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国退役军人》人物纪实报道,为您推出《王晓丽:清华女生退役后,成为“北京榜样”》。采制:总台军事记者张建动、杨鸿;播音:铖铖、宋波。

人物档案

王晓丽,山东青岛人,1988年出生,2006年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9年12月从大学参军,成为原第二炮兵机关的一名公勤兵。不久,她主动申请到基层磨砺,来到某旅刚组建不久的女子导弹发射连。面对陌生的专业领域,王晓丽废寝忘食,勤学苦练,凭借优异的成绩成为“一号手”,并两上高原执行导弹发射任务,因表现突出荣立二等功。2011年12月,王晓丽退役复学后,一边继续学业,一边积极参与校园的国防教育工作。201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她选择留在清华大学继续从事自己喜爱的国防教育事业。2019年,王晓丽担任清华大学党委武装部国防教育与人才培养办公室主任,同时承担国防类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在征兵宣传、国防人才培养等方面探索总结出多条新路子,助力更多莘莘学子实现从军梦。2022年,王晓丽被评为“北京榜样·最美退役军人”和全国“最美退役军人”。

初秋的清华园,阳光明媚,绿树成荫。清华大学2023级的新生已经入学报到,作为学校党委武装部国防人才培养办公室主任的王晓丽,最近这段时间更加忙碌了。除了办公室的日常事务之外,她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2023级新生的入学军训工作中,既有理论课程的讲授,也有军事训练的实践指导。王晓丽感慨地对记者说,两年时间的军营锤炼,教会了她责任和担当,也让她在如今的学校国防教育工作中能够得心应手。

王晓丽:当兵这两年,对我的改变是非常大的,从思想上到身体上都有了很大变化。有了从军经历,我变得更加坚毅,碰到困难,我会想办法战胜它。一直到参加工作之后,碰到困难的时候,我都会迎难而上,而不是临阵退缩。

王晓丽清秀俊朗,一双大眼睛透着坚毅和果敢。她从小就有当兵的梦想,当年父母也非常支持女儿,经常带她去观看军旅题材的影视片。2009年的一天,正在清华大学读大四的王晓丽看到校园里挂着一个横幅,上面写着“好儿女,当兵去”,她感觉年少时的梦想一下子被重新点燃。虽然当时王晓丽正在筹划出国学习,但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报名参军,成为当年清华在校入伍的唯一女生。

王晓丽:我之前也一直在为入伍做准备,在大三时我把所有的基础课都修完了,正好看到了校园里参军的横幅。其实,当时我正在准备申请出国读研,但看到那个横幅之后,我就觉得,想出国的话,可以以后去,但是如果错过了参军,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王晓丽军装照(王晓丽供图)

新兵训练结束后,王晓丽被分配到原第二炮兵机关成为一名公勤兵。待了一段时间后,她总感觉这和她的入伍初衷有所差别。不久,她就主动向组织申请,要到艰苦的一线部队去历练。2010年8月,经上级组织批准,王晓丽来到第二炮兵某旅刚组建不久的女子导弹发射分队。当时,为了能够尽快赶上战友们的训练进度,王晓丽废寝忘食地学习专业知识,并定下明确的目标,要成为导弹发射“一号手”。

王晓丽:成为导弹发射“一号手”,需要背记很多电路图。我在吃饭的时候也会想,躺在床上睡觉时也在想。晚上其他人都睡了,我会把白天的训练内容再默背几遍,把不熟的地方记下来。那时候,我每天都是凌晨一两点才睡,早上我又早早地起床。

王晓丽(左一)在部队时进行专业技术训练(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这样,凭借着不怕吃苦的劲头,仅用两个月的时间,王晓丽的专业理论考核成绩就名列前茅,并且如愿成为导弹发射“一号手”。2011年,王晓丽随部队赴高原执行导弹发射任务,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王晓丽和战友们战风沙、斗荒漠,圆满完成了任务。

王晓丽:当时我们执行任务的地方条件很艰苦,四周一片荒芜,我们在雪山底下住野外帐篷,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确实比较辛苦。但我感觉,我参军到部队的选择是正确的,那样的艰苦环境,正是我当兵要去的地方。

2011年12月,带着满满的收获,王晓丽退役离开了火热的军营,回到清华校园继续学业。当时,她考虑到,自己有了部队的经历,在学好功课的同时,还可以多做点事情。于是她主动申请担任学校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和武装部辅导员,并连续三年担任北京市海淀区征兵形象大使。2015年,王晓丽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顺利成为党委武装部国防教育与人才培养办公室的一名教师。从学生到教师,面对角色的转变,王晓丽一切从零开始,主动向老教师学习请教,为了准备一堂精彩的国防教育课,往往要花费半年时间。

王晓丽:老师带着我从零开始,学习每一堂课应该怎么讲。最开始,90分钟的课,我要准备很长时间,我会把90分钟的课体现到每一页PPT上面,具体到每一分钟讲什么话,我都会把它写到教案里。

王晓丽在讲授军事理论课(王晓丽供图)

从最初死记硬背教案,到后来课堂上的游刃有余,王晓丽的国防课越来越受到师生们的好评,她也因为教学成绩突出,先后荣获清华大学“一二九”辅导员郭明秋奖、清华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奖项。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在教授学生国防知识的同时,王晓丽还不忘以一名教师的德行去影响学生,用军人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去感召学生,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关心国防、热爱国防。

王晓丽:比如说,我带学生们去开展社会实践,因为去的地方往往比较艰苦,条件很差,或者气候恶劣,所以我不能让学生徒步走着,而带队的老师却坐在车上。我会和他们一样,同吃同住,他们怎么做,我就会怎么做,甚至我还要去照顾他们。

火热的军营生活磨砺了王晓丽坚韧的品格,让她遇到困难总会迎难而上。2016年夏,王晓丽作为领队带领学校军事特训队到武汉参加“联合精英-2016”军事技能竞赛,户外温度近40摄氏度,而竞赛过程中要求全副武装。王晓丽与学生们同吃同住同训练,并耐心地指导学生参加比赛,做好后勤保障,最终取得了优异成绩。

王晓丽:当时据说是近60年的高温天气,而且比赛场地又是在野外。印象中,我是唯一的女带队老师。我既要指导学生参赛,又要保证学生的安全,不管是训练,还是比赛,我时刻和他们在一起。

王晓丽在实践活动中与部队官兵交流(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几年,每到征兵时,王晓丽还不忘发挥“老班长”的优势,精心设计征兵主题海报,带领退役老兵组成宣传小组,多次深入到部队营区实景拍摄制作宣传片,线上线下进行立体宣传。2017年,王晓丽作为主要咨询教师,创立“八一”工作室,为有意向到国防领域就业的同学提供一对一咨询,帮助同学了解军队和国防相关知识,为有志报国从军的学生加油鼓劲。

王晓丽:鉴于每年来咨询参军的人很多,特别是到了征兵季,所以我们成立了“八一工作室”,为有意向去部队或者国防领域就业的同学,提供咨询服务,每年的咨询量大约在500人次左右。

2019年,王晓丽走上清华大学党委武装部国防教育与人才培养办公室主任的岗位,全面负责学校国防教育以及国防类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并承担学生军训、运动射击、国防类选修课程的相关教学与研究工作。那一年,在繁重的工作之余,王晓丽还担任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中两个大队的主教练。为了在短时间里取得最佳训练效果,王晓丽制订了周密详细的训练计划,并不断进行调整优化。凭借军人的责任感,王晓丽高标准地完成了任务。

王晓丽:退役军人这个身份,会在各种场合,时时刻刻激励着我。我现在不仅是一名老师,还是一名退役军人,我一定要在工作中体现出退役军人的榜样作用,要把之前在部队养成的好作风带回来,时刻保持着。

王晓丽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中留影(王晓丽供图)

近年来,在清华大学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就是一直坚持对参军的学生进行全过程跟踪保障。不管山高路远,学校都会组织教师到部队看望他们。多年来,王晓丽和同事们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从边防前哨到高原深山,行程数万公里。这样做,既能够了解学生们的成长状况,同时也与部队建立起互联共育的关系。

王晓丽:我们经常是早上乘坐最早一班的飞机去,晚上乘坐最晚的一班飞机回。一般不会打扰部队太长时间,就是和从清华参军的学生见见面、座谈一下,和学生本人,他的部队领导,像连长、指导员,还有他的班长、战友,进行座谈交流,一般都是半天左右时间。

从2014年开始,清华大学每年还会选拔一批热爱国防的学生参加暑期的航海实习实践,主要目的就是想拉近学生与部队的距离,增进学生对军队的认识了解。今年暑假期间,王晓丽带领学生登上海南舰,与海军官兵在军舰上同吃同住同训练,与大家交流日常战备训练工作,带领同学们感受一线官兵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

王晓丽:我们在海南舰上待了三天时间,和官兵一起同吃同住,也参加了他们的一些训练和考核,比如说防火、堵漏训练。有这样一个锻炼的机会,我的体会还是比较深的。

王晓丽(二排右六)带队参加暑期航海实习(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一个名叫“小丽的炊事营”的微信群里,有近两百位清华大学的退役大学生士兵,“小丽姐”是他们共同的亲人。如今的王晓丽,已经成为许多清华学子的领路人,她把国防知识传授给同学们,同时也把一批批心向国防的同学送往军营。王晓丽说,近年来,她之所以以退役军人的身份全身心地投身国防教育事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参军,在军营建功立业。

王晓丽:我始终牢记军人本色,希望能把退役军人的榜样作用更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更好地拓展国防教育的渠道和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和其他青年学子,了解国防、热爱国防,从而投身国防、建设国防。

王晓丽被评为2022年度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期《中国退役军人》专栏

作者:张建动 杨鸿

责编:张建动

主编:杨鸿

监制:吕锡成 谭淑惠

编辑:赵振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专题
更多>>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声动中国
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