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专题
  • ENGLISH
正在阅读:创新改变中国|中国煤科品牌产品助力煤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首页> 能源频道> 能源要闻 > 正文

创新改变中国|中国煤科品牌产品助力煤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来源: 光明网2024-05-14 13:50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煤炭工业正经历着一场智能化技术革命。5月12日,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品牌博览会上,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以下简称“中国煤科”)发布了三款创新产品,标志着我国煤炭工业在智能化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创新改变中国|中国煤科品牌产品助力煤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发布会现场

  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中国煤科是我国煤炭工业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和排头兵,始终肩负着引领“煤炭科技进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光荣使命。

 

高效开采智能化采煤机:割得动、跑得快、高可靠、无人化

  中国煤科上海研究院自主研发的MG2×250/1200-WD系列高效开采智能化采煤机,以其创新的最小采高1.3米、年设计生产能力300万吨、高度智能化集成的总体技术,展现了其在较薄坚硬煤层及复杂构造条件下的高效智能开采能力。

创新改变中国|中国煤科品牌产品助力煤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MG2×250/1200-WD系列高效开采智能化采煤机模型

  中国煤科天地上海采掘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史春祥表示,该采煤机采用双截割电机横向并列布置,提升了截割能力;过煤空间大,牵引阻力小,实现快速牵引;参数匹配合理,故障率低,实现高可靠性;搭载了位姿监测、惯性导航和规划截割等系统,使其在智能化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该机型的成功研制,为实现综采工作面少人化甚至无人化开采,提供了关键的技术与装备支撑。

创新改变中国|中国煤科品牌产品助力煤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透明地质保障系统:煤矿“透视眼”,安全保障的守护者

  透明地质保障系统,作为中国煤科智能矿山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数字底座,通过实时监测和透明化精准分析,将煤矿的地质信息变得可视化。

创新改变中国|中国煤科品牌产品助力煤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透明地质保障系统演示动画

  中国煤科西安研究院透明地质公司总经理刘再斌表示,该系统利用先进的探测监测技术,如随采随掘、地震勘探、长掘长探等,大幅提升了数据精度和处理效率,为隐蔽灾害的透明化分析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撑,为煤矿地质资源勘探、设计建设、采掘、生产等全过程提供全方位的地质保障服务。

创新改变中国|中国煤科品牌产品助力煤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与装备:智能操作岛,实现“采煤不见煤”

  中国煤科天玛智控研发的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与装备,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与传统煤矿装备技术融合,打造出了一套综合智能化解决方案。

创新改变中国|中国煤科品牌产品助力煤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智能操作岛

  中国煤科北京天玛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开采事业部副总经理刘清表示,该系统从井下集控到地面远控,实现了远程开采人员对井下采煤装备的精准控制,为实现工作面开采的无人化提供了智能化开采平台。通过沉浸式远程操控平台,操作人员可以像驾驶无人机一样,实现远程开采,保障了作业安全,提高了开采效率。

创新改变中国|中国煤科品牌产品助力煤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据悉,新发布的三款产品不仅代表了煤炭科技的最前沿,更是我国煤炭工业智能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它们将加快实现我国煤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筑牢我国能源安全屏障,更好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创新改变中国|中国煤科品牌产品助力煤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总监制/宋乐永

  总策划/战钊

  编导/张佳兴 林佳欣

  主持人/林佳欣

  摄像/李锦 邱建雄

  剪辑/孙守玉 王天朗

字幕校对/韩雨潼(实习) 刘峻宇(实习)

 

  制作

  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联合出品

  光明网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日/ 周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高温建设忙 防暑有清凉

  • 中国电动车企亮相伦敦科技周

最热文章

  • 自然资源部:2021年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1
  • 今天是“世界工程日” 全球举办庆祝活动
    2
  • 工信部:2021年计划新建5G基站60万个
    3
  • 科学家揭示疟疾媒介按蚊婚飞和求偶的奥秘
    4
  • 科学家在缅甸琥珀中发现一亿年前“萤火虫”
    5
  • 北京将在光电子、区块链等领域布局新型研发机构
    6
  • 科技部:北京国际科创中心要更多地解决0到1的问题
    7
  • 北京怀柔科学城:“科学+城”的城市框架扎实起步
    8
  • 第十五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ITSAC 2020)在深圳开幕
    9
  • 2020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将于9月底在海口举办
    10

独家策划

  • 孙晓波:中药材质量关乎中医药行业未来

    打开宇宙之门 | 智造地震:复现汶川地震波

  • 【大国重器零距离】上海光源的超硬多功能线站有多“硬”?

    张伯礼院士谈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

  • 打开宇宙之门 | 智造地震:高频台上台

    端午养生健康一夏,这份养生攻略请收好!

推荐阅读
农业农村部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普通野生稻优异基因发掘平台建立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135个高产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审定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我国首个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启动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科技守护布达拉宫“不老容颜”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2024-06-13 09:16
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首飞成功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2024-06-13 09:14
渤海湾畔:碧海泥滩化身“金山银山”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2024-06-12 09:37
为粮食安全插上“科技翅膀”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4-06-12 09:37
我科学家在海马体外发现新型边界细胞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2024-06-12 09:32
我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完成
记者11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日前结束,共有10名预备航天员最终入选,包括8名航天驾驶员和2名载荷专家(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各1名载荷专家)。
2024-06-12 09:25
科技+文化“复活”馆藏千年文物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立福,在解读高光谱分析技术为珍贵文物进行三维“留影”的最新进展时说:“光谱是辨别物质的‘指纹’。前不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运用三维技术,首次根据出土头骨,复原出一尊男性红山先人的容貌。
2024-06-12 09:19
王乃彦:取回核爆关键数据的“逆行者”
1966年12月的一天,罗布泊,一朵巨大的白色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首次氢弹原理试验爆炸成功。
2024-06-12 09:17
苹果公司推出个人智能系统“苹果智能”
苹果公司10日在2024年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个人智能系统“苹果智能”。该系统集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强大功能,可应用于苹果多款产品。
2024-06-11 14:27
端牢“中国饭碗” 激发振兴活力
芒种时节农事忙。河南、山西等地麦收陆续进入尾声,湖南、江西一些地方正忙着种稻插秧。北方收麦、南方种稻,收与种紧密相连,南与北交相辉映,中部这片土地上充盈着丰收与希望的气息。
2024-06-11 10:41
太阳黑子本影波驱动源揭示
记者10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抚仙湖太阳观测和研究基地研究人员利用界面区成像光谱仪(IRIS)以及其他望远镜的数据,详细研究了太阳黑子中色球层本影波的精细结构,并在揭示其驱动源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此项研究表明,色球层本影波很可能是由声学波驱动的。
2024-06-11 10:02
一个计量单位里的创新力|1毫米精准控制造就机器人巧“手”
《经济参考报》6月11日刊发文章《一个计量单位里的创新力|1毫米精准控制造就机器人巧“手”》。现在,机器人的蛇形3D内窥镜和手术操作臂能够自单孔进入人体,在患者体内进行全方位、大范围的运动,兼顾高负载力和精细操控能力。
2024-06-11 09:55
李德仁:苍穹之上,擦亮“东方慧眼”
在自主自立这一原动力的驱使下,李德仁还带领团队研制了我国天-空-地3S集成的测绘遥感系统,构建了自主可控的国产地理信息技术体系。那时,李德仁团队自主研发的“珞珈二号”卫星获取了河北受灾地区上空的雷达图像,并观测到一处堤防决口。
2024-06-11 09:50
“地沟油”变燃料,送国产商用飞机上天
6月5日,中国商飞公司一架ARJ21支线飞机和一架C919大型客机,分别从上海浦东机场和山东东营机场起飞,圆满完成首次加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演示飞行任务,展现了加注SAF后两型国产商用飞机的良好飞行性能。此次两型国产商用飞机演示飞行所使用的SAF,采用了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生物航煤生产技术。经过一系列技术攻关、装机验证工作后,该公司于今年2月获得中国民航局适航批准。
2024-06-11 09:44
实施“科技突围”工程 争取实现“起跑就领先”
“我们正在实施‘科技突围’工程,要把着力点放在有资源有特色有优势的稀土、乳业、新能源等领域,在点上争取实现‘起跑就领先’,以点带面把科技搞上去、把产业提上来。
2024-06-11 09:42
填补市场空白!我国首款民用宽带卫星上网设备发布
中国卫星通信的空间带宽将进入“寒武纪大爆发”时代。
2024-06-07 18:32
加载更多

4617作文网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德国打算提及普京时仅用姓名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今日春分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白宫:哈马斯三号人物被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奥运男篮美国塞尔维亚同组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国标起草人:淀粉肠是低配版火腿肠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杨倩无缘巴黎奥运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记者:伊万改变了国足氛围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

4617作文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