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豆子”串起大产业——临沧市全力推动咖啡产业发展

2022年,全市咖啡种植面积23.96万亩,覆盖8县(区)50个乡镇、219个村委会,55859户农户197235人;

咖啡豆产量2.09万吨,咖啡鲜果平均每公斤收购价格为4.2元;咖啡豆每公斤单价23.5元,咖啡米每公斤30.9元,实现农业产值2.54亿元;

2022/2023产季,平均每户种植咖啡3亩,每户毛收入4536元、纯收入3402元;

……

这一组组数据中不难看出,临沧市大力发展咖啡产业获得的产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已经在逐步显现。

丰富的热区资源、立体的气候类型、较大的昼夜温差、较高的空气湿度,被专家论证为最适宜小粒咖啡生长的优势产区,让临沧成为咖啡种植的黄金带。

近年来,临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咖啡产业发展,通过找准制约临沧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在基地建设、产品精深加工、品牌培育、市场营销等方面全面发力,全力推进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

做优一产——打牢发展基础

临翔区圈内乡沿江属热区气候,沿江都是咖啡种植村,云佳咖啡庄园就建在江边。庄园负责人王家强告诉记者,政府通过向农户提供咖啡种植、病虫害防治、科学管养等技术指导,逐步改变过去咖啡成熟期不一致、产量低的问题,推动咖啡产业结构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让农户吃下发展咖啡产业的“定心丸”。

将“第一生产车间”建在田间地头,以“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运营是临沧发展咖啡产业的模式。

由此可见,“第一车间”作为咖啡生产的“金色根据地”,其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不言而喻。

为此,临沧依托现代农业咖啡产业技术体系科研团队,加强与省农科院热经所、德宏热作所等科研团队合作,结合各县(区)实际,在现有基地基础上,科学、合理划定咖啡种植优势区域,做好种植规划,科学解决好咖啡地和耕地的矛盾问题。按照区域适宜化的要求,重点对集中连片规模在500亩以上的咖啡种植基地进行新建和提升改造。

同时,对现有品种进行更新种植或嫁接改良,在云县幸福镇提升建设云南小粒咖啡种质资源圃。按照品种优质化的要求,选择适宜区,依托现有咖啡种植企业或合作社,优化现有咖啡品种结构,引进和培育品质高、抗性强、市场好的咖啡优良品种,稳步推广种植瑰夏、德热132、云咖1号、云咖2号等咖啡优良品种,加快推进全市咖啡产区品种改良和更新换代。

此外,临沧还以县(区)为单位,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等项目,加大绿色实用技术培训,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测土配方精准施肥等提质增效技术和喷滴灌系统、水肥一体化、生产机械化等设施装备,新建、改造和提升绿色、生态、精品咖啡基地。

家住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胖品自然村的陈文江是咖啡种植大户,今年有23亩咖啡进入挂果期,发展咖啡产业让他家尝到了甜头。“村里安排技术人员教我们种植管护知识,还引进收购企业,打通了咖啡销路,我家去年种植咖啡的收入达16000元。以后,我要按照技术要求认真抓好管护,提高咖啡质量,增加收入。”陈文江说。

做精二产——提升发展质效

“只有在加工上下足功夫,才能把二产做精。”这是提升咖啡产业发展质效的关键。

如何把二产做精?临沧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优化咖啡鲜果初加工厂布局,以企业或合作社为主体,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在用地、审批、政策、项目、保险、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在咖啡主产县(区)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环保型的咖啡鲜果集中处理中心,推广示范绿色环保加工工艺,新建或改扩建符合绿色环保标准的鲜果处理中心。

以临翔区、云县、镇康县、双江县为重点,鼓励支持企业加大咖啡精深加工产品技术研发创新,新建或改造提升一批咖啡精深加工生产线,大力开发焙炒咖啡、研磨咖啡、咖啡浓缩液、冷萃咖啡、充氮咖啡、挂耳咖啡、胶囊咖啡、“三合一”咖啡、果皮茶等多元化终端产品,采用国内领先的冻干咖啡技术,融入云南高原重瓣红玫瑰、茉莉花和水果等天然提取物,打造即溶咖啡,不断提升精深加工水平。支持和鼓励企业按照“咖六条”的要求,积极申报精深加工项目。

目前,全市共有咖啡生产企业8户,注册有咖啡种植管护、初加工等农民专业合作社7个,咖啡初加工生产线15条,可加工鲜果15万吨,其中在产咖啡初加工生产线11条,精深加工生产线4条(临翔区2条、镇康县2条)。全市加工咖啡烘焙豆产量98吨,平均销售价达到每吨5.8万元。

在双江县沙河乡陈家寨辖区内,建成一个占地1300亩的精品咖啡庄园,庄园负责人介绍:“今年庄园新投资1300万元,建设了一座46.2亩的咖啡精深加工厂,购买了60多台咖啡生产设备,可加工优质咖啡豆2000吨,年产值1.5亿元。”

同样在双江,沙河乡布京村的鲍志明,看好咖啡产业前景的他2019年从北京回到家乡,成立布京佬佤咖啡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建咖啡基地300余亩,建成一个年加工咖啡量达500余吨的初加工厂,并经营起牛圈咖啡馆。咖啡专业合作社年收购咖啡鲜果量达400余吨,成了带领全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力军。

做大三产——增强发展活力

产业发展要谋长远,就必须加大品牌创新意识,培育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打造具有临沧特色和独特竞争优势的精品咖啡,打响“临沧咖啡”公共品牌。

在做优一产、做精二产的同时,临沧积极申报争取镇康县“一县一业”项目,积极打造其他县(区)自有产品品牌,实现由“卖原料”“卖初加工品”向“卖商品”“卖品牌”的转变。

目前,镇康县哈里咖啡庄园、临沧恒丰种植开发有限公司、临沧秋珀庄园、临翔区松风咖啡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临沧燕语茶业科技有限公司、临沧祖古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均注册了自主品牌,开发的“祖古纳”“野咖狸”“隆玉”“朝凤涎”“佬佤咖啡”“蒙特那咖啡”“哈里咖啡”等品牌,得到业界的认可。

临沧还以精品咖啡庄园为依托,加快咖啡保健、咖啡文创、咖啡体验等项目开发,构建咖啡文化精品旅游线,大力推进以咖啡为主题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举办咖啡采摘节、咖啡文化节、咖啡评鉴等活动,形成咖啡产业经济循环可持续发展。

同时,全力支持咖啡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参加全国性、地方性的咖啡赛事、推介活动;充分利用亚微节等节庆活动推介宣传临沧咖啡,临沧咖啡开始走出临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认可。

经过多年发展,临沧目前已选育出了一批咖啡新品种,培育了一批生产经营企业,精深加工产品种类不断增加,加工设施设备和技术逐步完善,全产业链加工体系初步建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记者 李维鲜 通讯员 徐其好)

编辑:赵贝贝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专题
更多>>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