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新闻快递 >> 正文
工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开展辅导员沙龙活动
发布日期:2023-03-27 作者:文:张贵梁 图:杜倩/路丽丽/张贵梁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立德树人工作质量,搭建辅导员交流研讨平台,扎实推进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3月24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队伍共同开展以工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为主题的辅导员沙龙活动。材料学院党委副书记董兴、控制学院党委副书记吴晓晴、两学院全体辅导员老师参与了本次活动。


董兴作为发起人主持本次沙龙,会议伊始,他指出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多。当前影响本科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有很多,像人际交往、学业就业、家庭影响、不适应和情感等问题都可以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疾病的导火索。对于工科学生来说,学业问题和家庭影响都是造成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今天沙龙的主题就是围绕如何精准识别因父母期望和学生实际情况不匹配情况下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以及应采取何种措施有效应对此种情况。

吴晓晴提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作为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对于工科学生来说,课程多、学业难是常态,且因为评奖评优、保研就业等都与学业成绩密切相关,因此学生之间的学业竞争呈白热化趋势,学业“内卷”严重。其中有一类心理问题学生的产生原因就是在高中时期他们往往是学校的佼佼者,父母对其也抱有很高期望,但进入大学后因学业竞争激烈造成自身成绩达不到父母预期,家长对学生又不能充分理解,所以导致这部分学生因压力过大而出现了自卑、过度内疚、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因为这类心理问题学生一般都比较遵规守纪,且通常不会出现自伤等过激行为,所以辅导员及时识别发现这类心理问题学生也往往比较困难。对于此类学生,帮助家长重新建立对于其孩子真实情况的合理认知尤为重要,要让家长坦然接受孩子普通的学业成绩和表现。


接下来各位辅导员老师分别列举了一些因父母期望和学生目标不一致而产生心理问题学生的具体案例,围绕各种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展开了激烈讨论。路丽丽提到有些大一新生出现摆烂躺平的原因就是由于父母过于强势,当初报大学选专业的时候完全由父母做主,但父母的选择与自己的喜好不一致,因此进入大学后对于学校或者专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表现出厌学和对很多事情提不起兴趣,对于此类学生要么是通过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要么帮助学生通过转到心仪专业来解决心理抵触情绪;刘梦瑶提出可以发挥朋辈的力量,提高辅导员队伍识别心理问题学生的能力,因为现在很多学生比较善于伪装自己,特别是在师长面前,不会轻易暴露出内心的真实想法,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会在日常和同学相处中表现出相对真实的一面,所以辅导员老师可以通过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心理互助队伍,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关注来精准识别发现心理问题学生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纾解引导;张贵梁指出有些学生的心理问题源于与父母沟通的不顺,有些家长错误的把学生作为自己青春的延续,把当初自己做不到或者完成不了的梦想强加到下一代身上,却不顾及孩子的真实意愿,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迫于父母威严不敢与父母表达真实想法,表面上服从,实际上却背道而驰。对于此类学生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要辅导员帮助家长和孩子重新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一方面引导家长正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而非他们青春的延续,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表达内心的真实意愿;刘慧慧提到,不管因何种因素造成的心理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心理问题学生往往学业也会比较困难,而学业困难造成的巨大压力又反过来作用在学生身上,使得其心理问题更加严重,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所以要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重点首先就是要追根溯源,找到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诱因并尽量帮助其解决。


    沙龙活动最后,董兴总结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道路任重而道远,辅导员队伍只有提高心理问题精准识别的能力、增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本领、培养对学生心理辅导的耐性,才能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本次辅导员工作沙龙活动,辅导员队伍提高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为下一步更好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推进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名师工作室邀请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专职教师们参与,便于下一步深入研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和开展工作室工作。


上一篇: 材料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开展“昂首阔步向复兴,踔厉奋发新征程”系列教育活动
下一篇: 材料学院研21级学硕一班组织“三月学雷锋,爬山促环保”徒步志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