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专题
  • ENGLISH
正在阅读:黄峪读《猫哲学:猫与生命意义》:猫生为何能幸福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黄峪读《猫哲学:猫与生命意义》:猫生为何能幸福

来源: 澎湃新闻2023-01-26 09:16

  《猫哲学:猫与生命意义》,[英]约翰·葛雷著,陈信宏译,春山出版有限公司2022年5月出版

  作者:黄峪 岭南大学环球中国文化高等研究院

  英国哲学家罗素《幸福之路》(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第一章的标题直指人心:“什么使人不幸福?”此章开篇首句如此写道:“动物只要没生病,吃得饱,就是快乐的。我们以为人也应该是这样的,但是当今世界的大多数情况却不是这样。如果你感觉自己不幸福,恐怕你不会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如果你感觉自己是幸福的,那就看看周围有多少朋友跟你一样。”

  为动物幸福代言的罗素,不知道有没有读过《庄子·外篇·秋水》里庄子与惠子的辩论: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个问题牵涉到认知论的根本问题:某一个体何以知道其他个体的感受?然而,这对英国政治哲学家约翰·格雷(John Gray)而言却不成问题。他的研究领域为自由主义,著作甚丰,除此以外也写了三部以动物为主题的著作:《沉默的动物:论进步及其他现代神话》(The Silence of Animals: On Progress and Other Modern Myths)、《刍狗:对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思考》(Straw Dogs: Thoughts on Humans and Other Animals),以及《猫哲学:猫与生命意义》(Feline Philosophy: Cats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猫哲学》这本书是资深猫奴铲屎官格雷与猫共同生活四十年的反思心得。在《猫哲学》一书最后致谢环节里,格雷感谢了促成此书写作的编辑朋友,还特别提及自己养的四只猫,“其中两只是缅甸猫姐妹,分别名为Sophie与Sarah,另外两只是伯曼猫兄弟,名叫Jamie与Julian;它们在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当中都是备受钟爱的同伴”。《猫哲学》全书分为六个部分:一、猫与哲学;二、猫为什么不会努力追求幸福;三、猫咪伦理学;四、人的爱相对于猫的爱;五、时间、死亡,以及猫的灵魂;六、猫与生命意义。这六个部分的内容有相互交织之处,主要讨论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四个:猫需要哲学吗?猫活得幸福吗?人为什么对猫又爱又恨?人类可以像猫那样生活吗?

  猫需要哲学吗?

  在第一章里,格雷直截了当地回答——不需要。原因在于猫随遇而安,知足常乐,不像人类各种欲求不满,试图改变,反倒更加痛苦:

  猫不需要哲学。它们遵循自己的天性,以这种天性所赋予它们的生活为足。另一方面,对自己的天性不满则似乎是人类的天性。人类这种动物总是不断奋力想要成为自己不是的东西,结果自然充满了可想而知的悲剧和滑稽性。猫不做这种努力。人的生命有一大半都投注于追求幸福,但对于猫而言,只要它们的健康安全所遭到的实质威胁消除了,幸福就是它们的预设状态。这也许就是我们许多人喜爱猫的主要原因。它们天生拥有的福气,是人类经常达不到的程度。

  在格雷看来,哲学源于人类的焦虑——应对陌生世界各种挑战,无法掌握控制宇宙万物。宗教与哲学都“试图抵挡身而为人所无可摆脱的那种恒久不安”。猫与人类之间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是否有追求幸福的目标:

  哲学摆出解方的姿态,实际上却是它假装要治疗的问题所产生的症状。其他动物不需要把注意力从自己的处境上转移开来。幸福快乐在人类身上是一种刻意造成的状态,对于猫而言却是它们的自然状态。猫除非被关在对它们而言并不自然的环境里,否则它们绝不会感到无聊。无聊代表你害怕独自一人。猫以独处为乐,人则是借着逃离自己以寻求快乐。

  猫与人类最大的差异就在这一点。如同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佛洛依德所认识到的,一种难以解释的悲惨是人类的正常状态。

  格雷指出,转移注意力,正是人类摆脱不幸福状态的主要方法。对此,众多哲学思想学派提出各种不同建议。早期伊壁鸠鲁派提出要通过约束自己的欲望而获得幸福。佛陀建议要舍弃七情六欲,脱离生死轮回,摆脱人生苦难。斯多葛派则认为可以通过控制自己的思维,了解由逻各斯(Logos,也就是理性)所支配的宇宙,认同这套秩序,并在万物安排中扮演自己的角色,从而获得满足。更有趣的是,提出“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的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一方面指出转移注意力是人类特有的做法,另一方面却认为人类转移注意力的最好做法,是放弃思考:

  因此,对人唯一有益的做法,就是不要让他们思考自己是什么。方法可以是用某种工作占据他们的心思,或是以某种新奇而讨人开心的爱好吸引他们,像是赌博、打猎、引人入胜的表演。简言之,就是所谓的转移注意力。

  另外一位法国哲学家蒙田痛失挚友后,也专门撰文,现身说法,给出转移注意力,排解哀苦的几项“自然之道”良方:

  我需要一项分心的事物来转移注意力,因此我借着计谋与努力使自己堕入爱河,当然我的青春也发挥了助力。爱为我带来抚慰,也让我得以摆脱那段亲密的友谊所带来的疾病。同样的状况到处都适用:某个痛苦的念头盘踞在我的心头,然后我发现与其压制那个念头,不如改变心思比较快……我如果对抗不了,就设法逃跑;而所谓的逃跑,就是运用手段转移注意力;借着变换地点、工作与同伴,我就得以逃离那个念头,遁入其他消遣与思索当中,于是那个念头就追丢了我,再也找不到我。

  格雷将众多哲学思想进行归纳,认为其中共性在于试图用理性安排充满偶发性的人生,希望用心智控制带来各种困扰的情感:

  这些哲学思想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想象人类理性能够安排人生:有的认定心智可以构思出一种不怕损失的人生,有的认为心智可以控制情感,从而能够承受任何损失。实际上,不管是我们的生活方式还是我们感受到的情感,都没有办法以这种方式加以控制。形塑我们人生的是偶然,形塑我们情感的是身体。人生大部分的内容,还有哲学大部分的内容,都是试图把我们的注意力从这项事实转移开来。

  猫活得幸福吗?

  猫不需要哲学,因为猫生活得很幸福。根据格雷的分析观察,猫咪们充满幸福感的第一个原因,在于它们没有自我形象意识,所以不会像人类一样恐惧死亡,害怕黑暗,也不会担心时光流逝:

  关于转移注意力,人类与猫乃是相反的两极。由于猫没有形塑出自己的形象,所以不需要设法忘却自己有一天会不复存在的事实。因此,它们不会有时间过得太快或太慢的恐惧。猫如果不是在狩猎或交配、进食或玩耍,就是在睡觉。它们没有内心的痛苦迫使它们从事持续不断的活动。它们睡觉的时候也可能会做梦,但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它们会梦到自己身在别的世界里,而且它们只要没有在睡觉,就是全然清醒。它们也许会在某个时刻知道自己即将死亡,但不会终生惧怕着死亡的来临。

  《猫哲学》第三部分“猫咪伦理学”中指出,猫缺乏虚幻的自我形象,并特别介绍了美国心理学家盖洛普(Gordon Gallop Jr.)在1970年提出的镜中自我认知测试。盖洛普在包括人类的不同动物身上添加彩色圆点,受测动物如果照镜时试图触碰身上添加了彩色圆点的部分,就会被认为具有自我觉察力。通过测试的动物包括人类、黑猩猩、巴诺布猿与大猩猩,还有海豚与虎鲸等鲸豚类,以及部分鸟类如喜鹊。被认为具有部分自我觉察力的动物还包括其他的鸦类鸟类,以及猪和猕猴。但是猫却在照镜子的时候对自己的倒影毫无兴趣,甚至还可能会认为那是另外一只猫。

  研究证明,猫可能对自己的名字有所反应,但它们受到呼唤的时候却很可能懒得回应。和狗不同的是,猫对人类并无高度依赖感。格雷认为猫咪一方面活得非常自我,但另一方面也处于无我状态。因此,猫咪伦理学“是一种无我的自我中心”:

  猫是自我中心者,因为它们只关心自己以及自己所爱的对象。它们之所以无我,是因为它们没有致力于要保存以及强化的自我形象。猫不是以自私的方式活着,而是在无我的状态下身为自己。

  除了没有虚幻的自我意识之外,猫活得很幸福的第二个原因,还在于它们具有非常敏锐的感官体验,随时随地都处于类似禅宗提出的“无心”状态,能够心无二致,全神贯注于自己所做的事情。这种时时处于“心流”之中的体验,是人类难以企及的。“我们在人生当中的体验零碎而断裂,像鬼魂一样时而出现,时而消失;但没有自我的猫,则随时都是它们自己。”

  人为什么对猫又爱又恨?

  几千年来,猫从来都没有真正被人类驯化。格雷指出,猫在与人类的相处过程中,也一直忠于自己的天性,在感情互动的基础上,与人类平等相处:

  猫不承认领袖的习性,可能是它们不顺从与人类的一个原因。它们不服从也不尊崇人类,尽管它们现在有为数极多都与人类一同生活。它们虽然依赖我们,却仍然保持独立。它们如果表现出对我们的喜爱,绝不只是为了换取好处。它们如果不喜欢我们,就会直接离开。它们如果留下来,纯粹是因为它们想要和我们在一起。这也是我们许多人钟爱猫的原因。

  格雷还进一步阐释了独立自主的猫咪们和其照顾者之间的独特关系:

  猫因为对那些照顾它们的人看似满不在乎而遭到批评。我们为它们提供食物和居所,但它们却不把我们当成它们的拥有者或是主人,仅以它们的陪伴来回报我们。我们如果尊重它们,它们虽然会因此喜欢我们,却也不会在我们离开的时候想念我们。它们一旦失去我们的支持,很快就会回复野性。它们虽然看起来对未来毫不担忧,却似乎注定会比我们存活得更久。

  与猫简单纯粹的真爱陪伴相比,人类对同类和对其他动物的爱却更加复杂。在《猫哲学》第四部分“人的爱相对于猫的爱”,格雷举出欧美文学中的几篇经典作品,探讨人猫之间的情感关系。例如法国作家柯莱特(Sidonie-Gabrielle Colette)的短篇小说《猫》(The Cat,1933)就以一只俄罗斯蓝猫莎哈作为主人公,描写了一对年轻新婚夫妻亚兰与卡蜜儿之间因猫而起的爱恨嫉妒关系——亚兰极爱莎哈,令卡蜜儿妒火上升,将莎哈扔到楼下置于死地,亚兰得知此事后伤心恼怒,指责卡蜜儿毫无人性,从此和她分手,而莎哈最后却神奇地回到亚兰身边。在美国作家海史密斯(Patricia Highsmith)的短篇《明恩的最大猎物》(Ming’s Biggest Prey)里,暹罗猫明恩的女主人依莲新交的男友泰迪想把明恩从邮轮上推到海里,后来又再次出手想把明恩扔到楼下。人猫双双坠楼,明恩毫发无伤,而泰迪则当场毙命。这个故事同样以猫的胜利告终。

  在赏读文学作品后,格雷引用了普鲁斯特对人类具有救赎功能的情欲之爱分析,对比人类与猫的爱恋情感有何不同:

  在爱当中,人类受到自我欺骗所支配的情形更甚于在其他任何情境当中。另一方面,猫的爱并不是为了欺骗自己。猫也许更加自我中心,却不受虚荣所蒙蔽,至少对人是如此。它们希望人给予它们的,是一个可以让它们回归正常满足状态的地方。人只要能够给予它们这么一个地方,它们就有可能会爱上这个人。

  可见,猫对人的爱绝非自欺欺人。但人类对猫的情感,则更加复杂多变。有人自称猫奴,爱猫宠猫。有人将猫奉为神明,无比崇敬,比如说,在古埃及文明里,猫就兼具多种身份,可以是陪着人类前往来世的同伴,可以是神明的化身,也可以是神明的保护者。但在其他文化传统里,猫也被视为恶魔,如在中世纪欧洲就出现了各种以宗教名义开展的凌虐猫的残忍行为。对此,格雷有如下解释:

  猫体现了人类从来不曾体验过的自由与幸福,所以在人类世界里显得格格不入。它们如果被视为“不自然”的生物,原因是它们依据自己的天性而活。由于人类当中看不到这样的生活,所以猫也就因此被视为恶魔或是神明。

  在格雷看来,各种凌虐猫的行为都源于人类对猫的妒忌:“猫依循自己的天性而活,人类则是努力压抑自己的天性。说来矛盾,这正是人类的天性。这也是野蛮状态的恒久魅力。”在《猫哲学》中,格雷开篇便举出了一只在越战中遭受各种苦难虐待,后来被收养者带到美国和英国生活的小猫梅奥作为例子,说明猫“不论在哪里都能活得有声有色”。在此书尾声部分,格雷又用梅奥和另外一只被凌虐的猫盖提诺作为例子,说明猫比人类具有更加顽强的生命力:

  猫有可能遭遇极大的痛苦,它们的生命也有可能被残暴地截断。梅奥的一生有许多的恐怖经历,而这些创伤回忆一旦被唤起,就会回到它的脑海中。……这两只猫都经历过许多痛苦,但它们却都不知道什么叫做悲剧。尽管承受了那么多的苦难,它们却还是怀着无惧的喜悦活着。人类能够这样活着吗?还是人类太过脆弱,承受不了这样的人生?

  像猫一样生活?

  《猫哲学》这本书不仅关于猫,更关于人类。无论你对猫有何观感,是否觉得幸福,都不妨借鉴猫的生活方式,物我两忘,活在当下,感受人生。正如格雷在第六部分“猫与人生意义”结尾写道:

  我们在这方面和其他所有生物都是一样的。人类不高于其他动物,也不低于它们。没有所谓的宇宙价值尺度,也没有存在的位阶锁链(great chain of being),没有外在标准可以判断生命的价值。人就是人,猫就是猫。差别在于,猫虽然没有任何需要向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却可以向它们学习怎么减轻身为人所背负的重担。

  最后,我们一起来看看格雷总结的“猫带给我们的十项生活建议”,要不要试一下,悉听尊便:

  一、绝对不要想说服人类讲理;

  二、抱怨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是愚蠢的事情;

  三、不要在自己的痛苦当中寻求意义;

  四、宁可对别人漠不关心,也不要觉得你必须爱他们;

  五、把追求幸福抛在脑后,这样你就可能感到幸福;

  六、人生不是一则故事;

  七、不要害怕黑暗,因为大多数珍贵的事物都可以在夜里找到;

  八、为了睡觉的乐趣而睡;

  九、对于主动提议要让你幸福的人一定要小心;

  十、你如果学不会比较像猫那样生活,不必遗憾,只要返回转移注意力的人类世界即可。(黄峪)

[ 责编:金凌冰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日/ 周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闫 伟 白昕桐:一个虚拟故事的真实性体现在哪里

  • 《走走停停》:以还乡逃避倦怠,抑或作为救赎

最热文章

  • 坚持底线思维,提升粮食应急保障能力
    1
  • 加快推动网络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2
  •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3
  • 谱曲时代长歌,携手世界共赢
    4
  • 科技向善把好发展“方向盘”
    5
  • 奋力书写挺膺担当青春篇章
    6
  • 数据要素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
    7
  • 王磊:时代呼唤青年坚定自信、实现自强
    8
  • 进一步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
    9
  • 青春“智慧树”在科技小院“开花结果”
    10

独家策划

  • 理响中国·实践新论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第七季

  • 理响中国之理响新征程

    首都教育新思享

  • 时代青音·理论学者助力计划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

推荐阅读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健全国家安全体系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推动网络强国建设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须聚焦三个着力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与时偕行,携手共创数字空间美好未来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
2024-02-23 09:24
不断巩固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良好态势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用好“加减乘除”法 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社交媒体时代,如何走出“数字化孤独”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和依据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在新年贺词中感受中国发展步伐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的路径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进博会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共享的大市场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从变与不变中看“一带一路”十年蝶变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一带一路”基础已定,任重道远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建设东北向北开放门户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武器与行动指南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新时代“两个结合”的原创性理论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正确把握理论深度与网络大众化传播的关系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加载更多

4617作文网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德国打算提及普京时仅用姓名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今日春分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白宫:哈马斯三号人物被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奥运男篮美国塞尔维亚同组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国标起草人:淀粉肠是低配版火腿肠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杨倩无缘巴黎奥运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记者:伊万改变了国足氛围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

4617作文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