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哈尔滨6月11日消息(记者庞淼)采绥林木耳,观双桥美景。6月10日,伴随着隆隆的鞭炮声和欢快的音乐声,绥阳林业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新华宣布绥阳林业局有限公司“第四届黑木耳采摘节暨绥阳双桥风景区启动剪彩仪式”活动正式开幕。

“第四届黑木耳采摘节暨绥阳双桥风景区启动剪彩仪式”现场(央广网发 绥阳林业局有限公司供图)

本次活动旨在以黑木耳、生态旅游为媒介,通过节庆活动展示绥阳、宣传绥阳,更好地建设绥阳、发展绥阳。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绥阳林业局有限公司供图)

张新华说,绥阳局公司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基础优势、区位优势和品牌优势,真正把“小木耳”做成了“大产业”。跟进康养新潮流,植入康养新理念,依托双桥子景区、黑龙江绥阳国家湿地公园等资源,让森工绥阳成为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胜地。

文艺演出现场(央广网发 绥阳林业局有限公司供图)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嘉宾一同观看了“绥林黑木耳 健康伴你行”主题文艺演出;参观了绥阳林业局有限公司各林场所林下经济的产业发展成果展。

游客在林下经济发展成果展区驻足(央广网发 绥阳林业局有限公司供图)

工作人员在人工首选线作业,挑选机器识别不出来的杂物和杂耳(央广网记者 庞淼 摄)

随后,一行人员来到绥阳林业局有限公司农林产品经营分公司,现场参观了黑木耳干制品加工厂、产品展示厅、食用菌检验检测室、山野菜速冻及储存加工车间,认真了解了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情况。

长势喜人的木耳(央广网记者 庞淼 摄)

龙江森工集团总经理助理许栩介绍,近年来,绥阳局深入贯彻落实龙江森工集团决策部署,全力以赴保生态、兴产业、促发展,加快推动林区经济转型升级,以营林、特色种植养殖、森林食品加工、生态康养为重点的转型产业蓬勃发展。特别是黑木耳产业发展迅猛,初步构建了黑木耳产业全端产业链,生产技术日臻完善,基地化、标准化、工厂化、精品化水平不断提高。黑木耳产品久负盛名、享誉全国,在龙江森工集团食用菌产业中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在双桥子林场吊袋木耳基地,一串串黑木耳菌包悬挂于大棚中,一朵朵黑色的木耳,乌黑光润,肉厚质软,长势喜人。一行人员纷纷拿起小筐,走进大棚,体验采摘黑木耳的乐趣。

黑木耳采摘体验现场(央广网发 绥阳林业局有限公司供图)

绥阳局双桥子林场气候条件独特、资源禀赋优越,是栽培黑木耳不可多得的天然宝地。“双桥子水好,非常清澈,用这种水长的木耳非常黑非常厚,吃起来肉呼,木耳清香味非常浓郁,双桥子木耳是东宁区域内最好的木耳。”东宁市食用菌协会会长徐连堂说。

林区的六月,是木耳丰收的季节,也是旅游观光的旺季。走进绥阳双桥风景区,感受到的是清新的空气、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悠闲的度假氛围。伴随着一声声响亮的礼炮声,全场嘉宾共同见证了双桥风景区启动剪彩仪式。

绥阳双桥风景区山清水秀(央广网记者 庞淼 摄)

“我是第一次参加这个黑木耳采摘节,感觉很有意思,特别是到了绥阳双桥风景区,这里可以登山、观景、踏青,来到这里穿梭于青山绿水之间赏景怡情,或沿着登山步道徒步游览,感觉很惬意,非常解压,放松。”一名游客兴奋地说。

绥阳双桥风景区景色宜人(央广网记者 庞淼 摄)

近年来,龙江森工集团大力发展食用菌、山野菜产业。打造以绥阳、苇河局公司为主的黑木耳、猴头菇、金针菇、平菇等特色品种研发中心、专业菌包厂、标准化栽培基地,林区黑木耳年栽培稳定在4亿袋、产量2万吨。2023年,绥阳林业局有限公司黑木耳总量7000万袋,预计可实现产值2.8亿元。

以耳为媒,以节会友,看精彩演出,买山特产品,体验木耳采摘,观光双桥美景。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弘扬了绥阳林区木耳文化,壮大了木耳产业、提升了绥阳林区黑木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绥阳林业局有限公司产业部负责人说,希望通过举办采摘节,将绥阳林区建成全森工林区叫得响的现代产业发展精品基地和旅游休闲观光基地,将黑木耳采摘节打造成绥阳林区的一张靓丽名片。

编辑:马俊玮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专题
更多>>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声动中国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