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新成路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 周志良

4月以来,上海市、区正式启动大兴调查研究工作,新成路街道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区相关要求,统筹谋划、深入开展。通过这段时间的调研走访,我了解到城中村改造工作中确实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难题,我也深刻体会到在快速推动城中村改造进程、提升城市能级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更多的“精细化”思考,要从更多维度,立足百姓民生、立足城市发展、立足文化保护去推动“两旧一村”城中村改造。

城中村现状

新成村城中村改造项目一直以来都是我们街道人心中一件十分挂念的事,我去了很多次新成村,每次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我看到了需要修缮的民房、亟待整修的马路,听到了居民的呼声和村委会工作开展的情况。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走访,恰好碰到村委和街道的工作人员在跟居民讲解动迁政策,在讲解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到村民听得吃力,工作人员讲得吃力。本来动迁就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而太过专业化的陌生术语让村民从心底更加抗拒了。所以,如何更加科学地推进新成村的搬迁改造项目,成为我反复思考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和街道班子、相关科室以及村委班子多次座谈,也去老百姓家里听了听他们的困惑。调研过程中,我发现老百姓对于“搬迁”基本上是支持的,但对于“城中村改造”的概念和意义却有些一知半解,对于如何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也处于基本空白的情况,这也导致了在后续做动员和搬迁工作时,部分百姓的积极性不高。

针对这些情况,我和相关科室及村委会进行了谈话,我要求他们在开展工作时:

立足民生。动迁工作是涉及农民根本利益的大事,老百姓的需求无非就是希望居住条件有所改善,个人利益不要受损,所以在与村民的沟通中一定要注意换位思考,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最大限度保障群众利益。尤其是在政策解读的过程中要学会“接地气”地表达,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各项政策,能够及时为百姓答疑解惑。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在街道范围内也开展了相应的政策培训,争取人人都懂政策,人人都会用政策。

立足发展。我们要站在街道、全区乃至全市发展的角度去开展工作,要明确街道“最后一个城中村”改造的重大意义,站在盘活街道资源的角度去推进,明确城中村改造是后续打造以练祁岛为中心的文旅、商业聚集地,激发新成地区发展势头的第一步,要打好基础、打稳地基。

立足文化。练祁岛文化是新成村先天的文化资源禀赋,我们要充分运用好文旅资源,积极打造“西有西大街印象,东有练祁岛神韵”的嘉定老城文化品牌,同时,在跟百姓沟通过程中也适当普及一些相关知识,激发百姓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提升百姓的配合度。

目前,区域规划基本落地,安置房建设方案已设计完成,新成村征收安置工作也已启动,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未来我也将持续关注城中村改造的相关情况,继续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调研,倾听更多的基层声音。(来自“上海嘉定”微信公众号)

编辑:林馥榆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专题
更多>>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声动中国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