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17日消息(记者黄玉玲)近日,强寒潮持续发威,最低气温0℃线不断南压。寒冷的天气将持续到何时?雨雪冰冻天气影响如何?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徐珺表示,此次寒潮过程虽然已近尾声,但冷的基调仍将继续。17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低温黄色预警,受寒潮和后续较强冷空气影响,未来一周,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将持续偏低。

全国最低气温预报图(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低温将持续至少一周

自12月12日夜间至16日,受强寒潮影响,我国大部出现降温天气。据中央气象台预报,17日,黑龙江中部、吉林东南部、辽宁东部、北京东部、天津、河北东北部和中南部、山西中东部及华南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6~10℃降温,广西西南部、广东南部沿海局地降幅达12~16℃;气温0℃线位于陕西南部、湖北中部、江西北部、浙江中部一带。

未来一周,我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历史同期将持续偏低。其中,17日08时至20日08时,新疆北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内蒙古、华北地区、东北地区、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贵州等地部分地区日最低气温较历史同期偏低5℃以上,其中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黄淮中东部、江淮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日最低气温较历史同期偏低7℃以上,22日左右,我国中东部大部气温开始缓慢回升。

气象专家表示,气温持续偏低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首先,供暖需求将持续偏高,煤炭、天然气和电力等能源需求量随之显著增加并维持在高位。专家建议各地做好供热保障和电力、天然气等能源保供工作,提前做好设施巡检。另一方面,持续低温将导致北方及江淮、江汉等地设施农业、畜牧业低温冻害风险提升,建议对设施农业大棚进行防风加固,并加强棚内温度调控,做好牲畜和作物的防寒保暖及补饲工作。此外,持续低温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冻疮,加重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易感人群需要重点做好防护。由于冷空气影响还伴有大风,东部和南部海域及江河湖面需要额外注意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

贵州、湖南等地需警惕冻雨影响

中央气象台预报,受冷空气影响,16日至18日,贵州中北部和东部、湖南西部和南部等高海拔山区有冻雨,其中尤以夜间至凌晨范围最广。

冻雨的出现会给受影响地区带来多种危害。首先,冻雨落在电线上,易形成电线覆冰,进而导致绝缘强度降低,乃至线路损坏。冻雨落在路面上,会形成一片不易察觉的冰层,虽然不起眼,但对交通安全的“杀伤性”却极高,极易导致车辆打滑、刹车失灵,行人也容易滑倒、摔伤。冻雨对农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能够冻死作物幼苗,冻伤果树,损伤家畜、家禽。受影响地区应当提前采取防范措施,预置应急力量,做好防寒保暖,当地居民应尽可能减少在冻雨天气下出行。

编辑:顾涵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专题
更多>>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