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际在于春,农时春忙不宜迟”。眼下正值春耕播种好时节,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各乡镇的水稻育苗基地里,农民们正忙着机械播种育秧,用现代科技绘就春天最美的底色。

钵盘育苗基地(央广网发 台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摆盘、床土、稻种、覆土……走进台江县的台盘乡、施洞镇、老屯乡、排羊乡等乡镇,不难发现,一台台全自动的育秧播种机正在不停地运转,一张张秧盘经过育秧机流水线作业后快速制作完成,整个流程只需一分钟。

“今年,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现在我社共有各类耕种管收农业机械30余台/套,秧盘4.5万张。水稻方面,我们全程采用机械化技术加快水稻育秧,一个小时就能播种300盘的速度极大地减损劳力和降低成本,为当前在抢抓农时节气上给予我们备增足够的信心”。施洞镇旧洲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梁龙说。

相比较往年,机械育苗比人工育苗效率有了很大提升,由人工育苗每小时的5盘提高到机械育苗的300盘以上。显而易见,机械育苗不仅节约播种时间和用工成本,也更有效提高成活率、出苗率及整齐度。

秧盘播种流水线(央广网发 台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探索山地农业机械化进程中,我们立足资源禀赋,积极成立和扶持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新增农业机械,贯穿农作物的机耕、机播、机收各个环节,减损促增,降耗增收,稳步提升农业发展效益,按时高质量完成今年5000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目标任务。”台江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治东说。

2023年,台江县因地制宜结合海拔优势特征,精选中浙优8号、宜香优2115、华浙优210等优良品种,主推县级与乡级示范点种植面积2万余亩,推广以水稻集中育秧,轻简化、机插秧栽培等关键集成技术模式,依托水稻产业数字化平台实现“品种—育秧—移栽—管理—收获—加工”等种植管理环节的“六个统一”,实现产前、产中和产后全产业链环节。培育扶持农机租赁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社会化服务合作社,培养一批新型优质稻种植农民,塑造“台江稻米”知名品牌,打造集乡村民宿农家住宿、农耕展示、旅游休闲配套一体化的农文旅综合体。

农户们正在摆放秧盘(央广网发 台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挖掘土地的潜力和空间上,台江县一直在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发展上来发力、思考、着手,因地制宜,扬长补短,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农业增效,不断推动农业机械化,推动耕、种、收不断取得新进展。

下一步,台江县将立足山地农业特点,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满足广大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机械化生产的需求为目标,推动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发展。2023年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至63%以上,油菜、玉米、马铃薯等机械化水平明显突破,农业机械装备结构明显优化,实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60%以上。(潘绍寿)

编辑:栾小琳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专题
更多>>
做客央广网
大时代
声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