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一大早,在信阳市浉河区李家寨镇水口庙村国香兰苑种植基地,一盆盆高挑优雅的兰花整齐排列,修长挺拔的花茎、青翠鲜活的花叶惹人怜爱。“别看这小小一盆,名贵品种能卖到几十上百万元。种植兰花,真是让我们大伙儿都走上了致富路。”基地负责人吴法力一边打理兰花一边说。

据悉,水口庙村地处大别山浅山丘陵地区,地理位置偏僻闭塞。长期以来,该村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务工和在家务农。

2018年11月,在北京打拼多年的水口庙村村民林玉成怀揣着致富不忘家乡的情怀,毅然回乡。“我的家乡很适合兰花生长。我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带动同乡养兰,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林玉成说。

在村“两委”的协调支持下,在林玉成等乡贤的带动下,很快,5座养兰大棚拔地而起,素心、大花蕙兰、墨兰、春兰、寒兰、四季兰、建兰等品种的兰花争相在水口庙村绽放。

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投身兰花种植产业,林玉成等人也主动帮扶种植户,到现场手把手教他们种植技术,为他们答疑解惑。“兰花种植带动了村里80多人就业,让村民既照顾了家庭又增加了收入。同时,美丽的兰花也引来了一拨拨游客,助推了餐饮、文旅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口庙村党支部书记刘治伟说。

近年来,浉河区抢抓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契机,积极探索、多管齐下,着力推动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该区坚持以绿色发展、品牌发展、特色发展为引领,立足特色产业优势,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龙头带动作用,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大产业规模,努力实现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下一步,我们要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号召更多的村民共同参与兰花种植,让兰花成为村里的‘致富金花’,让村民实实在在尝到特色产业的甜头。”刘治伟坚定地说。(徐铭)

编辑:彭华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热榜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
    专题
    更多>>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声动中国
    直击2023年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