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最近农夫山泉有点苦。

一贯低调的钟睒睒都出来发文澄清了,仍然没法扭转乾坤。

线上,农夫山泉旗舰店的销量暴跌90%,还伴随着各种不友好的网络言论。

线下,不少店主撤走了农夫山泉的冰柜,转头联系到娃哈哈的业务员,上冰柜、铺产品。

商铺店主撤走了农夫山泉的冰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铺店主撤走了农夫山泉的冰柜

“大自然的搬运工”很无奈:大自然易搬,人心难搬。

但农夫山泉还不是最惨的“搬运工”。

农夫山泉好歹过了十几年的好日子,而中国最大的“水果搬运工”百果园,则是一路从苦日子走过来的。

百果园街边店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果园街边店铺

这家从深圳走向全国的 水果店,以贵著称。

比如,8个冬枣94块,8个沃柑73块,4个山竹120块,一串阳光玫瑰上百块……让许多人发出了“要月薪多少万,才敢在 百果园买水果吃”的疑惑。

网友吐槽百果园水果价格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吐槽百果园水果价格贵

然而卖高端水果的百果园,赚起钱来还不如夫妻店、路边摊。

最惨的时候是2020年:卖了88.5亿元,只赚了4906万。

或许因为钱赚得太寒酸,其股价跌跌不休。尤其近几月,市值蒸发了约50亿。

百果园市值变化曲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果园市值变化曲线

农夫山泉能搬出个首富,百果园怎么就搬成苦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诡异一幕:

消费者、加盟商和百果园,全在叫苦

第一次接触百果园,大多数人都会被价签吓一跳。

拿最平民的苹果为例。百果园的 苹果价格,一斤普遍要十几元。如果是其自有品牌“良支苹果”,还要再贵上几元。

百果园品牌水果价格更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果园品牌水果价格更高

同样的钱,够在美团、多多买菜等平台买上三四斤了。

翻开社交平台会发现,百果园的价格刺痛了很多不明所以的人。

网友吐槽百果园水果质量不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吐槽百果园水果质量不好

但谁能想到,“不接地气”的百果园,却是水果零售行业当之无愧的老大。

论门店数量,截至今年1月5日,它坐拥6000家门店,遍布150多个城市。

论业绩,它每年能卖出上百亿元的水果。整个水果零售行业,从第2名到第5名,加起来都打不过它。

总被吐槽还能成为行业老大,离不开百果园默默做的三件事。

第一件事:打造水果鄙视链。

为了让消费者直观感受到水果的高品质,百果园建立了行业第一个全品类水果果品标准体系,把水果标准分为招牌、A、B、C四个等级。

不同等级的水果,采购地、价格、运输、包装等都有区别。

百果园给水果贴上级别标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果园给水果贴上级别标签

有了等级鄙视链,消费者心里就有了一杆秤。

更狠的是,如果觉得不好吃,消费者可以直接去退钱,甚至不需要带水果,不用拿小票,也不需要退货理由。

这样的规则被称为“三无退货”:无实物、无小票、无理由。

百果园“三无退货”规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果园“三无退货”规则

第二件事:不浪费才是天条。

水果生意难做,采摘、分选、保鲜、储存、运输,每个环节都有损耗。而且产地太分散,种植技术也参差不齐,品质很难统一。

这方面才是百果园和同行拉开差距的关键。

自称是“水果全产业链”企业的百果园,虽然自己鲜少种水果,但在生产端、采购端、运输端、销售端都有深入布局,主要就是为了追求标准化和高效。

水果装箱生产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果装箱生产线

比如为了解决运输问题,它在全国各地建了29个仓库,能覆盖周围300公里以内的门店。

最终,百果园把损耗率控制在5%以内,称得上遥遥领先。

第三件事:赚消费者的钱,不如赚加盟商。

百果园的生意不复杂:从供应商手里收购大批水果,再卖给加盟商,同时收取加盟特许经营费。

加盟商直接决定了百果园的业绩。

2015年,百果园门店刚刚突破1000家。到了今年,百果园的门店总数超过6000家,加盟门店占比超过99%。

百果园门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果园门店

然而和百果园一样,加盟商赚钱也越来越难了。

据报道,从2021年到2023年上半年,百果园加盟门店单店收入,从88.45万下滑至79.6万。此前有百果园员工向媒体透露,自从北京地区开放加盟权,仅有30%的门店特别赚钱,剩下30%收益一般,还有30%处于亏本状态。

女大学生加盟百果园2年损失2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大学生加盟百果园2年损失20万元

消费者嫌贵,加盟商不赚钱,百果园也过得苦哈哈,构成了一幅诡异的高端水果生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果刺客”,为何却越活越卑微?

百果园的生意模式,原本设想得很美好。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不让中间商赚差价。

传统方式卖水果,中间要历经层层批发商。每多一个环节,水果的损耗就越多,徒增许多成本。而百果园砍掉中间商,水果从产地到消费者手里,中间只剩下加工配送中心和门店这两步。

百果园旗下运送商品的货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果园旗下运送商品的货车

正因为有这样的优势,百果园在2016年就定下了2020年开1万家店、年销售额达到400亿元的目标。

如今不仅目标遥不可及,原先的苦日子也仿佛望不到头。

明明品质更好、损耗更低,百果园为何坎坷不断呢?

1.高端的代价,超乎想象

为了让消费者感受到高端体验,百果园从头到尾都进行了精心设计。

从供应商手里收购上来的水果,百果园要仔细挑选,淘汰一批批不够等级的水果。

够等级的水果,还得配上相应的包装。

百果园给水果配上相应的包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果园给水果配上相应的包装

水果包装好了,水果店的门面也需要跟上审美。经过统计,投资一间百果园门店费用大概在27万~30万之间,其中大部分资金都是用于门店装修和选址,实际加盟费只要7~8万元。

百果园门店货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果园门店货架

就这样,成本逐步叠加,水果越来越贵。

但这种情况并非无解。

理论上,如果百果园真能开上1万家店,中间的许多成本就会被摊薄,轻松赚钱就不是天方夜谭了。

可惜加盟商赚钱艰难,难免会打击一些人的加盟意愿,导致百果园的扩张脚步越来越难提速。

理论很美好,但现实的意外暴击更不讲道理。

2.两个意外,打得水果王者一个措手不及

最近几年,百果园受到了两次打击。

首先就是低价、性价比的打法,席卷了整个零售业。

比如各大连锁商超都在主动降价。盒马第一刀就砍向自己,宣布5000款商品线下降价20%,永辉则在门店内推出“折扣商品池”。

与此同时,车厘子、阳光玫瑰、突尼斯软籽石榴、草莓等等曾经的高端水果,现在有不少都能在本土大量培育,结果就是价格大跳水,一些人可能便不会选择去百果园,多花几倍的钱享受那些高品质水果了。

车厘子价格在年初的时候发生“腰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厘子价格在年初的时候发生“腰斩”

毕竟大部分人对口味的追求都是有极限的。

其次,惨遭跨界打劫+降维打击。

百果园创始人余惠勇曾表示,卖水果就是在“俯首捡钢镚”。

所以他可能想不到,那些日进斗金的互联网大厂,有一天会纷纷盯上这门苦生意。

多多买菜、叮咚买菜、京东到家、美团优选……巨头靠着低价优势、物流优势,让无数人学会了用手机买菜买水果,还能送货上门。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中显示,2016年来自电商渠道的水果销售只有277亿,到了2021年已经猛增至1567亿元,增长了465.7%。

拼多多盯上这门苦生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拼多多盯上这门苦生意

巨头来势汹汹,百果园也只能暂时接受此消彼长的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是高端水果不好卖,

是你的高端水果不好卖

虽然被吐槽贵,但百果园还是坚持自我,不打价格战。

1月5日,百果园举行“黄金十年战略发布会”,把“好吃”战略升级为了“高品质水果专家与领导者”。

百果园举行“黄金十年战略发布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果园举行“黄金十年战略发布会”

随后它还明确了2024年要发力的“三大战役”。

分别是:3个月内完成6000+门店的焕新;对最贵的“招牌果”进行重点宣传;计划与设计师联名发布高端礼盒。

不难看出,它不仅不打价格战,还想变得更高端。

创始人余惠勇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尽管大众可能会压缩开支,但对于日常食品的开支并不会减少,消费者对高品质食品的追求依然强烈。

百果园如此坚定地走高端路线,主要是业内有不少好榜样。

全球知名的佳沛、都乐、怡颗莓,包括中国的褚橙,都是高溢价又不愁卖的水果品牌。比如都乐,香蕉按根卖,一根十几元,其他水果的价格也是数倍于同行,然而这么贵也有无数人买单,让都乐年入500亿。

都乐一根香蕉卖十几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都乐一根香蕉卖十几元

百果园实名羡慕,这些年也在努力搞品牌化。

如今,百果园推出了35个自有品牌,比如“红芭蕾” 草莓、“猕宗”猕猴桃、“甜月亮” 香蕉、“良枝”苹果,等等。

百果园推出“红芭蕾”草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果园推出“红芭蕾”草莓

但品牌化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搞定的。

想卖高端水果,必须有制定高端标准的话语权。

归根结底,就是要能够持续产出高品质的水果。

为了这个,都乐每年投入几亿的研发费用。都乐的香蕉,要专门拿到生物技术实验室里培养。

佳沛这边,培育了5万多个新品种,层层筛选后,最终只有3种实现了商业化。

一个58元的佳沛奇异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58元的佳沛奇异果

至于褚橙,褚时健在哀牢山上改造山地、架管引水、修建公路,费时10多年才种出了满意的橙子。

褚时健在哀牢山上改造山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褚时健在哀牢山上改造山地

想要高端水果的话语权,前提是肯砸钱砸人砸时间砸科技砸土地。

相比这些,高价、包装和营销只是成就高端的最后一步。

和“前辈们”对比起来,百果园还需要更耐心,做好基本功。

此前百果园曝出过不少水果质量参差不齐的热搜,还曾被上海市消保委点名批评。

百果园被曝出过不少水果质量参差不齐的热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果园被曝出过不少水果质量参差不齐的热搜

黑猫投诉官网上,对百果园的投诉更是多达2400多条。

所以管理好加盟店,稳定水果品质,才是当务之急。因为说到底,各行各业的高端品牌,都不是靠自封的。

只有消费者觉得高端,才是真高端。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