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9月5日消息(记者韩雨晨)她会格外专注地倾听,微微一笑眼睛就会眯成一条缝儿;她说话时声音轻柔,尽管个别字词的发音并不完全标准——这是天津大学2023级新生王一同给人的第一印象。

王一同在校园(央广网发 天津大学供图)

王一同在14个月大时因为一场大病而听力受损,4岁便开始佩戴助听器。上初二时,她的听力几乎完全丧失,右耳植入人工耳蜗、左耳佩戴助听器进行辅助。尽管如此,她的听力也只能达到正常人的40%。糟糕的听力,曾经给王一同带来极大困扰:为了能够流畅地讲话,她每天都要练习一个小时以上的唇操;小学英语听力只能靠“蒙”,直到中学申请了听力免考;高中阶段的学习,也是她最艰难的学习阶段,为了能把知识学透,她就把课程录下来,别人学一遍她就学两遍。

但就是这样一位女生,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被天津大学智能制造与建造大类录取。之所以选择智能制造与建造,是因为她在高中时听了天津大学机械学院教授陈焱的报告。王一同说,她不仅被陈焱教授的讲座内容所吸引,还从陈焱教授身上看到研究机械的女教授是那么有魅力,这让她觉得学机械是一件特别酷的事情。

来到天津大学后,王一同走遍了学校的各个角落,全新的大学生活让她对未来充满期待,她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航空航天工程师或者智能制造工程师。王一同也曾有自己的小苦恼,比如担心上课抢不到最前排的位置、听不清老师讲课;担心因为交流障碍无法更好地和同学相处……但入学以来,室友和辅导员老师给足了她安全感:因为晚上要摘掉助听设备,所以任何闹钟对王一同都无效,这时候,是室友充当起人工闹钟;小伙伴们会一起去军训场、一起去食堂吃饭、一起探索校园的新生活。王一同说,自己总会给辅导员老师“添麻烦”,但辅导员老师总是能及时帮她解决各种各样的困难。

此外,王一同还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她说自己还想加入“北洋机甲战队”,做很多酷炫的事情。

编辑:周思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专题
更多>>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声动中国
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