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哈尔滨10月18日消息(记者庞淼)为加快推进哈尔滨市文旅市场复苏发展,激活暑期文旅消费活力,切实将绿水青山、清凉避暑的资源转化为旅游市场消费优势,哈尔滨市实施夏季避暑旅游“百日行动”,以更充分的旅游产品供给、旅游综合服务、旅游设施建设、旅游市场优化,强化供给侧保障机制,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构建多层次、多样化、多业态的夏季旅游发展体系,推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发展,开拓旅游业新经济增长极,塑造夏季旅游品牌。

今年6-8月,哈尔滨市共接待游客量3158万人次,占黑龙江省57.5%;实现旅游总收入319.3亿元,相当于全省68.7%;哈尔滨太平机场共运送游客582.4万人次,同比增长54.2%。其中,7月是哈尔滨机场1979年投入使用以来单月旅客吞吐量最高的一个月。铁路客流量2371.7万人次,同比增长73.4%。据有关数据显示,6月20日至10月6日旅游季期间,哈尔滨市旅游产业实现开票销售收入234.9亿元,规模创2019年以来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0.7%,增速较全市平均水平高出14.5个百分点。夏季避暑旅游“百日行动”成果显著,旅游消费活力四射,消费动能持续释放,文旅市场迎来强势复苏,成为近年来最旺“暑期档”。

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央广网发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供图)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作为“百日行动”牵头部门,先谋快动,多措并举,有效激活暑期文旅市场。

聚焦游客需求,在“产品升级”上下功夫。坚持“全链条、抓供给”,倾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盛夏交响曲”,提扩“迷人的哈尔滨之夏”文化旅游形象号召力、影响力。通过举办活动,丰富内涵,使哈尔滨“十大迷人之旅”“十大网红打卡地”“十大夜游打卡地”常办常新。太阳岛开启夜公园旅游项目,增加太阳马戏城夜场;融创乐园增设遮阳棚,提升游客体验舒适度;极地公园启幕淘学企鹅馆,全新升级海豚秀、水舞秀等主题表演;松松小镇突出陪伴引导孩子成长主题,打造儿童文化主题生活广场;景区和博物馆延长或调整营业时间,用高质量供给满足市场新需求,丰富夏季避暑休闲生活。

太阳岛风景区(央广网发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供图)

极地公园(央广网发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供图)

聚焦游客体验,在“文旅融合”上下功夫。做精旅游与音乐、啤酒、体育、群众文化等“旅游+”和“+旅游”文旅融合新业态,增强游客避暑消夏多样化、深层次、沉浸式体验感。设立全国首个城市音乐日“哈尔滨音乐日”,提升哈尔滨“音乐之城”文化内涵;精心举办第36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组织开幕式文艺演出、全国性声乐展演和首届交响乐作品展演等39台41场国际化、专业化,以及3000多场群众文化演出,打造音乐艺术旅游风景线,提高哈尔滨大剧院、音乐厅上座率,拓展引客入哈新途径;哈尔滨国际啤酒节、阿城自驾露营大会、五常大米节、方正莲花节、木兰红色文化艺术节等文旅系列活动统筹联动,不断把“百日行动”引向深入。

第36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开幕式(央广网发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供图)

第二十一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啤酒节(央广网发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供图)

聚焦游客消费,在“优质服务”上下功夫。市级和各区县陆续在汽车、百货家电、餐饮等领域开展促消费活动,持续释放消费潜力,举办“哈洽美食嘉年华”“浪漫夏日·驰骋未来”2023哈尔滨汽车生活展销节、“钜惠六月 悦享冰城”促消费活动、发布哈尔滨消费地图,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信息服务,同时乐享优惠。

聚焦游客安全,在“景区管理”上下功夫。加强旅游安全监管,制订印发《重点A级旅游景区节假日管理服务工作方案》《节假日重点景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推出汛期景区防范措施,将安全责任落实到预警提示、隐患排查、应急处置等各个环节。做好大型活动安全保障,坚决防范涉旅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进一步优化景区预约管理,为外地游客提供方便,营造安全和谐的旅游氛围。

融创乐园(央广网发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供图)

聚焦推介营销,在“旅游宣传”上下功夫。推出哈尔滨打卡旅游攻略、清凉之旅精品线路和周边好去处等多篇推文和视频。组织近百家媒体,对亚冬会申办成功庆祝活动进行报导。组织媒体参加第36届哈夏音乐会北京新闻发布会宣传报道,截至目前,全国声乐和交响乐作品展演直播总观看量达到3604万人次。走进在叶卡捷琳堡举办的中俄博览会,开展以“文‘化’万物,贸‘易’天下”为主题的宣传推介暨文旅招商活动。

哈尔滨市通过夏季“百日行动”的实施,立足广大游客和市民关于享受高品质夏季旅游的实际需求,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市场需求为导向,切实推动了文旅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可参考借鉴的经验启示:一是坚持需求导向。针对游客对夏季旅游产品、旅游服务的需求,不断强化制度政策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技术业态创新、载体渠道创新,进一步激发动力、增强活力、释放潜力,推动旅游转型升级。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加大旅游市场管理力度,围绕热点旅游线路、重点旅游景区,对景点、住宿、餐饮、交通等涉旅市场主体存在的问题进行“拉网式”排查,以问题集中整治推动服务质量有效提升。三是坚持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推动旅游与文化、民俗、生态、康养、美食、体育等业态深度融合,做精“旅游+”“+旅游”大文章。推进文旅促消费,加快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创造性实施促进文旅消费的政策措施。四是坚持市场化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尊重企业主体地位,加强政策引导,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支持中小微企业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培训骨干旅游企业,持续扩大市场主体规模,着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旅游市场。

编辑:马俊玮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专题
更多>>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声动中国
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