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伴随着悠扬的草原歌曲,一堂别开生面的跨学科大思政融合课在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双清图书馆开讲。与以往的课堂不同,这节课以思政为主体,各科老师轮番登场,挖掘学校红色文化资源,展现内蒙古建设成就,让课堂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大思政融合课备受学生欢迎(央广网发 呼市一中供图)

“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治沙改土、水资源综合利用,‘磴口治沙模式’成为我们内蒙古的骄傲。”高一1班的冯同学现场展示了她的研学成果。这堂跨学科的思政课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将聚光灯更多地打在学生身上。同学们在问题研究和解决的过程中,实现素养培养和思政教育的融会贯通。

高一1班的吕同学在谈到感受时说:“各科老师同上一节课很有趣,把时政热点和学科知识结合起来。以前觉得很多难以理解的理论,原来和学科联系这么紧密,这让我对知识有了更加全面立体的认识。”

思政教师吴双表示:“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新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为导向,这是对新课标落实的一次创新探索。”

呼市一中党委书记、校长马波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以“小专题、多情境、大场域”的呼市一中大思政建设策略,通过多次研课、磨课、试课,力求精准挖掘跨学科教育的思政点,进行了新的有益的尝试。未来,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继续从多学科融合的角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落实学科思政,充分发挥各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据悉,呼市一中还以校史教育、话剧课堂、基地建设、艺术活动为路径,用“身边事”阐明“大道理”,以“新形式”解读“六句话”,让思政课堂红起来,让思政教育有形、有感、有效。(呼市一中供稿)

编辑:李春雪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专题
更多>>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声动中国
风起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