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创业失败案例为何尤其多?资深投资人亲述

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我在我们的被投公司遇到困难、面临投资失败的时候,至少会有好几天睡不着觉,辗转反侧,思考到底哪里错了、为什么错了。”华创资本管理合伙人吴海燕在本文中如此描述自己在这两年度过的很多个不眠之夜。在从事创投工作十余年后,她意识到可能一个投资人的功课,有相当一部分就是要亲身经历失败、消化失败、从失败中汲取经验,然后再学着放下这些情绪、努力做得更好。而在创业公司失败案例的媒体报道里,我们实际上很少听到投资人真实的声音,本文难得地呈现了这一面,也让我们能更客观全面地看待创业公司的成败。
作为早期股权投资基金的管理人,我们在募资的时候、或者做基金投后沟通的时候,被LP们问到的一个高频问题就是:你们有哪些失败案例?
近两年资本市场上的失败案例尤其多,牵涉者众,可以说,投资机构几无幸免。互联网金融、文娱、移动社区社交、O2O、共享经济、二手车、垂直电商、教育培训、保险科技……完全避开上述所有行业的失败案例的,只能是极少数成立时间较短的投资机构或者某些专项基金了。
大家如果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在这些案例的媒体报道里,几乎没有投资人的声音。
投资人接受采访,或者投资机构的公众号里,通常只谈投资方法、投资理念或者对某个行业的投资观点,很少仔细讲述某个案例,更少在被投企业遇到麻烦的时候,出来说些什么。
什么原因呢?
首先,投资机构的确对具体案例的细节负有保密责任。
更重要的,我们有时候非常希望事情还有转机;历史上也的确多次发生过创业公司“绝境重生”的案例。在被投企业困难重重的非常时期,一些股东视角的话语,如果被断章取义、过度解读,也许会给它们带来额外的麻烦,降低它们的机会率。
另外,所谓“失败”,其实很难简单归因。
是商业模式本身并不成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要失败?是创业者太盲目,大举烧钱、蒙眼狂奔?是公司治理出了问题,或者撞上了政策红线?是投资机构太浮躁,没把尽调做清楚?还是某个关键决策失误,最后导致满盘皆输?……
根据控制论的思想,“创业成功”是指创业公司在每一个关键环节都做对了;而“失败”是在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关键环节上出了问题。
这里的“成功”、“失败”,定义相对偏狭。一个被投企业仅仅是“活着”,哪怕能卖出产品、创造就业甚至产生利润,都是不够的。它必须给股东们带来超额股权回报,才叫“成功”——这是由股权投资的资金成本、周期和风险决定的。
如果“关键环节”有N个(N>>1),那么一家创业公司N次站在路口时,都因为能力、努力或者运气,选择了正确的那条路,才能最终抵达“成功”这个终点;但是只要有一个节点选错,就偏离了“成功”。
所以“成功”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所有关键事项都对,right time, right people, right thing, right choice, right way……
但是“失败”就非常复杂了,有非常多种可能的原因
一个复杂的问题要梳理清楚,本身就很难;在当下的网络语境,众所周知,“理智客观”是远少于“简单偏执”的,为了不给自己以及自己所在的机构惹麻烦,大家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
因此掌握了相对更多信息的投资人,在网络媒体铺天盖地关于创业失败的报道里,反而集体性失语。
在自己这片“自留地”上,我想尝试一次,从早期投资从业者的视角,试着做一些解释和反思,以补充不同的角度,记录这段令很多人常常无眠的时期。
近年的失败案例遍布各个行业,互联网金融、文娱、移动社区社交、O2O、共享经济、二手车、垂直电商、教育培训、保险科技……
上述行业里的“成功案例”,大家可以掰着手指头数数,有几个?
就拿我比较熟悉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来说,走到IPO并带给投资机构一定回报的有:拍拍贷(后改名信也科技)等少数几家P2P公司、富途证券、老虎证券、联易融、百融,还有几家车行业的公司,因为主要的商业模式来自汽车金融,应该也算。
这些公司上市并且股票解禁后给投资机构带来多少真金白银的回报,因为已经是公开信息,大家可以逐一翻资料算算看。相比2014年~2018年整个中国VC、PE行业在这个领域的投资额来说,回报少得可怜。
大部分互联网金融公司都撞上了政策的红线,但是移动社区社交、O2O、垂直电商等领域呢?并没有所谓政策问题。
最首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所在的这列已经高速行驶了20年的列车,突然急停了。
过去20年,我们经历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高速成长的时期。创业者、从业者、投资机构和相关人等,我们都坐在这列车上,时间长了,已经习惯了车速,我们自身和车速保持了相对静止,并不感到头晕目眩。
任何事物都有初生、高速成长、成熟、衰老这个生命曲线,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也不例外。但是,是按照大家熟悉的自然规律在成熟期停留一段时间、再自然老去,还是突然急停,对车上的人来说区别非常大。
正常减速、进站、停车的情况下,车上的大部分人都会安然无恙,我们或者下车、或者等待列车换轨道,再继续前行。
急停的情况下,车上所有的人都会因为突然失速而往前摔,同时心慌气短、不知所措。
先上车的人,已经在列车的前排商务座、一等座就座,积累了一定的体量,惯性较大,急刹车对他们也会有很大影响,有的人甚至会撞到前排、撞痛脑袋,但是还不至于被摔到地上。
对上车晚、体量小的创业公司来说,列车急停对它们的影响,就不只是“撞了一下脑袋”这么简单了。
很多人并没有安然坐在车上。他们要追赶、要超越,是在车上奔跑着的。
列车急停,这些奔跑着的小个子们无不摔倒在地,有的甚至被甩下车。
这些“小个子们”有创业公司,其实也有投资机构。跑得越快、身体越弱、或者体量越小的,摔得越痛。
在平稳运行的列车上,如果有人摔倒了,它相对比较容易找到援手,例如大个子们也许会从座位上探起身,扶一把。
但是,在急停的列车上,刹车被踩了一下、又一下……这辆车正在艰难地换轨道,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换好、能继续平稳运行,大个子们也得先努力坐稳、扶好,无暇他顾。
摔得满地都是的小个子们,几乎得不到援手,只能艰难地、在依然摇摇晃晃的列车里,试图挣扎着爬起来,适应新的车速。
为什么会“急停”呢?多种原因叠加在一起:行业自身已经走到了拐点上、地缘政治和大国对抗、我国对平台经济的整顿治理、个别行业新政突然推行、疫情和疫情管控、多国通胀高企导致货币政策不断收紧……
刹车一下、又一下地踩了下去,列车至今还未停稳。
如果导致“失败”的因素加起来是10分,客观因素占几分、主观问题又占几分呢?
先诚实地记录一下自己当前的思考吧。
我很少见到同行们会公开表达自己对“失败”的感受,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失败无感、毫无愧疚。可能一些投资人朋友,会觉得仅仅表达感受,不能挽回什么、也不能改变什么,所以多说无益吧。
我试着说说自己的感受。例如,我在我们的被投公司遇到困难、面临投资失败的时候,至少会有好几天睡不着觉,辗转反侧,思考到底哪里错了、为什么错了。
有时候我的内心充满了挫败感和自我怀疑,首先强烈谴责和质疑的人还是自己:为什么当初做了这样糟糕的一个选择?如果重新来过,应该怎么做?现在还能做些什么,让结果稍好一些?
有时候自我质疑的情绪会强烈到变成自我怀疑:我是不是还适合继续做投资呢?
据我所知,和我一样有长期睡眠障碍的同行其实是不少的。
能让我继续坚持下去的原因,也是从“创业”这件事情里吸取到的教训之一,就是,如果遇到失败,就逃避了、放弃了,那么所有的时间、学费,才算都白交了——创业成功的要素之一就是撑过无数的失败;只有当一个创业者选择放弃的时候,这个创业公司才无药可救。
回顾我从一个年轻投资人走到不再有资格参加类似“40 under 40”的活动,一个切实的感受就是,有些事情,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过,的确容易过于乐观,不知道成功有多难、“失败”到底会怎么发生——这就是“经验”吧,仅仅教科书上学了、研究报告读了、笔记记了,是不够的。
没有经历失败,就谈不上有经验;没有经验,就容易导致失败。
可能一个投资人的功课,有相当一部分就是要亲身经历失败、消化失败、从失败中汲取经验,然后再学着放下这些情绪、努力做得更好。
失败不是一朝一夕发生的,但绝大多数的创业公司都在不知不觉中走了太远、积重难返。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无论创业还是投资,主要责任人首先需要有自省精神,尽快发现哪里有可能出错了。
软件、生命科学、高科技等行业,商业模式是明确的,早期公司需要验证的是产品价值或者技术指标——即便如此,我也常常看到巨大的投资观点分歧、价值认可摇摆。“商业模式创新”类型的公司,“里程碑”不清晰,就更难在过程中发现问题了。
发现问题后,及时纠错,是又一个大困难。因为如果要纠错,从产品、技术、组织结构到团队成员,可能全部都要重新来过。
原来的方向走不通了,需要换车道——这意味着要承认错误,否认过去的“目标、愿景和使命”,否认过去自己讲过的很多话、立过的很多flags——那么到底是在原来的道路上坚持坚持、度过困难期就好,还是真的重新来过?
如果重新来过,如何给过去支持自己的各方交待?弄不好就会像个骗子或者loser——所以人们容易在错误面前躲闪、逃避,找到“过去的一些问题也可能是好事”的理由。
如果一家创业公司因为天时地利人和,尚且驰骋在既定的轨道上,我们见到公司的创始人,就会发现他/她的精神面貌都是昂扬的、意气风发的。
无论什么人,在顺利的时候,都会相对讲道理、有契约精神、有责任感。投资人和创业者的友谊,在这种情况下也会比较容易形成,就像创业团队的团结合作那样。
关键环节有一个出了错,创业公司这条船,就偏了航。
而在不顺利的时候,人原本的能力缺陷就会被无限放大,被艰难的处境推着,形成恶性循环。
我曾经目睹一些创业公司在政策法规的铜墙铁壁前瞬时瓦解;看过创始人被强大的、不可说的力量羁绊,和无形或者有形的手搏斗;也见过他们众叛亲离、电话都不再被接起的时刻。
我也遇到过创业者,过去数年,我们作为投资机构,除了资金、还鞍前马后各种帮忙,然后在某次商业协议里有一项条款谈不顺,就立刻和我们翻脸、友尽。
人为了自保,无论从实际利益上还是从心理上,在不利的处境下都非常难公正地发现问题、看待问题——当然,这是几乎所有人的天性,不仅仅是创业者。
回到本节开始的提问,人都是环境的产物,大环境的确对“失败”贡献很大,而一个创业者或者投资人,相比绝大多数人,已经得到社会创新资源的倾斜,因此有责任接受考验、有责任做得更好一些,无论多难,在高高低低的各种处境里都努力保持自省、客观、理智和坚持。
共勉。(财富中文网)
编辑:刘兰香
作者吴海燕为财富中文网专栏作家,华创资本管理合伙人。本文由作者本人授权,独家发布。未经允许修改发布,将追究法律责任。
在财富Plus,网友们对这篇文章发表了许多有深度和思想的观点。一起来看看吧。也欢迎你加入我们,谈谈你的想法。今日其他热议话题:

4617作文网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德国打算提及普京时仅用姓名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今日春分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白宫:哈马斯三号人物被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奥运男篮美国塞尔维亚同组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国标起草人:淀粉肠是低配版火腿肠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杨倩无缘巴黎奥运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记者:伊万改变了国足氛围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

4617作文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