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澎湃号·湃客 >

央视“神仙综艺”首播破亿,穿越千年对话古人,教孩子历史

精英说精英说官方澎湃号
2021-03-29 07:46
甘肃

原创 鸢尾花花儿 精英说 收录于话题#教育纪录片22个

前几天打开知乎,说姐收到一则问题邀请:“为什么《典籍里的中国》中的宋应星留着辫子?”点开一看,底下早就争得热火朝天。

《典籍里的中国》是今年年初CCTV上映的一档全新的文化节目,播出第一集就收获好评如潮,豆瓣直接拿下9.0分。并且微博上相关话题阅读量超过3.2亿次;在抖音平台,正片剪辑的播放量也迅速超过了1.1亿次。

而知乎上大家讨论的焦点,正是《典籍里的中国》第二集《天工开物》的作者、明末清初科学家 —— 宋应星。

原来宋应星生在反清重镇江西,其兄为反抗清朝自杀,本人也是坚定的反清人士。因此节目中呈现出梳着大清辫子头的人物形象引发了许多争议。

随着争论越来越多,观众对于这档节目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也越发强烈:既然《典籍里的中国》第一集是中国弥足珍贵的元典《尚书》,那么第二集为何不是《论语》、《诗经》这类入仕经典,而是一部科技著作《天工开物》?这本被誉为十七世纪百科全书的书籍究竟有着怎样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当2000多年后的晚辈读书人跨过漫长的历史岁月,穿越千年与古籍里的人相遇对话,这些艰涩难懂的典籍,再度变得活灵活现起来。

就让我们带着一个个疑问,走进典籍里的中国。

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稻子长的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每个人都可以在稻穗下乘凉。”

节目的第二集开头,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作为引子,引出了故事的主人公 ——《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

这个成长于300多年前的青年,也曾经躺在稻田里,做过一个“禾下乘凉,天下富足”的美梦!

宋应星自幼聪明伶俐,过目不忘,他曾经和兄长宋应昇、挚友涂绍煃一道,在乡试中拿到了第三、第六、第四的好成绩。

三人意气风发,结伴上京参加会试,结果涂绍煃高中,宋家兄弟二人却先后六次落第而返,但宋应星天性豁达,“只要见到新鲜事物,就高兴的像个孩子”。对自己多次落榜虽然遗憾,但并不气馁:“万事万物之中,其无益生人与有益者,各载其半”。(译文:万事万物之中,对人生没有好处和有好处的,各占一半。)

六次进京赶考途中,他见到世间万象民生百态,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知识。虽功名一无所成,但实用之学却满载而归。

四十五岁那年,宋应星和兄长约定,哥哥在京城继续候职,自己则返回江西老家,整理笔记,编纂书稿,从事教育,完成年少时的梦想:著一本有利家国、有利百姓的好书!

后来,哥哥宋应昇和挚友涂绍煃先后做了官,他们不遗余力为宋应星提供各种帮助,只为完成兄弟三人共同的梦想:为黎民百姓写一部实用之书!

在宋应昇任职的浙江桐乡,宋应星考察了桑蚕养殖和丝绸织造之法,写成了《乃服》一章。在涂绍煃任职的地方,宋应星又学到了西洋“红夷大炮”的制法,最终写成《佳兵》一章。

当然,在宋应星禾下乘凉、天下富足的美梦中,农业生产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他把写粮食播种方法的《乃粒》放在了全书第一章,把写金玉的《珠玉》放在最后一章,《乃粒》在前,《珠玉》在后,取其“贵五谷而贱金玉”之意。

1637年,在兄长和挚友的共同努力下,这本花费宋应星一生心血写成的《天工开物》,终于得以出版。

书成之日,兄弟三人激动的振臂高呼:“不做溢美之词,不做浮夸文章,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节目至此,一股“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燃感扑面而来,在场观众无不为之热泪盈眶,这热泪中有惋惜:

尽管古代中国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发生?如果有多一点像宋应星那样睿智的先人,少研究点君君臣臣,多关注些“奇技淫巧”,那段百年屈辱的历史是不是完全可以避免?

这热泪中更有释怀:

节目最后安排宋应星与袁隆平院士跨越300年的握手,先贤未竟的事业,今朝终有传承。

经过两个甲子的筚路蓝缕,我们终于重获与世界平视的资格:

这热泪中当然还饱含时下年轻人对自身命运抉择的思辨:

宋应星历经国破家亡、六次科考不第的人生沉浮,终不坠青云之志,选择著一本有利家国、有利百姓的好书。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尊崇内心,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成就自己人生的价值呢?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曾被译成几种外国文字,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最关键的是,从这本书的背后我们也能够看到,在人生道路的磨砺之下,宋应星的思想认识和知识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与科举制度渐行渐远。他鄙弃那些“知其味而忘其源”的“纨绔子弟”与“经士之家”,注重搜索实践知识。他的“敢为人先,敢为不同”才是这本著作得以诞生重要原因。

这里不得不佩服央妈的高明,竟然想出用话剧作为节目的主体,以“未来读书人”撒贝宁的第一视角切入,一部典籍对应一个历史人物,一个典故对应一段历史故事,用“穿越”的表现手法把观众代入故事。

如此,以往只存在在教科书中的历史人物瞬间变得这般鲜活,让人不免在心里猜测,第三集,会是哪部典籍?作者是谁?又会演绎怎样的精彩故事?

山河是一部史书,

壮游如同读史

节目的第三集换成了教科书中的常客——《史记》,就连说姐也能不时跟随着节目一起吟诵: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大宛之迹,见自张骞,张骞,汉中人……

三千年浩浩汤汤的华夏英雄群像,早已透过太史公的文字,深深镌刻在每一位国人的骨血里。然而后代人对太史公的了解,大多止于“李陵之祸”,但他到底缘何提起自己的“史官之笔”,又是怎样真正做到“记述先贤,实录当下”的?节目一一给出了清晰的回答。

原来,司马氏始祖乃黄帝之孙颛顼时的重黎氏,历经尧、舜、夏、商至周,世代为天官,掌管历史,到司马迁父亲司马谈一代时,时间来到汉朝初年,当时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义士层出不穷,司马谈出于史官的使命感,决定为他们著书立说。

可以说,司马谈是《史记》的总设计师,司马迁则继承了父亲的志向。

司马迁从10岁开始,由父亲口传亲授,诵读古文,后又转益多师,师从当时史学大儒孔安国、董仲舒等人。

到20岁时,在父亲的资助下,他壮游山河,青年立志——

在舜和禹的身上看到美德;在越王勾践身上学到隐忍;在孔子故里追慕先贤;在汨罗江边感受屈原的家国情怀;在乌江之畔记取项羽的英勇,也反思他的败亡……

山河是一部史书,壮游如同读史。

从湖南九嶷山,到浙江会稽山,到山东曲阜,到湖南洞庭,再到安徽马鞍山,天哪!看到这里,姐好生佩服司马谈,设计《史记》这样的纪传体通史,他前无古人,教育儿子少年时读万卷书,青年后行万里路,他几乎后无来者。

正是因了他的精心设计与培养,这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巨著终能问世。

身为现代的父母,我们扪心自问,有多少人能做到这样教育孩子知行合一?

借助便利的交通,我们现在随时能安排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有多少父母能做到像司马谈那样,远行之前,先让孩子深入的了解自己将要去到的地方、再给他一支笔,叮嘱他“记下看到的一切”?

又有多少父母愿意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出行?很多时候家长们只是换个地方刷手机,你不走心,莫怪孩子不走肾,莫怪人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景点拍照,回家连个游记也写不了。

亲子之间好的传承,在《史记》一集中随处可见,这里既有司马一族世代为史官的家族使命感的驱使,更是书中“家国一体”的民族观的恣意体现。

家国情怀:既是为家,更是为国!

我们讲太史公,绕不开“李陵之祸”。

天汉二年,汉武帝派名将李广之孙李陵随李广利出征匈奴,李陵带五千步卒押运辎重,途中遭遇匈奴主力八万骑兵,孤军奋战八昼夜后弹尽粮绝,终不幸被俘。

消息传至汉庭,部分小人为保全自己,对李陵一味落井下石,正直的司马迁不忍,遂为其辩护,不想触怒了汉武帝,后被施以宫刑。

古代中国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毁伤即为不孝”,在知天命的年纪受此大辱,他该如何走剩下的路?

生?没有脸面祭拜父母!死?没有颜面葬入先祖的坟墓!

经过多日“肠一日而九回,在家惶惶不安,出门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的思虑之后,太史公最终放不下家父的临终托志:

司马家世代史官,父子两代太史令,“网罗天下放失旧闻”,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青史未就,死为大不孝!

以上是司马家族的传承,选择勇敢活下去是为孝,但父子二人“修青史”的使命从何而来?

节目讲的很清楚,司马氏始祖乃黄帝之孙颛顼时的重黎氏,正如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张大可在节目中分析的那样:黄帝统一诸侯,立家建国,家国一体的产生是黄帝的功绩!那么,身为黄帝之孙颛顼的后人司马迁,忍辱负重,写就《太史公书》,“述往事,以观成败,鉴得失,明是非”,既是为家,更是为国!

司马迁既为“家国情怀”的践行者,亦是其记述者,节目中多次出现这样让人动容的场景:

舜帝向他的追随者号召:我们把每个小家,聚合成一个大家,咱们就是一家人!

屈原一生受尽排挤与猜忌,在投江之际仍念念不忘眷顾家国!

项羽乌江自刎时扼腕长叹,“我有何颜面去见江东父老”!

太史公泉下有知,伴随着《史记》走进千家万户,这份家国情怀已经深深的注入了每一个中华民族后世子孙的血液里,从此,国人爱国,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爱的具体,国人爱家,也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爱的深沉。

比如全世界正在经历的抗疫大考,为什么偏偏是我们交了一份最满意的答卷?

有人说是东方制度的优势,有人说是西方社会价值观的偏差。

都对,但正是中间差了一个“家国情怀”,制度的优越性才得以体现,“民主自由”这看上去很美的价值观才露出它虚弱的底色。

正是有了“家国情怀”的全民族认同,“最美逆行者”们才能舍小家为大家,“宅在家里的平凡贡献者”才能不跑出去给祖国添乱。

感谢太史公,是他让那些以身许国的英雄人物一直都活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并且因为他们,我们活的更精彩,更提气,更有壮志。

目前,这档节目已经播出到了第三集,豆瓣评分居高不下,它给现代人带来的文化价值,远远超过了一档普通综艺节目的娱乐效应。

这档节目的真正特别之处正在于,它不是把古书掰开了揉碎了往你脑子里灌输,而是用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和你展开对话,让你总是在不自觉的一瞬间,为那些故事动容,而故事背后的那些道理,也随之穿越时空,直击你的灵魂。

让我们坐等央妈的周更吧!

原标题:《央视“神仙综艺”首播破亿!穿越千年对话古人,专教孩子历史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

    4617作文网周易八字免费测算名字玮字起名周易算命大师下载重庆市周易公司周公解梦全书原文四柱预测学算命算命配对网给宝宝起名字姓何寒字起名起名字大全孙姓净水机品牌起名免费周易姓名打分测试根据出生日期测算寿命起卖服装名字给餐饮起名大全集苏姓女孩起名霸气体检公司起名食品公司起名字大全参考铉博字起名的寓意算命的先生易经起名网站公司起名免费八字五行起名100分起名有算命的梓起名字女孩名字周易风水转运13年女宝宝起名根据八字算命有哪些书全屋定制家居起名大全周易起名查询中午做梦准吗周公解梦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德国打算提及普京时仅用姓名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今日春分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白宫:哈马斯三号人物被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奥运男篮美国塞尔维亚同组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国标起草人:淀粉肠是低配版火腿肠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杨倩无缘巴黎奥运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记者:伊万改变了国足氛围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

    4617作文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