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深圳5月16日消息(记者 罗世伟)前不久,深圳公安侦办了一起经济案件——某企业因收到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伪造的借款人证件资料和虚构的借款需求,被骗取巨额借款,造成企业巨大亏损,面临破产的风险。

接到报案后,深圳公安经侦部门不仅及时抓获涉嫌构成合同诈骗罪的犯罪嫌疑人王某及其团伙成员,让受害企业挽回损失、重回正常经营轨道,还在侦办案件的同时为受害企业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有效筑牢“防火墙”。

据悉,近年来深圳公安经侦部门紧紧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工作目标,坚持从护航深圳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出发,统筹发展和安全、活力和秩序、服务和监管,既重拳打击经济金融违法犯罪活动,又注重提高对企业的服务水平,营造更健康、更安全、更高质量的发展环境,全力服务保障在深企业健康发展。

迎难而上 破解经济犯罪案件报立案问题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底,深圳市现存商事主体共400.8万家,其中企业254.3万家,个体户146.5万户;企业中,国有企业2628家,境内外上市公司535家,“世界500强”企业11家。

面对数量众多、高密度的商事主体,做好经济领域违法犯罪的打击治理、优化营商环境和服务高质量发展,是深圳公安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经济犯罪越来越复杂,呈现出隐秘性、迷惑性强和影响面广等特点。在采访中,深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七大队副大队长张轲表示,“这类案件有其特殊性——经济犯罪往往和经济纠纷交织在一起,是构成犯罪,还是属于民事纠纷,在实践中,接处警民警有时候很难精准把握,很难当场判断出警情是否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等情况。”为此,深圳公安研究成立经济犯罪案件受理研究中心,并逐步探索出全量接警、精准分流、系统督导、深层研判等四大举措,统一立案标准、规范执法流程,有效破解经济犯罪案件报立案问题,特别是其中的“疑难杂症”。

深圳市公安局经济犯罪受理研究中心(央广网发 深圳公安供图)

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处理经济犯罪警情的专业性,深圳公安还将“专业触角”延伸到分局层面,在全市11个具有管辖权的分局经侦大队成立经济犯罪案件受理研究分中心,形成派出所前端全量接警、分中心研究审核警情的运行模式,全力提升企业和群众报案的体验感和满意度。此外,深圳公安还联动市司法局邀请5名律师入驻研究中心,作为第三方为当事人提供专业法律咨询解答。

值得注意的是,在深圳市各基层派出所,接处警受理窗口都摆放着经济犯罪案件投诉监督电话的牌子,张轲表示,“遇到经济犯罪,市民可以就近到市局经侦部门、有管辖权的分局经侦部门及相关基层派出所报案,所有警情录入接报警平台由专人复核,再按三级经侦部门管辖分工模式进行分流。”

重拳出击 坚持对涉企经济犯罪的零容忍

近年来,深圳市公安局先后开展了多项专项行动,通过领域整治、波次打击、集群攻坚等方式,牢牢把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打击突出涉企经济犯罪主动权,护航经济稳进提质,捍卫企业合法权益。

深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正科级警官李志鹏表示,根据经济犯罪不同类型,深圳公安经侦部门研究了不同“打法”,并针对洗钱、涉税、证券等影响经济金融秩序的案件持续“狠打”,重拳出击。

在传统经济犯罪领域,深圳公安经侦部门对合同诈骗、职务侵占、商业贿赂等犯罪类型,严格判定“罪”与“非罪”,涉罪则开展精准打击。李志鹏举了个例子,此前,深圳一家主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企业在与一家科技公司进行大宗商品贸易时遭遇合同诈骗,涉案金额巨大。由于贸易刑案涉及面广、链条复杂,深圳公安组织精干警力历时多年成功侦破该案,主要犯罪嫌疑人最终被法院定罪量刑。前不久,被侵害企业向深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发送感谢信称,谢谢警方的坚持不懈,破了案,帮助企业挽回了大额资产损失。

精准打击、对各类涉企经济犯罪“零容忍”的要求提出后,深圳公安相关举措成效显著,成功侦破非法经营期货咨询业务案、非法经营第四方支付案、制售假发票案、侵犯知识产权及假冒伪劣案等数十宗。

与此同时,深圳市公安局充分发挥警税合成作战优势,多次组织收网打击,深圳经侦支队获评全国打击骗取留抵退税违法犯罪成绩突出集体,有力维护了国家税收秩序。

但李志鹏也谈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市场主体的新期待,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仍需久久为功,“接下来,我们将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强责任担当、更优工作标准、更细实施方案,坚持依法严打涉企突出违法犯罪、查纠涉企执法突出问题、畅通警企沟通渠道”。

优化服务 “经侦讲师团”送教上门

今年年初,深圳公安出台《深圳市公安局服务高质量发展28项措施》,对服务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畅通警企联络、督办涉企诉求、优化管理服务等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扎实做好对犯罪行为的打击治理,更要注重法制宣传和警民、警企沟通。

央广网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深圳公安经侦部门专门研发《医疗领域防范经济犯罪研究》《职务犯罪的罪与罚》《公司从业者不可逾越的雷池》等课程,安排民警纷纷送教上门,在日常走访企业的同时,还充分听取企业诉求和意见建议,了解企业合规建设和法治宣传教育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形成双向良性互动。

经侦民警走进企业开展宣讲活动(央广网发 深圳公安供图)

以深圳“双区驱动”建设的前沿高地南山区为例,该区拥有上市企业210家,以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100余家,企业经营生态富有活力。南山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对辖区骨干重点企业和具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企业、政府扶持企业等每季度至少走访座谈一次,倾听企业在法律和内部安全管理上的急难愁盼问题,并做好登记与反馈。

南山某互联网企业法务部门负责人感慨道:“公司采购、技术岗位是关键岗位,我们特别欢迎公安机关上门普法,真实案例的警示比我们自己开会、发文件管用。”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李志鹏说,为满足企业的迫切需求,经侦支队专门成立“服务企业办”,组建“经侦讲师团”,专门负责走访、送课和联系企业,助力企业开展内控机制建设,提高对外部侵害、内部犯罪的防范意识。

目前,深圳公安畅通主动服务和意见反馈的双向沟通渠道,与全市1000余家重点企业建立“点对点”联络机制,让企业感到没事时不会被打扰、有事随时有警察来管,让各类商业主体放心投资、舒心创业、安心发展。

编辑:官文清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专题
更多>>
党纪学习教育
声动中国
风起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