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古代迎亲礼中经常出现的“大雁”,为何变成了“鹅”

历史大学堂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2500多年前,两个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与老子,碰面了。

少年孔子见到长者老聃,向其请教周礼之义。千百年后,“孔子问礼于老子”便成了一桩美谈。

有趣的是,在出土的汉代石刻画像中,孔子见老子时,还带了一件“礼物”。这件被古人称为“贽”的见面礼,正是大雁,也叫鸿雁。

古人用雁作为“贽见礼”,并不稀奇。秦汉以降,大雁成了古代迎亲礼中的必备之物。在古人嫁娶六礼之中,除“纳徵”之外,其余五礼都需以雁为“贽”,这被称作“奠雁”之礼。

那么,雁是如何与礼联系到一起的呢?

一、古人常赋予动物以新含义

孔子用雁为“贽见礼”这件事,虽未见史料记载,但它的可信度却很高。

据《仪礼·士相见之礼》记载:“士相见,宾见主人要以雉为贽;下大夫相见,以雁为贽;上大夫相见,以羔为贽。”

在汉朝人的心目中,孔子既然以宾客身份会见身为长者的老子,那他以雁为见面礼,自然是在情理之中。毕竟,孔子一直在为“恢复周礼”而奔走,这也是他的理想之一。

为何在周朝的礼制中,雁会被当成一种见面礼呢?

这与古人的“脑补”有很大关系。上古时期的先民,有着发散性思维。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动物,往往会因为种族的外貌、习性等因素,被擅长“脑补”的古人赋予各种新的含义。

以鹿为例。梅花鹿四肢修长,皮毛上带有色泽亮丽的斑点,性情也十分温和。如果它化作为女性,其出色外貌加上温和性情,将会使“她”成为古代男子疯狂追逐的求偶对象。正因如此,古代男女在嫁娶之时,男方往往会送给女方两张鹿皮作为聘礼。

就这样,鹿开始变得“抢手”。当时的男子为了彰显自己的“英雄气概”,也开始以猎鹿为荣誉。久而久之,猎鹿也衍生出了新的含义:它成为古人追逐权利的象征。

成语“逐鹿中原”,便指群雄并起,意欲争夺天下。此外,《史记》中还有“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说法。

同样道理,大雁之所以会与“礼”联系在一起,也是因为它的生活习性。

二、秩序与守节:大雁的象征

小学课文《秋天来了》中写道:“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每年秋天,大雁都会向南飞去,到了春天,它们就会飞回北方。在古人看来,这是守时的表现。在飞行途中,大雁总是排列整齐,因此古人便认为:大雁非常守秩序。

因此,班固才会在《白虎通义·嫁娶》中指出:“用雁者,取其随时南北,不失其节,明不夺女子之时也;又取飞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逾越也。”

孔子拜谒老子,以雁为见面礼,便表示双方之间长幼有序;而古代迎亲礼中以雁为“贽”,不仅是希望男子家中不越序成婚,也是向女子提出了要遵从“三纲五常”的要求。

当然,雁的身上不仅有“秩序”,还有着“忠贞之情”。

据《周易·恒》记载:“曰妇人贞洁,从一而终也。”

古人经过观察,发现大雁往往成双入对;而且,雌雁与雄雁一旦结合,便生死相随、不离不弃,这便符合了古人对于妇女“从一而终”的要求。

是以,古人以雁为“贽”,也寄托了他们对新婚男女白头偕老、生死不弃的美好祝愿。到了后世(金末),元好问的一首《摸鱼儿·雁丘词》,更是直接将大雁的“生死相许”,推至巅峰。

三、“雁”与“鹅”的混淆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被元好问深情赞颂的“殉情之雁”,从物种角度来看,不一定是真正的“雁”,反而极有可能是一头“鹅”。

按古籍所载,早在先秦时期,鹅便是一种常见家禽。《庄子·山木》有云:庄子游山玩水,投宿到友人家,其友为招待庄子,欲杀“不鸣之雁”。

晚清王先谦在《庄子集解》中指出:“雁即鹅。”类似之说,亦可参考《尔雅·释鸟》:“舒雁,鹅。”

由此可见,古人口中的“雁”,在多数情况下,其实是“家养之鹅”。这便导致古籍中的“雁”与“鹅”常常混为一谈,无法区分出真伪。

如唐太宗时,吐蕃使臣禄东赞面见“天可汗”,便以黄金浇筑成一大鹅呈上,并直呼“圣功远被,虽雁飞于天,无是速也。鹅犹雁也,遂铸金为鹅以献”。

而以“鹅”代“雁”,又并非仅此一例。清代笔记中还指出:嘉兴一带的人迎亲,都遵循古礼,男女嫁娶,必有“奠雁”之礼。只是因大雁难寻,人们往往用“鹅”来代替。

鹅经常替代雁出现,这恐怕是“鹅”与“雁”混淆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古代文学以及各种民俗活动中,雁意象凭借本身丰富的象征意义,深受人们所喜爱。正因如此,雁的实用性越来越强。

然而,雁的数量毕竟有限,且受到季节制约;再加上它久居高空之上,非常人所能触及。雁的珍贵程度,可见一斑。为了解决大雁难寻的问题,古人便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了雁的“平价替代品”——鹅。

因为从外观上看,雁与鹅的形状非常相像。在清代笔记中,同样载有“雁,状似鹅”以及“鹄(即天鹅),似雁而大”的说法。

除此之外,古人在偶然寻到雁之后,还习惯把它们与家鹅放到一起饲养。在长时间的驯养过程中,野生之雁失去了飞行能力,并逐渐与家养之鹅混为一谈。

南宋文学家洪迈,便曾将一只雁与一只鹅放到一起混养。这件趣事,还被他详细记录在了《容斋随笔》中:“久之,雁不自知其为雁,鹅不自知其为鹅,宛如同巢而生者,与之俱化,于是验焉。”

这么看来,雁与鹅有时可分而概述,有时却并为一谈。对于二者之区分,古代并没有一个详细的论述。

更有趣的是,当“鹅”取代“雁”之后,这种常见家禽也反而也继承了雁意象中的丰富含义。

吴妍人《烈鹅》便提到过“雄鹅被烹而雌鹅伤心致死”的描述。如此义烈之情节,自然取材于古时大雁的忠贞守节之意。

作者:瀛洲海客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仪礼》《周易》《史记》《白虎通义》《容斋随笔》《庸闲斋笔记》《雁鹅通用与古代雁意象话语》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布于:广东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
Sina.cn(京ICP0000007) 2024-06-16 19:10

4617作文网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德国打算提及普京时仅用姓名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今日春分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白宫:哈马斯三号人物被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奥运男篮美国塞尔维亚同组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国标起草人:淀粉肠是低配版火腿肠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杨倩无缘巴黎奥运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记者:伊万改变了国足氛围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

4617作文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