成技术先进、组织机制完善的点,做到全过程可示范、全过程可参观、全过程可学习,通过示范来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展示科技的潜力,增强依靠科技支撑粮食增产的信心。

    中国农科院科技局、成果转化局以及相关研究所的负责人及专家,山东省农业厅、山东省农科院的有关负责人,德州市及武城县有关负责同志,以及当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代表等约300人参加了会议。

 
 
 
分享到: 微信 复制网址 QQ好友 QQ空间 更多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李强:要加强重点品种前沿性研究
  • 李强:要加强重点品种
2024年农业植物新品种DUS测试和品种保护工作会在岳阳成功举办
  • 2024年农业植物新品种
我国航天育种创造直接经济效益逾千亿元丨太空种子结硕果(大数据观察)
  • 我国航天育种创造直接
研究为培育耐镉棉花新品种提供优异基因资源
  • 研究为培育耐镉棉花新
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第三次通知
  • 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
《国家南繁硅谷建设规划(2023-2030)》新闻发布会
  • 《国家南繁硅谷建设规
推荐资讯
  • 小麦—冰草”远缘杂交新种质为我国小麦种业创新注入新基因
  • 《河南日报(农村版)》:一粒良种 万顷好粮
  • 江苏省2024年救灾备荒种子储备业务培训在南京举办
  • 小麦茎基腐病科学用药防控技术培训班在河北举办
  • 2024年杂交水稻制种新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实施方案
  • 2024年玉米制种新技术试验集成示范实施方案印发
  • [科技日报] “小麦—冰草”远缘杂交新种质亮相
  • 山东万亩麦田新品齐亮相 鲁研951、济麦44闪耀出镜
  • 用良机 施良技 配良法 吉林省长春市高效推进水稻种植
  • 让种业科研品种更贴近市场需求——重庆“科企联合体”里的种业创新故事
点击排行
  • 农发种业:警惕不法分子以公司名义进行网络投资诈骗!
  • 农业农村部推介发布2024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
  • 2024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一)
  • 2000万!这个新品种创湖北小麦历史转让新高
  • 抗白粉病高产小麦基因编辑技术获农业农村部批准 生物技术有望助力主粮增产
  • 科技日报 | 我国小麦抗赤霉病育种取得新突破
  • 李强总理在豫期间到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调研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 登海种业与山东农大签署共建山东农业大学登海玉米产业研究院战略合作协议
  • 打造全国玉米制种高地——甘肃由玉米制种大省向强省迈进观察
  • 安徽|2024年小麦新品种展示观摩暨产业发展大会召开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

4617作文网形体舞梦江南分解动作周易六十四卦六十卦许姓起什么名字好听宫姓起名2020彬字起名什么寓意命越算越薄,运越算越低云裳广场舞梦里的姑娘分解鼠年毛姓宝宝起名周公解梦梦见牙齿掉光了青岛是谁起的名字雷州梦册网解码男孩子起名带子佳字起名男孩名字霸气生辰八字算命周易八字北京市取名起名大全公司公司起名带鑫字的名在线宝宝起名免费取名大全周易名字配对测试周末股票可以交易猪宝宝五行缺水起啥名周易数字代表的意思老黄历免费算命生辰八字属鼠起名宜常用字大全周公解梦 梦到自己出轨周公解梦牙掉了周易诗词起名起英文名字怎么起解梦的周公给手机店起名周公解梦梦见吃甘蔗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德国打算提及普京时仅用姓名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今日春分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白宫:哈马斯三号人物被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奥运男篮美国塞尔维亚同组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国标起草人:淀粉肠是低配版火腿肠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杨倩无缘巴黎奥运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记者:伊万改变了国足氛围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

4617作文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