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海口11月20日消息(记者 钟宁)随着冬季来临,海口湿地迎来了大批越冬候鸟。11月18日下午,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群的候鸟时而嬉戏觅食,时而翩翩起舞,随处可见鸟羽缤纷的精彩画面。

成群的候鸟在滩涂上觅食(央广网发 冯尔辉 摄)

目前,《湿地公约》共认定43个国际湿地城市,我国有13个城市入选,其中海口是全球首批获“国际湿地城市”称号的城市。海口现有湿地面积29093.09公顷,有滨海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人工湿地等4个湿地类及11个湿地型,湿地率达12.7%。海口整个湿地资源空间格局可归纳为:一轴(南渡江流域)、一带(近海与海岸带)、两区(东寨港红树林、羊山地区湿地资源价值核心区)、多点(凤潭水库、铁炉水库等散点分布的重要湿地斑块)。

候鸟在空中飞翔(央广网发 冯尔辉 摄)

作为海口湿地的一张亮丽名片,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红树林中连片面积最大、树种最多、林分质量最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这也为鸟类的迁徙提供良好的生境。近年来,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坚持尊重自然规律,修复了4783亩的红树林,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多,物种丰富度明显增强,生物生态链明显稳固,鸟类记录也从180种增加到219种。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林业工程师冯尔辉介绍,东寨港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路上,是重要的水鸟迁徙及越冬栖息地。11月18日下午,他在对日常巡查监测中,拍到了成群的灰翅浮鸥,这些灰白色的鸟儿驻足电线杆、掠过水面,从远处看着就像是冬季里“飘雪”和“冰挂”的景观,美不胜收。

成群的灰翅浮鸥在电线杆上驻足休憩,上演“冰挂”景观(央广网发 冯尔辉 摄)

成群的灰翅浮鸥上演“冰挂”景观(央广网发 冯尔辉 摄)

候鸟在滩涂上和红树林间嬉戏觅食(央广网发 冯尔辉 摄)

鸟儿在花丛间驻足(央广网发 冯尔辉 摄)

候鸟在滩涂上嬉戏觅食(央广网发 冯尔辉 摄)

成群的候鸟在空中飞舞(央广网发 冯尔辉 摄)

成群的候鸟在空中飞舞、嬉戏(央广网发 冯尔辉 摄)

候鸟在草丛中休憩(央广网发 冯尔辉 摄)

候鸟在滩涂上和红树林间嬉戏觅食(央广网发 冯尔辉 摄)

候鸟在滩涂上和红树林间嬉戏觅食(央广网发 冯尔辉 摄)

编辑:陶淦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热榜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
    专题
    更多>>
    大时代
    声动中国
    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