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谭佳:东西方文学作品中的龙有何异同?

首页 → 国内新闻
分享到:

东西问丨谭佳:东西方文学作品中的龙有何异同?

2024年03月15日 21:32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视频:【东西问】谭佳:东西方文学作品中的龙有何异同?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3月15日电 题:东西方文学作品中的龙有何异同?

  ——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比较文学研究室主任谭佳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2024年是甲辰龙年,对龙的关注与讨论一直在持续。在中国和世界的文学作品中,龙的形象有怎样的呈现?自古至今有何发展变化?从东到西,龙的描述有何异同?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比较文学研究室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学起源与中华文明基因形成研究”首席专家谭佳研究员近日在北京接受 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对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代表性的龙进行梳理和解读。

  现将采访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我们经常谈中国龙的历史和文化,包括考古、习俗、艺术等。与这些领域相比,龙的文学话题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谭佳:龙在中国文学中的呈现,是中国龙文化发展的组成部分,它参与并体现着龙文化发展的基本轮廓:本土形成、佛教东传和道教兴盛后的发展、现代传媒兴起后的多元融合。

汉字“龙”的演变。上图为二里头遗址发掘的绿松石龙形器与青铜铃。受访者供图

  同时,龙文学自带张力与特点,在龙文化中独树一帜。相比其他领域,中国文学中的龙,高度体现中国文艺精神和文人的精神世界——他们的理想抱负、性格情操、想象能力,以及“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价值观念等。

  概括而言,文学作品里的中国龙具有“十全十美”特点:一是最古老,最未来;二是能现实主义,能浪漫主义;三是最奇幻,最风靡;四是能圣能俗,能上天能入渊;五是能雌能雄,能阴能阳;六是最有人缘,“好友”最多(如形成龙马精神、龙腾虎跃、龙凤吉祥等固定的文学意象);七是最有团结力和凝聚性;八是最有跨文化性和可比性;九是最有传播性和共鸣感;十是龙作为十二生肖中唯一虚构的动物,被视为中华民族祖先的图腾。

火龙钢花表演。佟郁 摄

   中新社记者:东西方最早出现龙的文学作品分别是什么?各自描述出怎样的龙形象?

  谭佳:从狭义文学观出发,我们能捕捉到的东西方最早相关文学作品分别是《诗经》与由《奥德赛》《伊利亚特》组成的“荷马史诗”。龙在二者中的使用,代表了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的不同文化气质。

  《诗经》中的“龙”常等于“宠”,如《商颂·长发》有“何天之龙,敷奏其勇”;《郑笺》有“龙,当作宠,宠,荣名之谓”;《周颂·酌》有“我龙受之,蹻蹻王之造”;《小雅·蓼萧》有“既见君子,为龙为光”等。这些“龙”虽借为“宠”,但可以看到它最初的神圣感和道德意味。此外,《诗经》还出现龙旗、龙纹的描绘,如《周颂·载见》“龙旂阳阳”、《商颂·玄鸟》“龙旂十乘”、《鲁颂·閟宫》“龙旂承祀”等。

谭佳研究员参加“‘龙年说龙:中国龙的文化阐释’社科青年思享会”,介绍《文学里的中国龙》。受访者 供图

  在古希腊语中,“龙”和“大蛇”是同一个词语,所以“荷马史诗”中的龙形象大多也是巨大的蛇。如《伊利亚特》第二卷提到,“一条背生血红鳞片的长蛇由奥林波斯大神送到阳光里,从祭坛下冲出……小鸟可怜地啼叫,被蛇一一吞食”,并用巨蛇来预兆特洛伊战争会打十年;《伊利亚特》第三卷提到,“有如一个人在山谷中间遇见蟒蛇”。

  “荷马史诗”中这些蛇或龙,明显有魔力和保护功能,令人害怕和敬畏。《诗经》里的龙虽隐有天威感,但文学风格上追求中和,可敬但并不令人生畏。

   中新社记者:作为中华文明代表,龙图腾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之一,其在中国古代神话及文学艺术中是如何传承发展的?发展过程中有何重要变化,有哪些鲜明特色?

  谭佳:文学里的中国龙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本土形成,即东汉以前的龙形象,大多是能上天入地的神兽。除此之外,龙还作为天文意象出现在早期文字叙述中,如《周易》中提到“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等,可看出商周时期的天文与龙意象的关系,这也是中国文学中龙的一个重要特点。到春秋战国时期,《左传》《庄子》《韩非子》中开始出现人养龙、龙杀(咬)人、屠龙等生动情节。在文学风格上影响很大的是《楚辞》,龙成为瑰丽想象的重要元素,屈原以乘龙升天喻示自己志向高洁。

汉代青龙瓦当。陈硕 摄

  秦汉大一统后,文学中的龙随时代发展进一步丰富,出现政治化、哲理化、神怪化等特点。政治化体现为衬托帝王的神圣,比如《史记》、汉赋中大量借龙来称赞王权;哲理化方面,西汉刘向《新序·杂事五》中的“叶公好龙”是典型例子;在神怪传统形成方面,《山海经》《淮南子》记载很多与龙相关的神兽,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文化功能。

北京通州宋庄镇树美术馆“山海图纪”展览中呈现大量鱼、龙、凤作品,源于《山海经》中关于鱼龙变幻的传说。任海霞 摄
2024年上海豫园“山海奇豫记”海经篇龙年灯会,以《山海经》作为蓝本,呈现生肖龙与海洋动植物交织的奇境。陈玉宇 摄

  第二个阶段是佛教东传、道家兴起后的龙文学,龙从神物发展到具有丰富的人格化特征。隋唐明清时期,龙在文学叙事中更加丰富,不断通俗化、大众化,比如经常出现有关龙女、龙子、龙宫、龙床等的精彩描写;龙族的“势力”还有井、河、江、海的大小区别,与天宫、地府等一起,形成可与人间相对应的等级世界,《西游记》就是典型代表。

  作为诗词意象的龙也愈发成熟。比如李白诗歌创作中的龙形象千姿百态,是他济世安民、隐逸出世两种处世情怀的内在表现。在韩愈《龙说》、柳宗元《谪龙说》等作品中,以龙喻志的传统得到传承。蒲松龄《聊斋志异》中不仅设有《龙》篇,《罗刹海市》还描述了罗刹国、龙国这两个一切相反的国度,在龙的国度一切都是美好的,作者借此表达对现实的嘲讽和批判。

谭佳研究员参加“‘龙年说龙:中国龙的文化阐释’社科青年思享会”,介绍《文学里的中国龙》。受访者 供图
谭佳研究员参加“‘龙年说龙:中国龙的文化阐释’社科青年思享会”,介绍《文学里的中国龙》。受访者 供图

  第三个阶段是现代传媒兴起后,龙形象的多元融合。伴随中国文化在近现代的转型,受西方文化影响,文学里的中国龙既有传统文化符号意象,也保留其佛道教意味,又不断融入西方文学的“屠龙”主题,不断走向大众化和类型化,如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等。当下,修仙、奇幻、穿越、科幻小说中都有龙的身影,中国涌现了很多以龙为主题的网络文学作品,其中一些被译介到海外,起到很好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作用。

  此外,围绕龙神话的研究,成为知识分子文艺追求和家国情怀的体现,这也是中国龙文学的一大特点。抗日战争时期,文学家和批评家闻一多通过对龙神话的研究,以“龙图腾”发挥出团结鼓舞国民的巨大作用。在中国台湾,文学中的龙元素也很常见,海峡两岸同文同种同享“龙脉”。

中国邮政发行《甲辰年》特种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天龙行健”和“辰龙献瑞”。泱波 摄

   中新社记者:东西方神话及文学作品中的龙,相互间有何互动与影响?到了现当代特别是互联网时代,东西方文学作品中的龙将如何融合发展?

  谭佳:东西方龙神话及龙文学之间的影响,有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显性如五方龙王与四海龙王的观念,就是佛教东传和本土化之后才发展兴起的。隐性则是大量的史前东西文化交流。比如,从史前到青铜时代至铁器时代早期,欧亚草原游牧社会中盛行各种统称为“格里芬”的有翼神兽形象,东传至中原后,对先秦至魏晋时期的中国文学与神话叙事产生影响。

广西柳州市举行“龙王出游”活动,巡游队伍抬着龙王塑像沿柳江巡游。韦国政 摄

  在融合发展方面,西方龙的文学属性特点非常鲜明,对现当代的龙文学影响很大。

  西方神话中有丰富的龙形象,比如古希腊的赫西俄德在《神谱》里描述龙为地母盖亚之女所生,是一个蛇身仙女。随着《圣经》的巨大影响,尤其在中世纪,欧洲各地神话传说中丰富的龙,逐渐统一成有魔法的或邪恶的龙形象,贯穿在众多西方文艺作品中,屠龙成为一类经典主题。骑士文学和探险小说也特别喜欢使用龙意象,有助于体现主角的英雄形象和不凡经历。由此,西方文学的龙形象渐渐被固化:蜥蜴似的爪子和鳞片,有翼且会喷火的怪兽,它们守护财宝,贪婪凶狠,可能吃人并纵火。

  在此传统下,对龙魔力的强化、屠龙主题的不断延伸,仍是今天西方奇幻小说的特点,如《魔戒》系列中阿尔达的龙、《哈利·波特》系列中的火龙、《冰与火之歌》中与异鬼类似的龙等,它们基本属于魔法界的魔法生物。

美国动画电影《驯龙高手》中的龙形象。王磊 摄

  当下,中国众多以屠龙为主的穿越小说、科幻小说也大多把龙视为神怪或魔法之物。在文学艺术的架构与主题方面,如何更好地呈现传统中国文学的龙特点,还可再深耕。中国文学的龙形象和龙主题所承载的天地精神、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等问题,如何有效传承发展,值得进一步挖掘。

   中新社记者:您对东西方文学中龙形象的未来发展趋势有何研判?有什么期待?

  谭佳:东西方龙文学的未来发展态势,可以结合当下的文化变革来看。当今文化以网络电子媒介为核,在数字时代和人工智能(AI)冲击下,人类自我表达和交流方式正在发生飞跃,纸媒写作和网络写作甚至AI写作并存。因此,不难判断,动漫化和影视化的龙,必然更快速普及于社会大众;有文化意味的“内涵”龙,和作为数据库写作素材而存在的“普通”龙并存;文以载道的龙和以电子游戏模式创作的龙同在;神圣的龙和萌味十足的龙并存。总之,非中心的、打破国别的、多元和跨界的龙文学,与旨在宏大叙事、有现实主义指涉的作品会平行发展。

  在这方面,我个人主张和而不同。文学创作应鼓励更深入的对话,增进交流互鉴。

  受访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比较文学研究室主任谭佳研究员。孙自法 摄

  谭佳,哲学硕士,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早期中国思想史、比较神话学、文学人类学研究。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比较文学研究室主任、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学起源与中华文明基因形成研究”首席专家,兼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理事会副理事长,已出版学术专著4部,编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多种著述被翻译为英、日、韩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编辑:李骏】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国内新闻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国内新闻精选:

  • 台湾“网红”:冀通过社交平台传递真实可感的大陆
    2024年06月06日 15:53:30
  • 在川台胞话端午:粽叶包裹两岸情
    2024年06月06日 15:50:38
  • “我从台中来”:台青融“陆”种黄瓜
    2024年06月06日 15:18:34
  • 湖南省长沙市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范小新被开除党籍
    2024年06月06日 10:49:49
  • 中国驻德国使馆提醒中国公民欧洲杯期间注意安全
    2024年06月06日 10:13:25
  • 月球采的“土”究竟长啥样?带回来需要注意什么?
    2024年06月06日 10:13:17
  • 黄永松辞世后的《汉声》杂志:变与不变的考验
    2024年06月06日 09:53:19
  • 两岸青年龙舟竞驰共迎端午
    2024年06月05日 22:09:51
  • 东西问丨翁淮南:何以华夏,用物证读懂中华民族
    2024年06月05日 21:19:24
  • 20多位台胞“登陆”浙江宁波换证 期待大陆美好生活
    2024年06月05日 17:43:02
换一批
推荐阅读
1/62/63/64/65/66/6
  • 这些所谓的护眼知识其实是误区,别再信了!

    东方甄选,活成了俞敏洪最看不起的模样?

    月球采的“土”究竟长啥样?带回来需要注意什么?

  • 谁拍下了嫦娥六号着陆器上升器合影

    高考考前必读

    新大学密集官宣,该怎么选?

  • 国际识局:“塌房”丑闻滚雪球,日本车企怎么了?

    国足结束封闭训练,世预赛生死战对阵泰国队

    知名男星无缘白玉兰提名,网友吵上热搜,多方回应

  • 中新健康丨别养臭水了,可能会得肺炎

    “首套房贷利率比现在的二套还高” 存量房贷利率还能降吗?

    多只美股暴跌近100%,成功买入被宣布作废,谁来买单?

  • 上市药店刚被约谈完,又因卖彩票冲上热搜

    高温炙烤多国,已超200人死亡!印度发布红色警报

    孙颖莎、王曼昱,一场决赛中的两位胜利者

  • 价格创近5年同期最低,牛羊肉为何便宜了?

    换车吗?超111亿元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安排上了

    唐纳德·沃斯特:建设生态文明,中西方需要彼此

  • 世预赛“中泰之战”即将打响 双方均全力争胜

  • 福建闽侯:绣球花开 良地生金

  • 全国各地组织多样活动迎端午

  • 胡歌:引领更多人成为生活中的低碳达人

  • 厦门开展海上溢油应急实操演练

  • 探访四川西昌建昌古城:感受多元文化魅力

  • 科学家发现已灭绝“牛顿巨鸟”完整颅骨化石

  • 中俄非遗游园会展出两国手工技艺佳作

  • 精彩直播
    • 仲夏时节苗寨美如画

    • 揭秘“数字敦煌”如何“炼”成

    • 中国首次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五星红旗

    • 航拍青海互助北山:云雾缭绕 宛若仙境

    中新热榜
    • 国际识局:“塌房”丑闻滚雪球,日本车企...
    • 新大学密集官宣,该怎么选?
    • 成功“挖土”后留下“中”字 外媒:嫦娥...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首批《食品安全风险管控...
    • 20多位台胞“登陆”浙江宁波换证 期待...
    • 《墨雨云间》热播 珍珠妆引热议
    • 百事可乐美国市场份额降到第三
    • 美国会众议院通过法案:制裁国际刑事法院...
    • (经济观察)AI带来网络安全风险 专...
    • 5月中国电商物流指数创近6年新高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 京ICP备05004340号-1]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18;京(2022)000011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

    4617作文网起凡起名周易和易经有什么区别盲派八字算命软件小孩起名刘嘉周易大师邵伟华短视频公司起名字饭店管理公司起名字周公解梦梦见跟人吵架做公司起名怎么起本命卦的计算方法原版周公解梦书籍起名字的周姓修理起名梦城院了解一下周公解梦2345大全查询一一郑州周易起名梦参老和尚心经讲解女孩子起名有内涵的字雷姓 女孩 起名周公解梦女人梦见水周易谁讲的好水命金命怎么算小孩起起名免费网丞字起名梦的解析插图怎么给自己解梦女人梦见洗脸周公解梦算命八字取名免费生辰八字免费起名软件免费周公解梦梦见流动的水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德国打算提及普京时仅用姓名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今日春分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白宫:哈马斯三号人物被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奥运男篮美国塞尔维亚同组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国标起草人:淀粉肠是低配版火腿肠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杨倩无缘巴黎奥运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记者:伊万改变了国足氛围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

    4617作文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