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通过实施一系列水利工程措施,不仅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提供支撑,还为乡村振兴描绘出了生态底色。

在突泉县六户镇巨力小流域和宝石镇东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拉运石料,给谷坊修型,修筑铅丝笼石谷坊,大型机械翻土、运石,一派繁忙景象。

施工现场机械作业中(突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为了抢进度,我们现在安排翻斗车8台、钩机8台、铲车1台,工人60人左右,在巨力小流域一共要修建铅丝笼石谷坊361座,沟头防护4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20平方公里,预计整体工程12月底完工。”突泉县六户镇巨力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现场负责人姜庆宇说。

突泉县以小流域为单元,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水土保持建设原则,通过采取封育、坡面拦蓄、谷坊、防冲护坡等治理措施,形成综合防治体系,有效减轻项目区水土流失、遏制项目区侵蚀沟发展。

突泉县水保治理效果明显(突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今年,水利局共实施巨力小流域、常乐小流域、东沟小流域3个项目区,总投资2750万元,覆盖5个村,惠及人口5330人。建成后,将极大地减轻水土流失对山体和土地的破坏,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泄洪排涝能力,改善项目区及周边生态环境、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进全县生态治理步伐,助力乡村振兴。”突泉县水利局水土保持股副股长沈忠涵介绍。

项目完成后,突泉县学田乡常乐小流域林草覆盖率将达到63.53%、宝石镇东沟小流域林草覆盖率达到56.84%、六户镇巨力小流域林草覆盖率达到52.38%,每年可拦蓄地表径流101.21万立方米,减少土壤侵蚀12.05万吨,年增加经济效益133.44万元。将极大改善项目区的生产条件,有效加强蓄水保土能力,夯实农业高质量发展基础,达到水不下山、土不出川的效果。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乡村画面正在徐徐展开……(赵洹)

编辑:李春雪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专题
更多>>
党纪学习教育
声动中国
风起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