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不同的小众情怀-阿尔法罗密欧STELVIO

体验不同的小众情怀-阿尔法罗密欧STELVIO
2022-10-05 23:25:17 什么值得买
字号 收藏

作者:tonyarei

消费理念:

就个人消费观点做一个简单阐述(与本车无关):

就拿网上经常看到有人吐槽购买品牌溢价高的车是智商税的这件事来举个例子:

钻石这个东西它值钱吗?不值钱吧,那你可以说买钻石的人都是交了智商税吗?

讨论这个话题前提取决于你有没有钱以及你买钻石目的:如果你本身没啥钱,你买钻石目的是为了装x,而你买一颗钻石花了你一半身家资产,那么很简单一颗钻石并不能让你实现这个目的,即便是你买了也会被人说你在装X。

但是假如你要结婚,而你老婆非要一颗钻石戒指(你先别管她为什么要反正就是一定要),这个时候你买钻石目的就是为了结婚,那么在这个场景下只要你通过买钻石达成了结婚这个目的,哪怕是倾家荡产也不能算作智商税。

当然你说这也算是智商税的话那么的的确确确确也是有道理的,但是智商税并不是钻石而是娶一个要求你倾家荡产去买钻石讨她欢心的老婆。

我们回到买车这件事情,首先作为一个消费者而言,买车装X也是有这种可能性的,你需要评估的是你为了这台车装X耗费了多少的成本,比如你花50w买了台1.5T的车,但是你的资产已是数千万,那么买车这件事情由于成本过低对你来说这个根本不是智商税(为什么?因为你只是买了你自己喜欢的东西啊),这个道理和买菜一样,不会有人因为你到超市买菜比在菜场买菜贵了几块钱而嘲讽你。

接下来我们再来举个例子,假如一个人买了台1.5T的车作为礼物送给一位女士,而这位女士一开心就帮他拿到一个亿的项目,那么这台车对他而言不仅不是智商税还是一个性价比极高的标的物。

所以,买车这件事情由于不同人的成本和目的不一样其结果也不同。思想与资产不同导致认知的差异,所以多数讽刺他人买某品牌只是买个了标的人其实是因为站在自己价值观的局限里去理解他人导致的,其核心原因还是在于他自己不适合这台车。

就本人而言是因为穷还讲究才买这车,因此心态就显得尤为重要

正式进入主题,先上几张海外Alfisti的图

品牌与我:

「来自意大利的老牌豪华车」、「法拉利、玛莎拉蒂的亲兄弟」、「F1赛事历史上的首位冠军」、「勒芒和房车大师赛的昔日王者」、「纽北四门房车圈速记录的领跑者」、「恩佐·法拉利的老东家」、「TOP GEAR-Jeremy Clarkson的心头好」—— 阿尔法·罗密欧

在海外求学期间机缘巧合的结识了一位贵族后裔(男爵伯爵?不清楚),作为old money的老爷子唯一爱好就是车;车库里除了阿斯顿马丁的DB8、奔驰SLR还有Corvette C1的老爷车,经他介绍才知道老爷车的维护费用要比其他车高出一大截,碰到配件更换的时候还需要请专人去原产国找拆车件,运气不好的话等个大半年也是家常便饭。

后来应邀参加他们的老爷车俱乐部活动上第一次遇见了这个品牌

在陪朋友去的车展上遇见了它

阿尔法罗密欧 156

实习期间的公司离家有远还没有直达的TGV(train à grande vitesse),就以2800欧的价格(当时汇率大概是1:10)购入了这台二手156,独特的前脸、奇怪的号牌位置以及偏向于驾驶者的仪表设计都符合自己的喜好,驾驶体验也称心如意。

大众 迈腾 (配置 |询价)B7L

毕业回国工作以后开始存钱,一直有在关注阿尔法罗密欧的迭代车型,发现引进到国内了以后价格直接翻倍(进口车关税的原因),囊中羞涩的我不得不放弃转而选择了当时如日中天甚至要加价的迈腾B7L,然而到头来用车体验却是苦不堪言

  • DSG变速箱顿挫索赔两次(仅换了部分配件,4S说厂家看了数据表示没达到索赔变速箱总成的标准)

  • 祖传烧机油(平均每1800km需要加一升的标准)

  • 电瓶故障(下车买瓶水就打不着了,发生了2次,跟换电瓶)

  • 水泵漏水(2次,平均2年更换一个,后来听修理师傅说很多车的设计是铝合金材料就大众喜欢用塑料的,为什么?省钱,反正塑料材质也可以撑过2年保修期)

  • 在奔赴重要事件途中水箱管突然破裂(车辆施救后无奈让随行人员自行打车赶往现场)

  • 气门室盖垫漏油维修一次

  • 油气分离器漏油更换一次

  • 发动机缸套更换(4S说是可以解决烧机油问题的,结果没解决不说处理给二手车商还被鉴定成发动机大修过)

  • 天窗自己自动开合(4S说是通病,需自费更换天窗开关)

  • 尾箱锁跑着跑着坏了锁不上只能开着尾箱跑

  • 节气门故障(高速上踩油门减速丢油门加速,自费更换)

  • 电子手刹拉的起来放不下去(偶发性故障不好排查解决)

  • 主驾座椅腰靠调节失灵(4S说是按钮接触不良,维修需拆下椅子很麻烦所以没修)

你说它质量差吧,偏偏另一个市直配的同年份兄弟车一点毛病都没有,跑到小十万公里时被折磨的不胜其烦总算决定换车,由于大众如此拉胯的质量让我对几乎所有德系都心有余悸。

本田INSPIRE混动

选择此车过渡主要想体验一下混动技术

作为一台木桶车而言它除了安全性以外其他都是中规中矩,日系特有的软座椅加上顶配车型的通风和加热,可调悬挂(舒适/运动主动切换而我并没有感觉出区别),混动+CVT带来的平顺性是纯燃油车无法比拟的,主动ACC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让你在高速和快速路上基本上不需要动方向盘了,所以用这车开高速基本上不感觉累,唯一让我感到费解的是隔音,其实本田在降噪隔音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和成本的,比如这台车就有主动降噪(ANC)+双层玻璃+巨多的隔音材质(看拆车视频看到),然而静音效果竟然还比不上迈腾。

白嫖的车型

其实一直奇怪奥迪为什么一直在前置前驱平台上造车,不是说无后驱不豪华吗?无意看到一篇文章是这么说的:主机厂其原生设计是四驱,后因竞争不得不砍掉了从而使得大多数上街的都是纵置前驱,然而驾驶过四驱Quattro才能理解其品牌的灵魂,驾驶体验非常棒和两驱甚至感觉不是同一个层级。

坐进去第一印象是豪华,不过后来发现那些桃木纹装饰竟然是塑料的?不过还是不得不佩服奔驰的设计功力,对目标用户的需求抓的很准。

各方面都是中规中矩,没有明显的短板也没有明显的亮点。

阿尔法罗密欧 Stelvio (配置 |询价):

无意间看到新闻阿尔法罗密欧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并带来了Stelvio和Giulia两款车型,而且都是以整车原装进口的方式引进(个人比较看重这点,也并不是国产不好,而是见识到太多品牌一国产就丧心病狂的简配的案例了)

自己关注的点:

起源于四叶草版本的性能为主要开发蓝本,这种诉求是自上而下的,下放白车身等做低配车型分摊成本的产品,其设计理念和BBA是恰恰相反的。这也造就了Stelvio波洛克式的市场定位。其动力总成、底盘等在40以下市场,是无出其右的。

  1. 动力系统:280匹、400牛米,动力输出平顺到以至于代驾师傅问这是不是V6自吸,百公里加速5.8s然而原厂有点迷的配了个蝎子胎(定位运动不配性能配四季越野),不过看不少车友换胎以后的成绩普遍要好于官方标注的,就动力这个玩意千人千面,就我自身而言给的越多越好,路上更有信心,当然加速不是简单的堆发动机参数就行了,需要拥有对底盘、动力、变速箱等的调教,这也就是为什么不少同级车的发动机参数好看但是总体加速更慢的原因。

  2. 变速箱:采埃孚ZF8速自动变速箱,就工艺和制造成本而言更高,优点就是比现在越来越多的CVT或是双离合的可靠性要好,负载宽容度也更高,就自己驾驶而言感觉换挡非常快(D模式下好像是200ms的换挡速度,最高可以承受700NM的扭矩,如此高的极限负荷,它还可以实现从8档到2档的跳档操作)。

  3. Q4四驱系统:貌似是玛莎拉蒂的那套?因为我看 Levante (配置 |询价)屁股也是挂的这个标,虽然感觉不是什么特别优秀的四驱,但是全系标配比起某些竞品低配只有两驱的行为还是厚道。

  4. 50:50配重

  5. 全铝Alfa™Link悬架系统:半虚拟转向轴的双叉臂技术,车轮与路面在任何弯道都完美垂直;后悬挂的多连杆系统,这个悬架配置完全对得起价格,这玩意完全就是个大铝块,很少有车能用这么厚的铝,用料的确够良心。

  6. 车身轻量化:减轻100KG的成本是要远高于增加100KG的,其合金件、车门、机盖、叶子板、后备箱盖、车顶全部都使用了轻量化材质(检测设备:米兰尼斯表带)然而这点厂家却并没做宣传。

  7. 碳纤维传动轴:很迷的是这个一直是品牌方宣传的重点,但就实际驾驶感受上没感觉多大区别,是意味着可以承载更大的瞬时冲击力?

  8. 全铝发动机:优缺点不赘述了,用料成本比大众铸铁的高。

  9. 内饰跟豪华不沾边,特别是那个倒车影像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水平,不过比起那些花花架子的氛围灯、大屏幕、全液晶仪表而言,我还是更希望主机厂能够把研发和成本投入在动力、悬挂、底盘、发动机和车身安全这些车辆的核心素质上。

  10. 换挡拨片:虽然在现在的城市交通的情况下使用率不会很高,但是你随时要加速的时候切到M以后蓄势待发的状态让人肾上腺激素飙升

几种典型的刻板印象

  • 意大利的车质量差,小毛病多

    其实在买之前已在车友群里面潜伏了一段时间,有空了就爬爬楼看有没有车友正在修车或者讨论修车问题(因为听说某些品牌的群真会整天讨论交流如何修车的),车友的大部分问题就是集中在空调突然不工作了,熄火停一会儿又好了,再就是仪表盘报错了的几个通病,去4S索赔换个小零件(继电器批次问题)就好了的,还真没有碰到群友讨论发动机或者是其他大件发生了严重故障的情况,可以基本推定该车型的机械稳定性还是可以的(事实证明开了几年了可比大众省心多了),至于有些网友说的质量差你追问一下他也答不上来个所以然,个人觉得是以讹传讹。

  • 配件零整比很高,买的起修不起

    买前自己做了个背调去网上搜了搜原厂配件的价格(其实动动手指头就可以了真的很简单),得出的结论是大部分配件价格和BBA的配件价格持平甚至更低,大部分配件商家都是有现货的,而比较偏的配件可能真的需要找商家预定从海外发货了,物流时间一般是两周左右的时间,进口车的痛,回头看看其他的BBA的冷门车型也是一样的情况。

  • 和玛莎拉蒂一个4S店保养维修,买的起养不起

    其实这个就更简单了,先给大家算个账,看说明书上写的AECA C2认证的0W30的机油,京东自营做活动的时候壳牌300元两盒4L,机油滤芯在曼牌天猫旗舰店做活动30元的时候屯点,小保养加上人工也就400元内,大保养多两个滤芯也不会超过800元,自本地4S店退网以后一直这么保养的,在一直使用92汽油的前提下车况良好至今没碰到问题。

  • 车牌停车场无法识别

    这个情况还真有但不多,懂原理的值友其实应该知道这是停车场车牌识别系统没有辅助相机或是有大弯道车牌抓拍区域无法完全覆盖的原因,说白了是停车场出入口狭小就会存在的问题,条件稍好点的正规停车场都没有碰到此类问题。

综上,既然享受了驾驶乐趣、满足了个性化的不是千篇一律大众脸谱的需求,那么也只能承担其相应的缺点了(保值率低等),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产品。

随手拍,贴了车衣真的很省心,用了这么久油漆看起来还是很光亮,洗车也随便搓,不担心划痕

我判定一台车能不能购买的根本是产品能不能满足你的「真正的需求」

用车体验和上述这位值友+车主的感觉大差不差,一直希望有司机的我体会了开车的乐趣和随时随地有地板油的冲动,再就是比BBA回头率更高,等个红灯都会有人拍照,更多的人也真的是不认识(我自身需求就是别人认不出什么品牌),有次车停院子遇到位老领导问换了什么国产车了怎么没见过(其实该人也是位车辆鉴定方面的泰斗人物),我开心的说领导眼光不凡,国产新车好看又好开的!

从我身边的多数案例来看,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才是最快乐的!

现在我和大多数车主一样,就想早日台换四叶草!

也希望各位值友找到自己真心喜欢的车型!

感谢各位的阅读,本人站内其他文章,忙+懒,该篇用车体验都延期了很久很久....

下期目标文章预告:

最近小别墅装修好了,本来觉得没什么值得写的,但发现别墅类装修的文章不是很多准备简单写个避坑指南

还有计划很久的始祖鸟的晒单与不同产品线购买建议

当然还有猛犸象

汽车资讯 中级车 阿尔法-罗密欧 Stelvio斯坦维
  • 1体验不同的小众情怀-阿尔法罗密欧STELVIO
  • 2Stelvio斯坦维频道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相关车系

  • Stelvio斯坦维
    Stelvio斯坦维
    指导价:
    询价
    Stelvio斯坦维
    Stelvio斯坦维
    询价
  • 迈腾GTE
    迈腾GTE
    指导价:
    询价
    迈腾GTE
    迈腾GTE
    询价
  • 奥迪Q4
    奥迪Q4
    指导价:
    询价
    奥迪Q4
    奥迪Q4
    询价
  • Stelvio斯坦维
    Stelvio斯坦维
    询价
  • 迈腾GTE
    迈腾GTE
    询价
  • 奥迪Q4
    奥迪Q4
    询价

实时热搜

更多>>
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车型

更多>>

竞争力对比

更多>>

购车帮帮忙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精品原创

阅读排行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