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我国寒冷地区首批集中共享储能示范项目开工启动仪式,在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举行。长春、松原、白城三个工程现场设分会场。该项目投运后,每年可消纳新能源电量5.84亿千瓦时,拉动各类投资超过100亿元,实现更精准支撑电网调峰、调频、保供,更高效调节电力系统、保障电力供应和促进新能源消纳,更快速实现区域能源产业转型、推动吉林省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寒冷地区首批集中共享储能示范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是国网吉林电力落实中央“建设风光火核储一体化能源基地”重大部署的积极响应,是承接国家电网公司“一体四翼”战略布局、对接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落地落实的关键举措,是打造具有吉林特色新型电力系统、推动全省“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的崭新起点,对于保障电力供应安全、实现能源绿色转型、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该项目作为全国首批由省属电网企业牵头组织建设运营的寒冷地区大型共享储能电站集群,在前期规划设计中,国网吉林电力经过充分论证探索,确立了“优先选用全钒液流电池、铅碳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多元储能”技术路线和“电网侧集中共享、新能源发电企业以租代建”建设运营模式,填补了高寒地区规模化储能建设及应用的空白。结合资源优势、发展战略等因素,在长春、松原、白城三地选址、同步开工、一体建设,总规模达30万千瓦/80万千瓦时,总投资27亿元。

近年来,吉林省立足资源禀赋,加快建设生态强省,新能源发展势头强劲、产业建设热潮涌动,截至到2023年10月末,吉林省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630.9万千瓦,成为全省第一大电源。国网吉林电力聚焦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锚定国网公司“一体四翼”高质量发展布局,加速构建“四横四纵”新型电网格局,着力提升电网“东西互济”“北电南送”能力,对内挖掘调节潜力,对外拓展交易规模,持续加大电网项目投产规模,系统布局源网荷储各环节和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等各阶段工作,全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用电需要,以电网高质量发展赋能吉林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编辑:张学龙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专题
更多>>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