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客户端

飞入寻常百姓家

下载APP

“抗疫36计”:全市合力打赢疫情阻击战

“抗疫36计”:全市合力打赢疫情阻击战飞入寻常百姓家

市政厅 2022-04-01 11:00:00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孙云 姚丽萍 江跃中 袁玮 宋宁华 杨欢 屠瑜 杨洁  

今天5时起,浦西全域范围实施封闭管理,浦东、浦南及毗邻区域也进入了分区防控阶段。这场由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疫情给上海和上海人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奥密克戎的特性也决定了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必须汇聚最广大人民的力量。在全市各区,大家都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属地优势和主观能动性,把能调动的资源充分调动起来,把能发动的力量充分发动起来,因地制宜开展创新和探索,各有抗疫妙招,让疫情防控更加便民、惠民、安民。

新民晚报记者兵分多路,采集到来自全市各处的“抗疫36计”,今起将陆续介绍,也欢迎社会各界分享自己的抗疫妙招,让我们勠力同心,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大仗硬仗。

图说:杨浦区首创区级疫情防控热力图。杨浦区城运中心供图

第一计:疫情防控热力图

今天上午,杨浦区疫情防控专题会议现场,全市首张区级疫情防控大数据热力图上线使用。大屏上不断更新着“核酸采样数”“核酸异常数”“封控中点位总数”等数字,市级、区级、街道级、网格和居委这四级图层的疫情防控大数据在这张图表上一目了然。通过数据的聚合、挖掘、呈现,热力图还助力有关部门把握和预警杨浦区内的隐患风险点。有了这个为疫情防控紧急研发上线的一网统管应用场景,杨浦区打赢疫情防控大仗硬仗的底气和信心更足了!

据杨浦区城运中心负责人介绍,经过两天的筹备,昨天晚上,测试版开始上线运行,今天上午就应用在了全区的疫情防控专题会议中。这个一网统管的大数据应用场景对接区卫生、疾控、民政等各个职能部门,数据每天更新三次,自动在后台汇总、分析和呈现,不仅省去了人工制表、填表的人力,而且可以将零散的数据完整、清晰地呈现在一面大屏上,通过数字化的“挂图作战”,进一步强化疫情数据处理能力,提升数据分析处理的实时性、精准性、科学性,最大程度地以实时数据辅助及时决策,更好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工作。

同时,以地图方式呈现的疫情点位热力图直观地将风险点展示出来,还可以帮助决策者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时空联系。举例来说,当疫情点位的信息以门牌号码形式呈现时,人们往往不能在脑海中第一时间联想到其中的相互关系,然而,当热力图上呈现出一个明显的“包围圈”或者“辐射圈”的时候,人们就很容易发现点位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传播链条,配合流调,迅速堵住隐患。杨浦区城运中心副主任陈雷说:“与病毒赛跑,除了体力,更要有技术。有‘黑科技’助力,打起仗来会更精准、高效!”

新民晚报记者孙云

图说:老宝贝志愿者自助助人,黄轩供图

第二计:“老宝贝”自助助人

20人,5组,每组负责4-5层楼;1小时后,为300多人完成试剂盒发放;1.5小时后,所有结果统计完成。一群“自助助人”的老宝贝志愿者,就这么高效!

黄浦大楼,地处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长江居委辖区,大楼住户多数是老人家。3月26日,南京东路街道发布公告,即日起辖区居民实施一次抗原检测。闻令而动,黄浦大楼里的一群老宝贝忙活起来了。

“这种时候,居委会忙不过来。我们自发组织志愿者,帮助老邻居们完成抗原检测吧!”楼组里,退休老干部、抗原检测志愿者发起人刘美琳发出倡议,非常时期,老人家们也要积极行动起来,自助助人!

然后,刘美琳第一时间联系长江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徐晓云。刘美琳说,黄浦大楼抗原检测就请交给楼里志愿者吧,保证高效、快速、高质量完成任务!

20分钟后,一支20人抗原检测志愿者小分队集结完毕。他们分成5组,每组负责4-5层。分工完毕,大家挨家挨户上门发放试剂盒,耐心告诉老邻居们试剂使用办法。“哪能弄晓得伐?”“晓得,晓得,谢谢侬!”楼里的一对老夫妻很配合、很感谢、很安心。

1.5小时,从集结到完成所有人家检测结果统计。非常时期,一群老宝贝志愿者,发动力、组织力、执行力,顶呱呱!原来,老宝贝们平时就热心投入志愿服务,训练有素。这已经不是刘美琳老人家第一次参与社区防疫志愿者了。抗疫以来,她和一群老宝贝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帮助社区居民做了不少事。

“尽管我们退休了,但是有任务、有困难的时候,我们一定第一时间支持配合,为大家服务。非常时期,我们老同志都把抗原检测工作当作分内事,我们有决心跟大家一起取得最后的胜利!”蒋一鸿老人家也说出了老宝贝们的抗疫心声。

新民晚报记者姚丽萍

图说:普陀区桃浦镇樱花苑探索总结出“3+N”防疫工作法。受访单位供图

第三计:“3+N”联防联控

“这段时间,我们樱花苑居民区先后有4栋楼被‘封’,直至解封,整个管控过程高效有序,从点到面也形成了一些有效的抗疫工作经验。”普陀区桃浦镇樱花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袁廷海说,“这得益于我们经过反复探索,总结出的‘3+N’防疫工作法。”

该工作法中的“3”,即以“封控”楼为单位,生成“楼组表”,组建“楼组群”,设立“党员先锋门岗”,精准织牢居民区防疫网;“N”,即居民区“三驾马车”、共建单位、桃浦镇机关联络员以及周边小区增援队伍组建的防疫“共同体”。

通过“3+N”防疫工作法,樱花苑联防联控一贯到底,用“一表一群一岗”,让抗疫“末梢治理”到达最后一米,同时“N”支队伍齐上阵,多方同向而行,不让一个楼组、一户人家、一个居民成为“孤岛”,真正做到“封楼”不封爱,与居民一道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樱花苑有一栋居民楼需要实施闭环管理。居民区第一时间成立“防疫工作组”,袁廷海任组长,负责总指挥,5位居委干部带上“居民信息表”和新建的“楼栋闭环管理微信群”二维码,冲进楼组,有条不紊地进行居民信息核对、组建楼组群。

这张表格起到了“底数清”“情况明”的关键作用。此次疫情“大考”也是对这项基础工作的检验。居委会干部后来的验证结果显示,人员信息误差几乎为零。

新民晚报记者江跃中

图说:“睦邻小厨”开始为社区抗疫一线人员24小时接单供餐。上海杨浦官微

第四计:人民建议抓紧办

自“上海杨浦发布”3月24日开通“疫情防控工作专项征集”通道以来,热心市民已经踊跃发送意见建议160余条。记者今天了解到,其中两条可行性较强的人民建议“老年人刷身份证即可测核酸”和“社区食堂为一线抗疫人员配送三餐”已经办好了。

来自社会各界的160余条人民建议中,主要针对的是社区封控管理、核酸检测筛查、医疗急诊急救等热点问题。这些意见建议都由专人在规定时间内回复建议人或转交相关部门跟进处理,其中一条尤其引起工作人员的关注:和本市不少社区一样,杨浦区江浦路街道老人在核酸检测中不会操作智能手机,遭遇“亮码困境”的问题十分突出,核酸检测的效率也大受影响。老小区占到江浦路街道居民区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的居民大多是老年人,因此,江浦路街道一位居民建议:“高铁站刷身份证即可入站,核酸检测能否也用上类似的设备,让老年人刷一下身份证即完成登记做检测?”

收到这则建议后,江浦路街道当即联系一家科技企业研发攻关,开发出一款名为“智能核检通”的新设备。“智能核检通”外形像POS机,老年人只要将身份证摆上去,设备即可通过智能识别,并自动接入“健康云”小程序,生成核酸检测登记二维码并打印出来。江浦路街道已经在几个小区进行试点,大大方便了老人,加快了核酸检测速度。之后,街道还将继续优化设备的网络稳定性,更大范围推广这一做法。

图说:“睦邻小厨”开始为社区抗疫一线人员24小时接单供餐。上海杨浦官微

同时,还有多位热心市民关注到社区一线防疫人员的后勤保障问题,建议做好他们的工作餐供应。其中,有人还提出一条具体建议:上海近期暂停了社区长者食堂和老年助餐点堂食,仅保留外送和外带服务,能否利用杨浦区的社区食堂“睦邻小厨”的余力为一线防疫工作人员供餐?

接到这条建议后,“睦邻小厨”项目承接方“运和源中央厨房”很快落实,从定海街道试点开始,又陆续扩展到延吉和平凉街道,日供应量也从最初的每天1000份增加到3000份。而且,为方便工作紧张的一线防疫人员,预订时限也从最初的提前24小时缩短到仅需提前4小时即可,24小时接单。这样一来,一线防疫人员的后顾之忧大大缓解,在任务吃紧的现在,一天三顿能吃上一顿热乎饭,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好的“加油”。

新民晚报记者孙云

第五计:科技筑起新“长城”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徐汇区科技企业的员工们默默地为上海这座城市和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筑起一条新的防线。

躺在办公座椅上却怎么也睡不着,又一次在凌晨结束工作的李威、陈傲君,望着办公室的天花板还在激烈地讨论着气膜式检测实验室在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预案。新一波疫情以来,上海核酸检测面临时间紧、任务重、检测人员短缺的情况,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诊断板块上海捷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迅速启动气膜式检测实验室建设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的李威、陈傲君每天都吃、住、工作在公司。他们心中只有一个想法:争分夺秒。他们深知气膜式实验室一旦建成,将为上海新增每日5万人次核酸检测量。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日前,命名为“长城”的气膜式检测实验室投入使用。

因疫情影响,商派软件有限公司交易产品线技术负责人王云凯已居家办公多日。日前,他接到公司的召集电话,公司要协助康健街道紧急上线一个疫情保供小程序,解决封控小区居民买菜难的问题。作为一个从事互联网行业十余年的“老鸟”,他立即响应公司号召,经过团队的共同努力,仅一个通宵,“疫起买菜”小程序就闪亮登场。

上线仅是开始,考验接踵而至,由于菜场、超市的操作人员对新系统不熟悉,打给他的咨询电话接连不断。居家办公的他一边在电脑上优化小程序,一边接听手机咨询。“订单暴增了?你们来不及拣配?”刚收到供应商的求助,他马上就协调项目团队解决:“居民的收货地址是没有写街道、居委的,以街道、居委来区分订单的做法效率低,我们要紧急调派资源上线相关功能,帮助供应商持续提高拣配效率。”连日的辛勤工作,让他由衷感叹道:真是忙并快乐着。“疫起买菜”小程序上线至今,已复制推广到徐汇区、闵行区、浦东新区等,覆盖数百万居民。

新民晚报记者袁玮

图说:浦东高桥镇的微型消防车“变身”消杀车。高桥镇供图

第六计 消防车变消杀车

“常居室内要通风,消毒杀菌很必要。手机电梯门把手,细节预防要做到。戴好口罩和手套,科学洗手莫忘掉。”这两天,浦东新区高桥镇西新村村民们发现,村里来了“新式武器”。一辆红色的微型消防车“变身”消杀车,一边播放着防疫宣传内容,一边“吞云吐雾”行驶在马路上消杀周边道路环境。

记者从高桥镇获悉,好几个村都用上了这个“新式武器”。在封控期间,微型消防车发挥着多重功用。“疫情期间,请大家居家隔离,不要走动!”消防车成了流动的“小喇叭”,既是宣传也是督促,让大家自觉遵守封控政策,一起把防疫抗疫进行到底。

西新村党总支书记朱勤华介绍,该村地处高桥镇西北角,村域呈带状,面积1.83平方公里,村民居住分散。面对突然来袭的一波疫情,村委充分利用村域内微型消防站的优势,深挖微型消防车在抗击疫情中的作用。别看它“身材小”,在村里走街串巷却行动自如;它的音量比小喇叭大不少,可谓响起了“疫情防控最强音”。“这几天正好我们需要消杀环境,消防车空闲的时候被派上了用场;消杀的同时做好宣传,也让老百姓安心了很多。”

据了解,微型消防车每天早中晚3次,在村域范围内承担起路面环境消杀、防疫工作通知、日常消防提示三项重要任务。村民们感叹,村里有了抗疫“好帮手”!

新民晚报记者宋宁华

图说:李思同编写二维码批量自动生成程序,5小时搞定全村核酸检测二维码。青浦区供图

第七计:批量生成二维码

在青浦区练塘镇东淇村,近三分之二的村民都在60岁以上。他们不擅长使用智能设备,需要工作人员帮忙录入“健康云”登记核酸信息。为了提高效率,“90后”小伙子李思同想了一个好办法。他利用所学的知识,编写出二维码批量自动生成程序。一个人,三台电脑同时运转,5小时就生成了村里全部1400多人的登记码。

李思同是上海一名选调生,来东淇村工作才两个月。3月15日,村里接到通知,将于3月20日进行全村的核酸筛查工作。一时间,大家都有些不知所措。全村800多名老人,大部分没有智能手机,这些人的核酸检测登记码该如何提前准备好?单靠村委会里几个年轻人在“健康云”进行“非本人”预约,几天几夜不睡觉也弄不完。

图说:批量自动生成的核酸检测二维码。青浦区供图

手动录入一些居民信息后,李思同发现,这是一份重复性极强的工作,除了数据不同,基本条目都是一致的。“人工输入用时较长,而且不可避免地会出错。使用程序的话,每一步都衔接得非常精准、高效。村委会人手少,如果多台电脑同时运行,就可以很快完成。”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李思同利用自己业余学习计算机编程的爱好,只用了半天时间,就编写出基于人口信息表的二维码批量自动生成程序。一个人的预约登记信息,只要40秒即可生成。最多一次可以生成100张。

这件事很快传开了,周边不少村居纷纷讨教经验。二维码批量自动生成程序不断优化新版本,在查漏补缺上下功夫,为下一轮核酸筛查打下基础。现在,青浦、嘉定、闵行、浦东等区的近百个村居都在使用这个程序,极大地提高了核酸筛查信息登记的效率。

新民晚报记者杨欢

图说:金山区石化街道四村居民的购菜需求单。石化街道供图

第八计:“点菜热线”不愁吃

疫情封控期间,对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来说,如何通过手机在线点菜成了一个难题。为此,金山区石化街道四村居民区开辟了专门的“点菜热线”,接听的志愿者会根据老人的需求“点菜”。“点菜”费用由居委会先行垫付,待菜品送到后,居民们再将钱交付给居委会,此举大大方便了辖区内老年群体的生活。

昨天上午10时,“爱心点名”志愿者楼兴妹的“工位”上异常忙碌,来自居民们的“点菜”电话络绎不绝,“我们每天接到的订单基本上都有100单左右”。除了日常生活用品之外,还有许多老年人由于身体状况等原因,提出了一些个性化需求,居委会都会尽量帮助解决。

刚开始推行该服务的时候,外围大部分商超已经关闭。石化街道四村居委会积极联系,甚至发动志愿者亲属对接,最终同多家供货商确立了短期合作关系,老年人所需的菜品和日常生活用品基本都能得到满足。从3月21日开始封控至今,石化街道四村居委会已经为老人通过电话购买蔬菜、药品等货物达上千次。目前账单上记录的4000多元垫付款绝大部分已经结清,剩下一小部分家庭困难老人的账单则被居委会悄悄地划去。

新民晚报记者屠瑜通讯员杨季峰

图说:海滨新城小区使用的微信实时表格。山阳镇供图

第九计:实时表格动态测

金山区山阳镇海滨新城小区志愿者温海是蒙山中学信息科的一名教师。他感到核酸检测数据要做到一清二楚,才能确保一个不漏,通过此前志愿服务的经验总结,他认为表格勾选这种传统做法会增加后期整理数据的工作压力。于是,3月29日晚上,温海运用自己所长,连夜设计制作了一张微信实时表格,内容包括小区楼栋号和室号,简单易懂。志愿者只要在检测核酸的出口设置点位,进行线上登记。

3月30日上午,海滨新城东区率先实行了实时表格的动态监测。居民发现,在家就能打开表格,同步知道其他楼道的检验进度,十分便捷;现场志愿者也能同时在现场了解检测状态,方便通知下一个楼道进行检测。

对于“扫楼”的志愿者来说,这个表格也有很大帮助,能够实时了解检测现场的情况,方便动态调整“扫楼”速度。居委会干部也认为,这个实时数据能大大提高汇总统计的工作效率。

通讯员刘诗寒 新民晚报记者屠瑜

图说:长宁区华山居民区的一单元楼微信群截图。受访者供图

第十计:一幢楼建一个群

“各位居民:为了预防核酸当天预约‘核酸二维码’的系统瘫痪,请大家务必在今晚前生成好二维码,保存至相册内,谢谢大家。”昨天上午,长宁区华山居民区的一单元楼微信群发了一条群公告提醒,有热心居民接着跟帖,“贴有防偷窥膜手机的主人,最好将核酸二维码打印在纸上,方便采样人员快速扫描。”

“考虑到小区封控,居民的诉求增多,而居委干部人力有限,我们想到了在原有的小区微信群的基础上,以单元楼为单位组建了14个自治微信群,一楼一群,全覆盖。每个群都由块长当负责人,做好政策解读、需求搜集和协调管理。还有不同的志愿服务,志愿者都由楼内居民担任。”华山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潘志歌介绍,志愿服务包括9项必选项,分别是:垃圾收运;快递处理;关心关爱特殊群体;买菜;核酸采样;配药;急救;焦虑情绪疏导;宠物二便管理。另外,还有一个可选项是外籍咨询。居委会都提前做好框架和预案,具体细则由各群根据各自情况决定。

潘志歌表示,他们也是边干边挖掘志愿者,边干边有新的需求出现,慢慢梳理形成了现在的内容,受到了居民们的欢迎,群里互帮互助,发生了很多暖心故事。另一方面,通过让块长当领头人,居委会的每个人也都得到了锻炼,能够独当一面。

新民晚报记者屠瑜

图说:松江永丰街道有支“配药小分队”。受访者供图

第十一计 药单统筹代配药

昨天上午7时30分,章琦熟门熟路地来到松江区永丰街道各个封闭小区,从外场驻点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一个个装满医保卡的袋子。回到办公室分类整理后,她又马不停蹄地赶到附近医院,不厌其烦地为每一位居民挂号、看诊、取药……

和章琦一样,从3月中旬起,永丰街道“配药小分队”每天都这样忙碌着,目前已有近10名“娘子军”。她们都是街道各机关科室的工作人员,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主动变身为“药袋姐”“药袋妹”,解决封闭小区居民的配药需求。

街道党建办工作人员陈凯希告诉记者:“小区封闭后居民配药需求大。为了节省人力,我们从‘分散作战’变‘集体作战’,让志愿者‘一次跑腿’就可以配齐药品。”

图说:1999年出生的周静娴正在帮忙配药。受访者供图

具体怎么做?

首先,每天下午5时,由街道定时收集辖区封控小区配药需求清单,明确患者姓名、所属居委会、药品名称、剂量和药盒照片,由各个居委会统一收集医保卡并消毒。次日,有“配药小分队”专门接单配药,统一前往医院。

1999年出生的周静娴去年刚刚入职,这个大家眼中的小妹妹,如今也成为配药小能手。“每个小区有一个大袋子,每个居民又有一个透明密封袋,袋子外面写好名字。”她说,配药流程是先一一挂号,然后看医生问诊、开药方,根据药方付款,再去取药。“每一次都按顺序将单据、药品装在对应袋子里,保证清清楚楚交到居民手上。”

新民晚报记者杨洁

图说: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证码合一” 再升级,实现居民快速检测通过。受访单位供图

第十二计 “证码合一” 再升级

昨天,居民陈先生来到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理灵活就业缴费业务,仅在门口的设备上扫了一下身份证,就瞬间完成了自己取号和身份与健康信息的校对,“这波操作太便捷、太安全了。”

据介绍,该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最近对原有的“证码合一”通行办事场景,作了进一步的升级,通过识别身份证、社保卡或扫描随申码,即可完成“人、证、疫苗接种、新冠检测”四码信息检测验证,实现居民快速检测通过。这项增加了核酸检测与疫苗接种信息校验的“四合一”升级应用,在全市是首创。

“证码合一”通行办事场景,是临汾路街道2021年上半年推出的“通过身份证(社保卡或随申码)-健康码实时显示-绿码取号(非绿码不取号)-窗口办事”的一体化快捷流程办事场景,居民在办事大厅只需在叫号机上通过身份证(社保卡或随申码)一次取号,就可同时完成测温、亮码、取号。三件事变成了一件事,办事过程从最快60秒缩短到6秒。

而在去年“证码合一”基础上再升级的“四合一”四码信息核验系统,功能更周全,办事效率也更快,主要表现在:在设备显示健康码时,如果近期做过核酸检测且结果为阴性的,现场(取号)设备会同步显示核酸检测结果和检测时间;在设备显示健康码时,如果曾经接种过新冠疫苗的,现场(取号)设备会出现“已接种新冠疫苗次数”的文字提示。

特约通讯员顾武新民晚报记者江跃中

图说:“百宝箱”里存放的防护服、护目镜、手套、口罩等应急物资。受访单位供图

第十三计 封楼有只“百宝箱”

这几天,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普善居民区一只被称作“百宝箱”的旅行箱有点忙。3个楼栋因为疫情防控需要采取封控措施,这只拉杆箱跟随居民区的工作人员,一次次来到疫情防控的现场“大显身手”,里面存放的防护服、护目镜、手套、口罩、免洗消毒液等应急物资,一应俱全,是居民区按照街道的部署和要求准备的,在这次普善路居民区对相关楼栋采取应急措施的时候,派上了大用场,不仅满足了居民区工作人员现场开展工作的需要,而且给现场协助开展疫情防控的物业工作人员和部分居民碰到紧急状况时的防护,提供了装备。

据了解,普善居民区有7名工作人员,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磊准备的防护套装足有14套,这里面就包括给物业和急需居民准备的。接到封控通知的第一天深夜,当赶到现场配合封控措施的物业公司人员看到社区工作人员全副武装,而他们却只有一只口罩的时候,张磊打开了拉杆箱,给需要在楼内作业的物业人员递上了防护装备。

一户人家的小孩高烧需要送医院就诊,考虑到孩子和家长在出楼栋和在医院就诊期间的防护要求,“百宝箱”的两套防护装备又派用场了,在120到来之前,让孩子和母亲早早防护到位,一刻没有耽误地被送到相关医院就诊。

新民晚报记者 江跃中

编辑:张家愉
举报

看评论

推荐阅读

4617作文网起名字字典康熙字典专业的宝宝起名超梦西游手游破解版梦幻修仙手游破解算命淮吗黄金周末交易十六画的字有哪些起名字用用妍字起名的姓闫的起名大全周易测名字测姻缘周口二手电动车交易给姓朱怎么起名农历八字算命免费龙凤双胞胎起名子八字算命黄历周公解梦名字免费打分测试李起名字男孩梦幻家园解开难题约会怎么过八字算命实例算死命 txt适合起名的词有哪些配送公司起名姓名龙凤双胞胎的起名按名字有算命的涮肉店起名梦见王八是什么意思 周公解梦基金周日交易吗周公解梦婚姻起名商行起名叫什么林好听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德国打算提及普京时仅用姓名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今日春分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白宫:哈马斯三号人物被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奥运男篮美国塞尔维亚同组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国标起草人:淀粉肠是低配版火腿肠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杨倩无缘巴黎奥运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记者:伊万改变了国足氛围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

4617作文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