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于羊城晚报。

连云港连续多日出现密密麻麻的鸟类

连云港连续多日出现密密麻麻的鸟类

1月22日,国内多家媒体都报道了这个新闻。说是有个家住 连云港的市民在1月20日和21日连续两天都拍摄到了大量 鸟类聚集在空中盘旋的场景,数量多到可以用密密麻麻来形容。这些鸟类时而在空中盘旋,时而停靠在电线上和屋顶,有种电影的既视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市民表示,这样的场景在当时极为罕见,自己从没有见过!

市民说是这样说了,到一些媒体口中就变成了“市民:从未见过!”“市民:当地没见过此景象!”之类的改良式震惊体标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新闻真的是在冬季过一阵子全国各地就会有报道。每次都会引发热烈讨论,把这种现象往天灾去引导,想要获得网友们的评论。但其实这真是说烂了都,就是鸟类们正常的冬季集群现象。

我昨天才刚写了一篇,今天又得写一次。我其实也就是蹭热点的自媒体人罢了,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起码不想为了流量传播恐慌。

鸟类的集群行为

鸟类的集群行为

鸟类真的是很迷人的物种,它们的智慧,美貌和社会性都一直让人类着迷。今天探讨的主要是它们大量聚集的行为,这种场景总是十分壮观。但是是什么促使这些鸟类如此大量地聚集在一起呢?

有很多研究者都对此展开了研究,他们都认为鸟类大量聚集地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大量聚集来确保安全。

鸟类跟大多数生物一样,都是以生存为主要目的。而动物王国中最有效的生存策略之一就是“人多力量大”。大量聚集的鸟群形成了一种集体防御机制,会对类似于鹰、 猫头鹰等猎食者起到威慑作用。这些 猎食者袭击独自行动的鸟类肯定是毫不犹豫地,但如果是数以百万计的鸟类同时行动,猎食者就会三思而后行,同时也会警惕 鸟群的反击;鸟多发现猎食者的速度也就越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大群聚集还可以进行集体觅食。这是同样是一种有效的生存策略,寻找食物的眼睛肯定是越多越好,一只鸟发现食物后,大家就都知道了,而且还能保护食物资源。这种合作不仅有利于整个群体。

鸟类还会进行信息同享,它们会传达各类信息给同伴,通过复杂的发声、肢体语言甚至工具,鸟类会传递有关食物来源、威胁和其他重要事件的详细信息。这种传递知识的能力有助于他们避免未来的危险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量聚集的行为也可能是为了社交,这能加强鸟类之间的社会纽带。关系更融洽后,合作会更加快速。对于各方面经验都很浅的鸟来说,这是一个学习平台。它们在这里学习一切知识,从寻找食物、识别危险到族群礼仪等等。经验丰富的鸟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向年轻鸟展示和教授这些重要的生活技能。

后记

后记

鸟类大量聚集的行为在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不过确实冬季会更加常见。这是因为除了上面咱们提到的因素,冬季鸟类们还增加了保暖的需求,同时觅食也变得更困难了,而大量聚集可以通过互相紧靠在一起解决保暖问题,同时也能一起寻找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是非常寻常的行为!不过我知道以后这类新闻还会出现的,也许就是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