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Search

新春走基层·春节他们在一线|“万里长江第一桥”的“养护人”:每天差一毫米也不行

来源:新华社
2024-02-13 08:11

原标题:

新春走基层·春节他们在一线|“万里长江第一桥”的“养护人”:每天差一毫米也不行

新华社武汉2月12日电

新华社记者惠小勇、徐海波、王自宸

农历大年初三,湖北武汉阳光明媚。“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宛若一条巨龙飞架于江水之上,气势恢宏。身穿工作服的陈卿明和同事,低头、弯腰,循着大桥铁道仔细地检视钢梁、枕木。

1月23日,武汉长江大桥桥梁车间员工对武汉长江大桥进行养护作业。新华社记者肖艺九 摄

陈卿明是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武汉桥工段武汉长江大桥桥梁车间助理工程师,从事被誉为“长江大桥养护人”的工作。

武汉长江大桥全长1670米,连接京广大动脉,位于“九省通衢”咽喉要道,是我国建造的首座公铁(公路、铁路)两用横跨长江的钢梁桥、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工程之一。近年来,多国政要都曾参观过这座大桥。大桥每天通行铁路列车240余列,任何一个险情隐患,都容易引发连锁反应,必须精益求精实现“零差错”。大桥目前由武汉长江大桥桥梁车间40余人负责维修养护,陈卿明就是这个团队的一员。

2月12日,武汉长江大桥桥梁车间员工陈卿明(左)、赵福武在武汉长江大桥上巡检。(朱丛蓓 摄)

“春运期间,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列火车在此经过。”陈卿明说,每天中午12时40分至14时40分属于维修时段,必须抓住这个宝贵的时间窗口进行安全巡检。

在这短短的2个小时里,养护人员要做的事儿很多:包括轨道几何尺寸维修、明桥面保养、钢结构涂装、支座和桥梁附属设施养护、圬工结构修补等等,时间很紧张。

而最考验人的,还是排查隐患。查找的都是小处、微末,聚焦的都是机器设备难以捕获的地方。“一毫米不差,差一毫米也不行。”是陈卿明的口头禅。

自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以来,一代又一代“养桥人”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养桥方法。

“很多工具都是养护工手工制作的专用工具,在实际桥梁作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指着一款卡箍式焊接接头,陈卿明告诉记者,由于钩螺栓形状特殊,普通扳手容易打滑,在大桥上更换钩螺栓作业十分棘手。后来,大家集思广益,根据钩螺栓的形状,研制出这种卡箍式焊接接头,使得更换效率大幅提高。

1月23日,武汉长江大桥桥梁车间员工对武汉长江大桥进行养护作业。新华社记者肖艺九 摄

今年56岁的赵福武是湖北仙桃人,2022年3月履新武汉长江大桥桥梁车间党支部书记。他说,大桥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能在万众瞩目的地方工作,使命光荣。”

“人在桥上,桥在心中”,是大桥“养护人”的座右铭。光荣背后是不为人知的艰苦付出。赵福武说,寒冬腊月,桥上温度平均比桥下低5到8摄氏度。今年春节前夕,武汉遭遇雨雪冰冻天气,平均气温在零下4摄氏度左右,空气湿度在70%以上。在桥面上作业,呼啸的江风如冰刀刺骨,不少工人的脸、耳朵、手都被冻得通红。“冬天干活一边流汗一边被冷风吹,容易感冒,所以必须常备姜茶。”

2月12日,武汉长江大桥桥梁车间员工陈卿明(左)、赵福武在武汉长江大桥上巡检。(朱丛蓓 摄)

进入高铁时代,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大桥养修标准提升,养护水平不断提高。在武汉长江大桥桥梁车间办公楼一楼的主控室,大屏上显示着大桥数十处关键处所监控画面,大桥上桥梁防撞监控系统和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各项数据实时更新。

1月23日,武汉长江大桥桥梁车间员工在主控室对武汉长江大桥进行监测。新华社记者肖艺九 摄

武汉长江大桥桥梁车间副主任刘浩然说,这些数据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科学的数据参考和养护指导,使得大桥运维养护更为精细、快速、智能。

在一代又一代“养桥人”的守护下, 60多年来,大桥先后经历8次较大洪水、77次轮船碰撞,依然坚固。最新检验报告显示,武汉长江大桥全桥无变位下沉,9孔钢梁、8个桥墩无一裂纹变形,百万铆钉无松动脱落,全桥无重大病害。

1月23日,武汉长江大桥桥梁车间员工对武汉长江大桥进行养护作业。新华社记者肖艺九 摄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大桥的建成,使火车由轮渡过江的一个多小时缩短到现在的两分钟。京广沿线城市也由桥拉近、因桥而兴,源源不断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经过武汉长江大桥,实现城市间的资源流动和优势互补。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深度融合,武汉长江大桥发挥的作用更为重要。

1月23日,一列火车从武汉长江大桥上驶过(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肖艺九 摄

脚下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水,眼前是飞驰而过的京广线列车。陈卿明说:“我们要用一流的养护,让‘万里长江第一桥’继续成为畅通桥、安全桥。”

责任编辑:王天玥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看点

  • 中工网评丨不得“好评返现”,新规尚未施行新“马甲”已然穿上?

    中工网评丨不得“好评返现”,新规尚未施行新“马甲”已然穿上?

  • 快看!全国劳模、大国工匠现场“追星”!

    快看!全国劳模、大国工匠现场“追星”!

  • 服务动态|陕西下达126.53亿元支持乡村振兴

    服务动态|陕西下达126.53亿元支持乡村振兴

  • 服务动态|专家服务团将科学种植送到田间地头

    服务动态|专家服务团将科学种植送到田间地头

  • “当代工人不仅要干好工作,还要会创新”

    “当代工人不仅要干好工作,还要会创新”

  • 芜湖市搭建交流平台 在互动中点亮学子“匠心”

    芜湖市搭建交流平台 在互动中点亮学子“匠心”

工会24小时

  • 王东明看望参加2024年全国劳模疗休养活动的首批劳模工匠代表
  • 全国总工会启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移动体检专项工作
  • 二〇二四年全国劳模疗休养活动在京启动
  • “帮我追回欠薪后,还回访提醒我签订劳动合同”
  • 2024年“轨道上的新丝路”中欧班列(重庆)技能竞赛启动
  • “热辣滚烫”里,为户外劳动者撑起“清凉伞”

网评推荐

  • 社评 异地倾倒还是变废为宝,垃圾处理是一道考题 
  • 网评 不得“好评返现”,新规尚未施行新“马甲”已然穿上? 
  • e评 “预约制”渐行渐远,就该多些这样的“听劝” 
  • 工视评 相亲分析师真是“媒婆克星”吗?   
  • 我思 “工位上种香蕉”与“耳旁穿过的风”   
  • 工评 工伤异地就医可直接结算,是一种民生温度 
  • 漫评 假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4617作文网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德国打算提及普京时仅用姓名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今日春分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白宫:哈马斯三号人物被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奥运男篮美国塞尔维亚同组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国标起草人:淀粉肠是低配版火腿肠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杨倩无缘巴黎奥运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记者:伊万改变了国足氛围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

4617作文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