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姜贞羽回到北京见到了医生,医生给她的诊断结果是“颈椎间盘变性、突出、颈椎曲度弯弓”,被压迫的脊髓神经导致姜贞羽要暂别舞台。


“看到诊断结果,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我几乎已经认定我心里猜想的那个坏消息就要发生了。告诉自己不要害怕,我能面对接下来的一切。”姜贞羽在社交平台发文安慰粉丝,并表示正在积极接受治疗,“就算现实总是残酷,全力以赴后,即便受挫,一丝甜也值得。”



作为《创造营2020》舞台上人气、实力兼备的“舞担”,姜贞羽暂停比赛的无奈之举,令不少观众感到遗憾。而对姜贞羽而言,《创造营2020》舞台,她也等待了六年之久。


当年由于腰伤,在以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后,姜贞羽不得不放弃跳舞专业;机缘巧合下,她以演员身份参演了一些影视剧而逐渐被大众认知。期间六年,她都没有再正式登台跳舞。


但她从不甘于外界对她的记忆只停留在外貌,“认定一件事情,我就会坚持努力地去做,而且要把它做好。只有我自己先做到,别人自然而然就会看到。”

 


以下为姜贞羽的自述:

 

11岁“北漂”学舞

坚信自己未来就是要跳舞的

 

6年没有正式登台没跳舞,姜贞羽还是选择了站在舞台上,并完成了高难度的舞蹈动作。这份信念,其实她从小就已经有了。


十一岁独自“北漂”接受军事化艰苦训练,姜贞羽曾认定,自己这辈子就是要跳舞。独身在外地的她,崩溃时哭着给妈妈打电话说想放弃,但面对专业课时,她的小本子上写着目标:每一门课都要站在最中间的位置。

 

我从小就很坚定,我未来就是要跳舞的。


小的时候我特别喜欢跳舞,跳舞的业余班我从来没停过。妈妈有时候怕我耽误学习,不让我去上课,我就会哭给妈妈看。我一直很坚持想走这条路,当时我跟妈妈说,在业余班我已经是跳得最好的,如果我真的去专业学舞,一定会有不错的成绩。可能妈妈也看到我对舞蹈的喜欢和坚定,也认可了我有一定的天赋,最后还是支持了我的选择。十一岁的时候,我就从云南自己一个人来到北京学习中国舞。我觉得自己骨子里,一直都还蛮敢拼敢闯,有韧性的。


当时我就读的艺术学院是全封闭的,住校的时候需要接受严格的军事化管理,所有的事情都是被安排好的,比如早晨五点就要起床跑步。学校里的生活状态就是每天不停地练习。第一年的时候特别不适应,不知道自己要练到什么时候,也不知道能练成什么样子,感觉永远看不到尽头。




那时想要和家里取得联系,只能用学校走廊上的公用电话。我经常会买电话卡给妈妈打电话,边哭边说自己真的很煎熬,想要放弃。但每次哭完之后,一转念又觉得,不行,这是我自己选择的路,不管怎样,都要走完。


上学时我有一个小本子,专门记录我每一科的专业成绩。我要求自己每一门课都要站在最中间。可能学舞蹈的女生都会对自己有类似的要求吧,但我一直习惯从小目标开始努力,而不是说大话。只要我自己先做到,别人自然而然就会看到。

 

不太在意外界评价

但不希望被说是“花瓶”

 

姜贞羽对自己在《创造营2020》的表现并不满意。初评级的舞蹈《五毒》因侧手翻没站稳的小失误,姜贞羽难过到眼泪夺眶而出。而第一次公演《潇洒小姐》,姜贞羽仍认为自己的表现不够完美。


“我真希望还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机会。我想给大家留下一个印象深刻的作品。”


直到第二次公演,姜贞羽凭借《时候》中惊艳的表演,一举成为舞台上的“撑腰王”,“我会说的话不多,但我说的每句话,绝对不是说说而已,我一定会说到做到,做得更好的。”

 


在《创造营2020》之前,大家对我更多的认知可能是影视作品。从舞蹈学院毕业之后,我机缘巧合出演了一些电视剧。虽然领域不同,但心态和目标都是一样的,我希望认真做到自己的最好。所以在拍戏的时候,我不会去想唱歌跳舞的事,拍戏就是拍戏。而拍完戏之后,我才会正常投入训练当中。无论是作为艺人还是女团成员,努力去训练、在细节上追求精准,这些方面都一定要具备,也是我想努力做好的目标和方向。


我一直认为我在影视方面还是个新人,没什么代表作,当始终处于被选择的状态时,我也有过迷茫。 我经历了很多,遇到自己喜欢的角色,我也觉得自己各方面都很适合,但可能人家选择的是更有流量或者更被大众知晓的演员。这也是我为什么这次来参加节目。一是想看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去接触一些自己从没尝试过的事情,二也是想尽快让大众看到我。在这个舞台,你的努力会更迅速地被大众看到。



我其实不太在意外界给我的评价,但我不希望别人认为我是“花瓶”,当别人这样说我的时候,我会有些迷茫,我已经很努力了,能力也还不错,如果大家只看到我的外貌,我就会有点不服气,更希望自己的能力可以被大家看到。但我也知道自己应该要做什么,只有让自己更努力,才能证明,我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某个样子。即便别人看不到也没关系,这不影响我坚持目标。


如果说演艺圈有哪个人是我努力的目标,周迅一直是我的榜样,无论是业务能力还有面对生活的态度,我都非常欣赏她。我很希望自己也能像她那么随性、率真,保持自我的风格。我不想给自己任何的局限。 


新京报记者 张赫 

编辑 吴奇函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