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刘洋)今日(3月16日)下午,北京通州法院通过“云平台”开庭审结6起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案件。通州法院介绍,此次审理当庭宣判,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一审终审,当庭出具判决书,在线送达,一天内完成所有诉讼程序。据统计,近两周,通州法院利用小额诉讼程序已经审结民商事案件200余件。


庭审现场。法院供图

 

公开资料显示,小额诉讼程序是指基层法院小额诉讼法庭或专门的小额法院,审理标的数额较小案件所适用的一种比普通简易程序更加简易化的诉讼程序。

 

通州法院介绍,通州区某小区业主,于2013年在被告房地产开发公司购买6套商品房,被告未在房屋交付之日起720日内办理房屋产权证,业主以被告违约导致逾期办证为由,诉至通州法院,要求被告支付6套商品房逾期办证违约金。通州法院经审理当庭宣判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主审法官宋剑涛介绍,最高法院《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实施办法》发布后,通州法院部署落实改革试点工作,应该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确保严格适用。宋建涛通过排查认为,此次审理的该批案件标的额都在5万元以下,虽然被告对违约事实不予认可,并对此前同类判决提起上诉,但上诉案件均维持一审裁判结果。结合生效判决示范机制,通州法院经审查认为,该类案件属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双方当事人争议不大的案件,应当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

 

“庭审中,我们直接围绕诉讼请求和争议焦点进行审理,确保案件一庭审结、当庭宣判。”宋剑涛介绍,与以往的当庭宣判延期领取判决书不同,法庭很快就做好6份判决书,并通过北京法院送达一体化平台,一键完成了判决书的电子送达。

 

通州法院民三庭负责人晋怡介绍,近两周,通州法院利用小额诉讼程序已经审结民商事案件200余件。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