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举家抗日的双枪老太婆被判死刑,周总理亲自出面为其求情,毛主席却坚持枪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情发生在1950年,这一年的双枪老太婆已经69岁高龄,大半截身子都入了土,却被判了死刑。

周总理念在她虽然有过,但抗日有功,年事也已高,所以替她求情确实是情理之中。

那么为何毛主席还是丝毫不给这位老人家面子,还是坚持要将其枪决?这位昔日抗日英雄的双枪老太婆,又犯下了怎样不可饶恕的罪孽呢?

从相夫教子到双枪抗日

提起双枪老太婆,大家第一反应可能都是《红岩》里,以邓惠中、陈连诗为原型的双枪老太婆。

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双枪老太婆来自东北,名叫赵洪文国。她在抗日时期直接让日本关东军闻风丧胆,就连蒋介石也曾送她“游击之母”的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赵洪文国后来没有走上歧途,她本该和另外一个双枪老太婆一样,继续当个受人敬仰的抗日英雄。

那么,这赵洪文国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转变呢?

赵洪文国原名洪文国,出生于辽宁的一户没落的满洲镶黄旗人家。作为女孩,却取了如此一个粗犷的名字,这放在她出生的封建年代,也算是一件稀罕的事情。

原本是父亲重男轻女,盼着生一个儿子,才给她取这么一个男孩的名字,却不想冥冥之中,却昭示了她未来巾帼不让须眉的命运。

洪文国从小也确实把自己当作男孩子来看待,一身使不完的牛劲,干农活的时候她从来不会喊苦喊累,许多女孩子都做不了的重体力活,她照样能够上手干,并且干得不比男人差,所以同村人都说谁娶了她好福气,能当个男人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健壮的体格,自然也为她此后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打下了基础。

到了适婚的年纪,洪文国便在父母的安排下,嫁给了一户姓赵的人家,改随夫姓,便成了赵洪文国。

嫁人以后,赵洪文国凭借着自己勤劳肯吃苦的特质,将婚后的日子过得风生水起,没几年,她便和丈夫把家业给兴旺了起来,手里也有了些小钱。

因为成长在乱世,赵洪文国亲眼目睹了中国在列强侵略瓜分下的丧权辱国,自幼对外国侵略者深恶痛绝,并立志要做一个有气节的中国人,实现救国救民的理想。

所以,赵洪文国发达之后,便在赵家堡筹办小学,试图让当地的孩子们摘掉文盲的帽子,用知识改变自己和国家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在相夫教子这块,赵洪文国也丝毫不含糊,她和丈夫育有一子,名叫赵侗。

赵侗从小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也心怀一腔报国热血,在1931年日本正式侵华、东三省沦陷的时候,眼见蒋介石政府对日本侵略者采取不抵抗政策,赵侗果断主动召集当地青年,组建了一支抗日武装队,跟入侵当地的日本鬼子英勇抗争,誓把他们赶出自己的家园。

赵洪文国也被儿子的抗争精神所打动,自身爱国热情更是丝毫不减。

为了支持儿子的抗日行动,她不惜变卖家产来购置军备粮草,好为赵侗的抗日游击队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

眼见日本在东北三省推行奴化教育,赵洪文国也坚持顶住日军的压力,让自己筹办的那所小学必须使用汉语教学,坚决不做亡国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闲暇之余,她还时常利用自己老太婆的身份作为伪装,暗地里搜集传递日军情报。

当然,赵洪文国也不甘心始终在抗战的幕后做工作,身手矫健体格强壮的她,也一心想到前线打鬼子。

双枪老太婆的传奇

于是赵洪文国便让儿子教自己射击,可谁料这一试才发现,她竟然在射击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赋,稍加练习便可做到左右两只手同时射击,并且几乎是百发百中!

很快,赵洪文国便拿着双枪在抗日前线上大展身手,手持双枪的她,五步杀一个日本鬼子、十步杀两个日本鬼子,收割人头的速度令日本鬼子瞠目结舌,所以很快便有了“双枪老太婆”的称号。

她甚至还组织了家族成员歃血为盟,立下誓约:

“不许爱财、不许祸害妇女、家庭被抄不许埋怨,家人被捉不许出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她的号召下,也有越来越多的百姓自发加入他们组建的抗日游击队,因为参军的大多都是学生少年,这支队伍便改名为“铁血少年军”。

在她的支持和号召下,这支队伍逐渐发展壮大,竟达到了11个方面军、11000人左右的规模,还历经了大小战役三百余次,杀敌四千左右、俘虏日伪军两千多人。

所谓树大招风,赵洪文国带领的这支“铁血少年军”,很快便引起了日军的注意。

于是很快,日军便展开了对“铁血少年军”的重点清剿。

不过,历经一系列实战的赵洪文国,也不是什么吃素的,面对日军出动重兵,她果断带着队伍躲进山林,跟日军打起游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在正面战场上讨到什么好处的日军,便报复性地烧毁了赵洪文国家的所有房屋和田产,看着自家多年来积攒的心血付之一炬,赵洪文国非但没有屈服,还更加坚定了要跟日本鬼子抗争到底的决心。

为了进一步宣传抗日思想,揭露日本鬼子的罪行,号召更多百姓加入抗日队伍,赵洪文国还孤身冒险入敌境购买印刷机,印刷了大把大把宣传抗日思想的床单,张贴分发在大街小巷,极大程度地鼓舞了民众的抗日决心。

也正是这一行为,彻底激怒了日军,于是日军便把赵洪文国全家,和赵家堡的三百多名乡亲们全部抓起来严刑逼供。

可即便受尽折磨屈辱,赵洪文国和赵家所有人也始终不屈服、不投降。

眼见两个月的严刑逼供,都没能撬开赵洪文国的嘴,敌人恼羞成怒,便决定秘密处死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赵洪文国有勇有谋,当即买通了负责看守的日伪军,帮忙假装上报自己已经死了,然后她又设计用其它死囚代替自己,将自己和乡亲们全都保释出狱。

出狱之后,赵洪文国依旧带领抗日铁血军,同日本鬼子作斗争,但已为抗日散尽家财的赵家,也支撑不了太久时日,便面临着弹尽粮绝的境地,直至被日军彻底打散。

无奈之下,赵洪文国一家只好暂时伪装成难民,撤退到北平休养生息。

可谁料没过多久,日本侵略者又炮制了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扬言三个月灭亡全中国。

这一次,赵家人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抗日热血,赵家24人当即在北平焚香发誓,要不惜一切代价要将日本鬼子赶出中国,然后他们便兵分两路连夜出城起义,组建“华北国民抗日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子赵侗担任总指挥,赵洪文国也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坚持伪装成普通老太婆,协助部队运输军火和出城。

她的两个女儿,也如同她一样巾帼不让须眉,牵头筹建抗日光复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