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上午,随着道德与法治考试科目结束铃声响起,2023年上海中考也落下帷幕,少年们即将奔往人生的下一站。

由于最后一门道德与法治考试仅有40分钟,家长们大多选择在考场外撑着雨伞全程陪同。

在嘉定区疁城实验学校考点外,家长们手捧鲜花、摆好机位,准备迎接考生走出考场。

9时38分,考生李泽林和同学率先交卷走出考场,“从来没有提前出过考场,感觉特别牛。人生唯一一次中考,想借此机会享受一下学霸的感觉。”

“老师,押题中了!”9时40分,考生们鱼贯而出,三三两两交流着试题和考试感受。

考生苏致源信心满满:“道法老师在课上把每个知识点细细过了一遍,所以我们考试时都是游刃有余。我相信这次同学们一定都可以劈波斩浪,考出自己最好的成绩!”

考生何田田最后一门考试时,在马尾、手腕上共系了十根红丝带,寓意十全十美。

“每科老师都会给我们一根红丝带,作为幸运加成。4年的辛苦,到这一刻终于画上了句号,现在感觉如释重负。”何田田说。

现场,还上演着一幕幕温馨的接考场面。

上海民办华曜嘉定初级中学教师浦静文带了两米高的向日葵气球,为考生送上祝福。“上午中考结束后,下午初二的学生还要进行历史科目的考试。向日葵谐音‘一举夺魁’,同时蓝绿色系的花梗和橙色花瓣分别是我们学校初三、初二年级学生的代表色,谐音更来(蓝)赛、定成(橙)功,祝福两个年级的学生都能取得好成绩。”浦静文说道。

有的家长则悄悄准备花束,给孩子一份浪漫和惊喜。“按照她的性格,如果提前告诉她肯定不要的,所以我昨天偷偷买好了藏在车里,最后她收到还挺开心的,效果比我想象中好很多。”周女士表示。

面对接下来的悠长假期,考生们也已经有了各自的规划。 “压力一下子释放了,先回家睡个大觉,然后为初升高衔接做准备,提前背一背英语单词,预习一下物理、化学。”考生周宇轩说。

考生李泽林则打算先出去玩上半个月,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

初中时代圆满结束,新的里程即将开始。少年们继续青春飞扬,奔赴远方吧!(来自“上海嘉定”微信公众号)

编辑:林馥榆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专题
更多>>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声动中国
把诗词画在中华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