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满纸荒唐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楼梦》作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其中蕴藏着许许多多深刻的学问,直到现在,仍然有专家学者在不断地进行研究,因此还专门诞生了一门学问,名为“红学”。

每个人在看过《 红楼梦》过后,都有不同的感受,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阅读《红楼梦》,也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真的应了那句“初闻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

在许多关于《红楼梦》的话题当中,人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书中,许多人物的名字,多半采用谐音。而隐藏最深的,就莫过于蒋玉菡了,其中又蕴含着怎样的深意呢?

01 红楼梦中的谐音

谐音梗对于现在的人们早已屡见不鲜。在一些艺术作品当中,适当采取谐音梗的方式,既可以增加作品的趣味性,也可以起到对某些人物、事情进行讽刺,甚至暗示未来剧情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人们对于谐音梗、谐音格式、谐音用法等了解,大多源自于最近流行的脱口秀、小品、小说等艺术形式。

早在清代,以 曹雪芹先生为主要作者的《红楼梦》中,就应用了大量的谐音方式来进行创作,并且达到了非常好的艺术效果。

红学专家曾经提出“《红楼梦》被认定为“残书”,也反映出了学者对谐音不重视的结果,如果从谐音表达上解读,后四十回几乎完全贯彻了作者的立意,人物的命运和结局非常吻合。”

在《红楼梦》中,以谐音,为人物角色命名的例子非常之多,而这些谐音,也无不暗示了故事的走向、人物的性格或者最后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作为《红楼梦》主人公之一的贾宝玉,书中所记,他出生时因为携带了一块宝玉,因此被命名为 贾宝玉。

贾字的谐音是“假”,因此也说明了贾宝玉并非一个真正的宝玉。这一点,我们也从他后来一系列的所作为中,可以看出一二。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红楼梦》

由此可见,书中对于贾宝玉的评价,并不高,甚至连作者本人,也并不是很喜欢这个角色。

“君子如玉,温润而泽。”——《诗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古人的眼中,玉是一种质地温和的象征。谦谦君子,就应该有玉一样的品格,但是我们再看贾宝玉,他显然与人们印象中的“玉”有着天差土壤之别,因此作者为其取名为“贾宝玉”谐音“假宝玉”。

而除了贾宝玉外,在《红楼梦》中,以谐音命名的角色还有很多,比如在书中毫不起眼的小人物霍启,他的名字谐音为“祸起”,寓意“祸乱将起、祸乱由他而起”的意思,而贾家的祸乱、家族的转变,也都是从他而来。可以说十分贴切了。

不过,虽然书中的谐音名字有很多,但是最为经典的,还要数 蒋玉菡。

02 蒋玉菡

蒋玉菡的谐音为“将玉含”,玉指的当然是作为主人公的贾宝玉,而“含”字,又有着含有、拥有、包括、包含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个名字上来看,应该是他拥有了或者得到了贾宝玉的某些事物,那他究竟得到了贾宝玉的什么呢?

从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蒋玉菡虽然与贾宝玉一见如故,并且交换了类似汗巾等这样的私密物品,但是最为重要的是,蒋玉菡还从贾宝玉那里得到了一个人,这个人便是贾宝玉曾经的同房丫鬟,袭人。

在古代,大家公子配备一名通房丫鬟侍寝,是常有之事。而所谓的通房丫鬟,主要职责,就是在自家公子还未娶妻之时,教会他房中之事。

贾宝玉与 袭人行过房事之后,就立刻不可自拔,对于袭人更是极为依赖,甚至还说出只要她一直留在贾府,便会娶她为妻的豪言壮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只要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一个富家公子,又怎么可能会去一个小小的丫鬟为妻子,就算他有这个想法,但是家中长辈,是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枉自温柔和顺”——《红楼梦》

通过这句判词,我们就可以知道,袭人对于贾宝玉的一腔温柔,终究是要错付了,二人并不能够获得一个圆满的结局。

之后忠顺王看中了袭人,并且将他许配给了蒋玉菡,借此羞辱贾府。

03 将遇害

蒋玉菡完成了贾宝玉对于袭人的承诺,也从贾宝玉手中,娶到了他“视若珍宝”的袭人。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初贾宝玉与袭人交换汗巾这等私密的物品,也是后来蒋玉菡娶袭人为妻的隐晦提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除了“将玉含”之外,蒋玉菡这个名字还有另外一个谐音,那便是“将遇害”。也就是蒋玉菡的未来,将会遇害致死。

蒋玉菡与袭人成婚之后,虽然二人的生活十分和睦,但是忠顺王却对这样的结果十分不满。他将袭人许配给蒋玉菡的本意,是要羞辱贾家,并非让袭人活得兴奋,更不是要让蒋玉菡背叛自己。

因此在袭人背叛自己之后,忠顺王便起了要将他除去的念头。

“女儿悲,丈夫一去不回归”——《红楼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句话是袭人所发出的感叹,在当时的那个场景,人们都以为这只是她平常的一句抱怨而已。

可是当蒋玉菡真的遇害之后,我才突然发现,原来那句话之中的深意,作者早就已经暗示了蒋玉菡的结局。

虽然蒋玉菡与袭人这两个角色,在整部《红楼梦》中并没有占据太多的篇幅,但是恰恰是这样的“配角”,却也暗示了故事的发展与走向,同时也让读者能够看出,作者运用“谐音”在整部作品中,所达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