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延安1月17日消息(记者陈锵)隆冬时节,黄陵大地白雪皑皑,寒冷的天气与当地热火朝天的发展场面形成鲜明对比。提起黄陵,黄帝陵、苹果产业、能源是绕不开的关键词。如今,依托文旅产业和能源产业,13万“守陵儿女”将用好秦创原黄陵轩辕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黄陵经验”。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民生福祉彰显着一个地方的发展温度,民政实事凸显着人民群众的幸福质感。近日,央广网陕西频道【阅美陕西 县润三秦】采访团队走进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了解黄陵在民生领域的发展成效。黄陵县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积极发展民生项目,千方百计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

实行“名校+” 让优质教育擦亮民生底色

“下面邀请同学们根据黑板上的文字提示,想象你即将在一个岛上住六个月到半年,请画出这个岛屿的样子。”2023年12月21日下午,一堂生动的心理健康课在桥山中学进行。伴随着代课教师高小莉的话语,学生们很快完成了一幅“画作”。这已成为黄陵县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的常态。

2023年12月21日的桥山中学,一堂心理健康互动课正在精彩呈现(央广网记者 陈锵 摄)

2023年以来,黄陵县聚焦群众关心关切,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行县内“总校+分校”集团化办学,组建7个集团学校,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实行“名校+”一体化发展,推动各学段合作办学;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全面改造教育信息化设施设备,实现“同步互动课堂”;投资1.7亿元完成28所学校提标改造,提升改善学生餐厅、塑胶运动跑道、多媒体教室等基础硬件设施;县财政每年多列支5000万元用于提高一线和基层教师待遇;县域内基层学校实现了“信息化、校园安防、水厕、浴室、取暖”五个全覆盖……有效解决了县域内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校际之间差距大、师资队伍结构性矛盾、学科结构性短缺等突出问题。

桥山中学目前在校学生2543人,共有48个教学班。当前的桥山中学已成为现代化、智慧型、园林式的现代化学校。

桥山中学(央广网记者 陈锵 摄)

黄陵县教育科技体育局副局长、桥山中学教育集团校长薛永星表示,2023年该学校实施集团化办学,每周行政例会通过线上视频方式与田庄校区共同进行实时会议,实现管理理念同步;通过资源共享实现乡镇学校信息化全覆盖,让乡村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推动教师互研,每周教师研讨在线上进行;依托现有资源开展信息化评级,极大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们采用智慧黑板、电子班牌等信息化设备,学校的每一个教室都是常态化的录播教室,方便了日常教学,同时丰富多彩的社团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桥山中学教学副校长刘妍丽介绍。“我参加了学校的朗诵社团,可以陶冶心灵,还能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美。”桥山中学九年级13班学生贾子毅说。

桥山小学教育集团田庄校区六年级2班,学生正在上自习课(央广网记者 陈锵 摄)

整洁干净的学生公寓、环境卫生的学生食堂、醒目的军事文化长廊……步入桥山小学教育集团田庄校区,一堂堂互动文化课正在进行着。记者了解到,该学校前身为桥山书院,在2023年黄陵县域教育深化改革中实施集团化办学。“通过提升改建,学校硬件建设全面提升,极大提升了师生的幸福指数。同时各科成绩均有较大提高,使办学满意度大幅提升。”桥山教育集团田庄校区执行校长惠健说。

“优质均衡的教育永远在路上,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薛永星说,“我们用了两年时间为教育系统引进了41名硕士研究毕业生,其中为桥山教育集团引进14名研究生,有效缓解了学校学科结构的矛盾。”

为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期盼,黄陵县按照“国培引领示范,省培辐射带动,市培提升骨干,县培覆盖全县,校培全员研修”的全员培训思路,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养。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先后在西安等地开展骨干教师、管理干部、集团化办学、新课程新课标改革等10期培训,累计培训2640人次。

同时,黄陵县通过教师管理改革和加强教师待遇保障,设置班主任津补贴、绩效工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助力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智慧化+”全覆盖 为乡村振兴注入“水”的活力

“当前,黄陵县依托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大力发展全域灌溉,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经济发展格局,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站在黄陵县隆太塬灌区及县城供水泵站监控系统的显示屏前,黄陵县农村饮水项目服务中心主任赵晓龙介绍道。

黄陵县隆太塬灌区及县城供水泵站监控系统(央广网记者 陈锵 摄)

记者从黄陵县农村饮水项目服务中心了解到,该县近年来实施“双水源”工程,按照“建大、并中、减小”原则,在保证单一村组原有供水工程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将中心水厂供水区域尽可能延伸,通过优化配置和工程建设,实现供水双水源双通道解决供水单一村单水源的现状问题,构建多源互补供水体系。截至目前,双水源覆盖的村组达到75个,进一步优化了黄陵县城乡供水工程布局,提高了辖区内群众供水保障水平。

景曦苹果试验站采用的自动化水肥一体化系统(央广网记者 陈锵 摄)

“我们果园全部引进荷兰魔星、劳拉等新品种,得益于灌溉条件的改善,全部采用自动化水肥一体化系统,包括滴灌、喷灌等方式进行栽培,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灌溉,省水、省肥、省劳力。”黄陵景曦苹果试验站技术负责人霍强介绍道。

近年来,黄陵县按照供水智慧化、数字化总体思路,大力推行抓供水、惠民生,抓灌溉、兴产业,抓服务、提成效的措施,使全县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供水保障率达到95%以上。

“2023年,我们实施仓村南塬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双龙镇城乡一体化供水保障提升工程、隆太塬灌区北塬节水配套工程等重要供水设施建设,推动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三大塬区果园灌溉主管网全覆盖,”赵晓龙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果园灌溉水肥一体化,促进群众增产增收。”

“现在用水方便多了,需要交水费,二维码一扫,通过小程序一键缴纳就可以了。”黄陵县梁河新村村民李金元一边说着,一边展示着手中的操作系统。作为移民搬迁村,梁河新村近年来村容村貌发生着显著变化,几个月前,村民可以在线上自助交水费后,生活便利度进一步提升。

农村饮水安全是关乎百姓健康的民生大事。一直以来,黄陵县把农村安全饮水作为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底线目标任务和头号民生实事。记者了解到,黄陵围绕“水源保护、龙头安全、服务标准、长效机制”四个方面,探索推行全域化建设、精细化管理、优质化服务“三化管理”运行新机制,高标准、规范化建成一批“引水、调水、提水”工程,建立了覆盖城乡的饮水网络,全县8.64万农民用上了安全水、放心水、幸福水,为乡村振兴注入“水”的活力。

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优质医疗护航群众健康

自动化设备投用后为看病群众带来便利(央广网记者 陈锵 摄)

2023年12月22日,在黄陵县人民医院门诊大厅,记者看到,一些患者在就诊时,使用旁边的自助银医系统、自助打印系统操作。“得益于近年来与西安交大二附院开展协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和升级,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医疗服务保障能力迅速提升。”黄陵县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张晓峰说。

张晓峰表示,目前协管工作已进入第三轮,每年有400—500人次的专家教授到黄陵县医院坐诊、手术、教学等,转诊转院率大幅下降,解决了老百姓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023年12月22日,黄陵县人民医院核磁共振室,该院医生正在与西安交大二附院医生探讨患者病情(央广网记者 陈锵 摄)

“针对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全县今年投资1200余万元用于医疗设备配备提高,其中上半年投入了580万元,目前制氧机已实现了167个卫生室和12个乡镇卫生院全覆盖。针对医疗技术提高,2023年6月对全县乡村医生以及我们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人员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封闭式培训,选派乡村医生到县医院跟班学习,提升乡村医生的技术能力。”黄陵县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正阳说。

2023年,黄陵县正式启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刘正阳表示,黄陵县实施基层卫生院基础提升工程,组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和实行分级诊疗制度,整合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资源,实现基层医疗机构资源纵向整合、分工协作,建立县乡村医疗机构人、财、物统一管理的紧密型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整体提高县域医疗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促进县、乡、村三级联动发展,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作为黄陵县建设紧密型医共体的试点,黄陵县人民医院和田庄中心卫生院、田庄中心卫生院侯庄分院组建紧密型医疗共同体——田庄分院。田庄分院设置床位20张,下设17个村卫生室,目前已能开展颈部血管彩超、肝胆胰脾彩超、泌尿系彩超、针灸、艾灸、拔罐等新业务。

据介绍,黄陵县高度重视全科医生引进和培养,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打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县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慢性病防控体系。以人民为中心,黄陵县按照“强县、上下联、信息通”思路,建强县医院龙头、做优乡镇卫生院枢纽、筑牢村卫生室基础,依托全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慢性病分级诊疗服务,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黄陵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宋海林介绍,近年来,黄陵县以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不断健全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早诊早治、疾病规范化管理等工作,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本县的慢性病防控策略、措施和长效管理模式,有效保障了全县群众身心健康。

此外,黄陵县充分发挥卫生县城的优势,将健康生活方式、慢性病综合防治等元素融入其中,全面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清理整治行动,大力宣传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疾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群众健康素养大幅提高,实现了城乡人居环境质量和健康水平“双提升”。

民生实惠看得见、摸得着。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黄陵县正紧扣“民族圣地·绿色黄陵”“三区一高地”定位和“六大发展目标”,精准衔接、积极争取,真抓实干,努力在做强做优县域经济上闯新路、展新姿,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动能。

编辑:刘昱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专题
更多>>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记嘱托·识校训·践青春
声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