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蕾:大观园的存在回答了“什么样的人生才值得一过”

编者按
刘晓蕾,作家,现居北京。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北京理工大学教师,《文汇报》专栏作家、“腾讯·大家”专栏作家,著有《醉里挑灯看红楼》、《作为欲望号的金瓶梅》(即出)。
刘晓蕾老师是备受欢迎的10w+专栏作者,她的“闲话红楼”,视角独特,笔调活泼,读之可亲,思之有料;她还是“最受欢迎的公选课老师”,在北京理工大学开设的“《红楼梦》漫谈”公选课,是学校里最受欢迎的课程。
以下内容为刘晓蕾老师提供的当晚分享文稿
并授权读联会全文推送
引子
从哲学到文学——我的兴趣转向
各位朋友,晚上好。我是刘晓蕾,非常开心能跟大家一起分享《红楼梦》,分享我的《醉里挑灯看红楼》。
主持人崔萌已经介绍过我了,我在这里再补充一下,经常有朋友认为我的专业是古典文学,其实不是。我本科是山东大学的哲学系,硕士和博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不是古典文学。那我是怎样一头扎进《红楼梦》还有《金瓶梅》的世界里呢?
还真是有原因的。今天呢,我就坦白从宽了。
我开始读《红楼梦》时,还小,小学五年级吧。当然了,什么都看不懂。上了中学就去追金庸、古龙和琼瑶小说去了。到了大学,我读了哲学系,对西方哲学很感兴趣。从苏格到底到柏拉图到笛卡尔到康德到海德格尔,他们关心的都是一些很抽象的问题,像什么样的人生才值得一过,现实世界不如理念世界完美,我们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理性有没有界限,我们又是如何遗忘了本真的存在……用我们现在时髦的话说,这些人都喜欢“仰望星空”,做无用之事,特别执着地探索“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我们应该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这样的问题很遥远,很抽象,可是,一旦开始发问,就挥之不去,再也不能对之视而不见了。
这也是所有文化都要回答的问题。
比如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也回答了这个问题。儒家推崇的是一种道德化的生存方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做一个具有良好德性的社会人;而道家经常跳出来安抚被社会摧残的人,鼓励他在大自然里逍遥逍遥,净化一下心灵,再返回社会厮杀;佛教也常鼓励人放下贪念,不要过于执着。
你没有发现,为了让大家当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儒释道配合得相当默契。社会化是最终的目的,大家很忙,忙着社会化,忙着去社会化,最后还是更好地社会化,这就是对“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回答。
这就是塑造我们的文化传统。而文学,尤其是经典文学的任务是什么呢?
我很喜欢美国批评家哈罗德·布罗姆的观点,他认为,莎士比亚很少依赖哲学,他比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海德格尔及维特根斯坦等人对于西方文化更为核心。而米兰·昆德拉也说过类似的话:“发现唯有小说发现的东西,是小说存在的唯一理由。”小说往往比思想史更鲜活,更深刻,更能呈现我们的心灵史和生活史,更能呈现我们的集体心态和文化心理,当然,也更有超越性,在这一点上,文学和哲学是殊途同归的,伟大的文学本身就有哲学高度。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文学都能承担这样的重任。要想去理解我们中国人,还是要读文学经典,所以我一头扎到了《红楼梦》里的世界里,后来又开始读《金瓶梅》。
这就是我兴趣转向的重要原因。有了问题意识,再去读书,去研究,往往会有惊喜。
经典与超越
《红楼梦》写尽了我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生活
《红楼梦》足够经典,也足够丰富,也足够有超越性。《红楼梦》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声筒,用传统的儒释道文化无法完全解释这本书。宝玉只读四书,不喜八股文,又说“文死谏武死战”是沽名钓誉。他还是博爱之人,对整个世界都温柔以待。儒家讲究爱有差等,爱自己的亲人,不爱陌生人,所以,他的博爱是融合了佛教的“众生平等”,但又超越儒家和佛家。
可以说,作者曹雪芹超越了传统文化的框架,把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压缩在一起,写尽了我们中国人和中国生活,同时又呈现了传统之外的另外的可能性。就是说,《红楼梦》不仅写了我们曾经是怎样生活的,我们现在是怎样生活的,而且,还以自己的方式解答了“什么样的人生才值得一过”的问题,也就是我们的将来。这个答案跟传统文化提供给我们的答案不太一样。
图片
贾家是一个庞大的贵族家庭,几代同堂,钟鸣鼎食之族、诗礼簪缨之家,日常礼仪是非常讲究的。各种规矩也是武装到牙齿,长幼尊卑,男女有别。第三回黛玉刚进荣国府,是小心翼翼一步也不肯多走,因为母亲告诉她外祖母家格外不同。她小小年纪,已经非常懂礼节了。吃饭时,贾母让王夫人坐下,姑娘们也坐下,王熙凤和李纨负责传菜,丫鬟们围了一圈伺候,最后“寂然饭毕”。
看上去很规矩很祥和的一家人,除夕夜、中秋节也都济济一堂,笑语晏晏,其实暗流涌动。家族内部也有派系斗争,贾母有两个儿子,贾赦和贾政,她偏爱贾政,贾赦内心就不平衡,中秋节聚会,还讲了一个“偏心母亲”的笑话,搞得贾母有点尴尬。而贾母和邢夫人、王夫人,邢夫人和王夫人、王熙凤,王夫人和赵姨娘之间,也有各种明争暗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算盘,就连与世无争的李纨也有无限的心事。
你看,这人际关系是不是复杂得一塌糊涂?婆媳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直到现在,依然是我们的现实,是我们中国人的生活。从过去到现在,多少年过去了,生活的内核一直都没变过。
接下来,我就要说到宝钗了。我把她定义为典型的中国人。她的道德形象,为人处世,都很中国。藏愚守拙,隐忍大度,在复杂的人际关系里,游刃有余,不是去串门子就是在去串门子的路上。
在人际关系方面,宝钗实在是有天赋的。我举个例子,湘云要当东道主办个诗社,诗社本来是小型文青聚会,第一次诗社是海棠社,非常随意,大家写写诗,很开心很放松。但宝钗帮湘云操办的螃蟹宴,就不是小型文青聚会,而是大型公司年会了。老太太很满意,王熙凤们也玩得开心,吃完螃蟹年轻人还写诗,太厉害了。这不是多赢,不是做大做强吗?只有宝钗能这么想,这么做。
你看她这样教育湘云:诗社虽然是玩意,但也要瞻前顾后,不要得罪了这个,得罪了那个,办诗社是需要钱的,你哪里有这么多钱呢?一席话让湘云踌躇起来。这多像大人在给孩子讲混社会混职场的常识啊!听到宝钗这一席话,我们是不是也会“踌躇起来”?对宝钗特别服气?
所以,很多人喜欢宝钗,认为她能搞定复杂的人情世故,有非常高明的生存智慧,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宝钗是200多年的《红楼梦》里的人物,她征服了贾家一家人,上到贾母,下到赵姨娘,丫鬟小红,都说她好,也征服了我们现在的很多读者。
这说明,《红楼梦》里的人情世故,《红楼梦》里的生活,也是我们现在的生活。
图片
还有低配版的宝钗,就是袭人。宝钗有文化,有修养,“总是无情也动人”,袭人没啥文化,但她会混职场,先进行职业规划,就是当一个姨娘,然后想方设法排除万难,去实现目标。现在流行的各种职场生存指南,不就是这样的道理吗?
以前我是不喜欢宝钗和袭人的,现在虽然还是不喜欢,但多了一些理解,她们也不容易啊!当然,这种理解并不代表赞同,只能说我理解了这个世界的多样性,人性的多样性。这也是读伟大的文学经典最美的收获之一,就是学会拥有同理心,理解每个人的苟且和不得已。
当然,我还是更喜欢宝玉、黛玉、王熙凤和探春这样的人,相信读过我书的朋友,一定也更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偏爱。
刚才说红楼梦写了我们的过去和现在,其实红楼梦也写了我们的未来,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生活。这个主要体现在宝玉、黛玉、探春这些人身上。
红楼人物之
“有用之人”和“无用之人”
接下来呢,为了更有效地表达我的观点,我把红楼梦里的主要人物分为“有用之人”和“无用之人”。
1
有用之人
有用之人,有王熙凤、探春和宝钗。当然还有贾母。这里的有用,是指这些人想对现实有所作为,能做事。
图片
比如王熙凤管家理政,她虽然有致命的缺点,比如权力欲金钱欲太强盛,当管家的时候,也不够清廉。但如果没有她,荣国府不会撑这么久。曹雪芹也夸她“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持家”。你看,她协理宁国府的时候,身段多么好看,霸道又从容。而且她很开心很乐意很积极,生命力极其旺盛,活得生机勃勃。这样的人,其实在传统文化里是很少的。不太符合儒家审美,儒家要内敛,要守礼,要有个女人的样子。也不太符合道家和佛教审美,道家要逍遥,减少欲望,佛教认为人间欲望太多,贪嗔痴是三毒。那王熙凤是贪嗔痴慢疑五毒俱全了,但她就是有无穷的魅力。她是一个热气腾腾生机勃勃的现实主义者
探春就比王熙凤更高级,有文化,而且做事更理性更守规则更清明,她的判词是“才自清明志自高”。她会在大观园搞经济改革,把花花草草卖钱,虽然对荣国府而言,是杯水车薪,但这说明她有这个危机意识,也有这个能力。所以,只有她会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样大的家族,从外面打来一时不会死掉,但如今自己抄检自己家,这个家族就要真的完了。她很希望自己是一个男人就好了,早就出去干一番事业了。
从王熙凤和探春身上,你可以看到,其实曹雪芹是有“补天”情结的,他是想要对现实有所作为的,有深切的忧患意识的。他是留恋自己家族的,如果没有这样的钟鸣鼎食之族诗礼簪缨之家,是不会有大观园的。大观园这个理想的乌托邦,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营造出来,才能维持下去,所以,曹雪芹不是一味天真的理想主义者。但这个家族还是无可避免地衰落了,所以他也努力找衰落的原因,甚至让秦可卿临死前,托梦给王熙凤,让她居安思危,为家族谋划一下未来。这何尝不是曹雪芹的痛彻之语呢?
所以,《红楼梦》不是单一的爱情主题,它的主题是多元的,丰富的。
图片
你可能也发现了,我怎么就把宝钗放在有用之人的最后呢?
宝钗当然是“有用之人”。但她的有用,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人际关系方面,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简而言之,就是精于做人,而疏于做事。这其实是很儒家的,儒家就是在道德上不断完善自己,但事功能力比较弱。孟子看不上管仲,而大观园改革的时候,宝钗也有点看不上探春。
但她又不是纯粹的儒家人,还带了点“明哲保身”,带了点“高深莫测”,藏愚守拙,“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可是如果大家都学宝钗,都小心翼翼做人,谁来做事啊?做事一定是会得罪人的,一定是要有热情的,有行动力,有想象力的。探春在大观园搞改革,她认为这样做没什么必要,有伤大家族的体面,不如把卖花花草草的钱,都分给那些媳妇婆子下人们,你看,她依然把人情放在第一位。
如果说王熙凤是威权管理,探春是法治管理,宝钗就是人情化管理。人情化管理是很传统的方式,看起来很美,但实际上不可持续。
宝钗身上也有很多矛盾的地方,一方面,她鲜艳妩媚,知书达理,艳冠群芳;另一方面,她又很复杂,她的很多行为都可以多角度解读,甚至解读出阴谋论来。连春日里扑个蝴蝶也能引出“金蝉脱壳”来,你想想,如果换了黛玉,换了湘云甚至探春,扑蝶来到滴翠亭下,听到小红和坠儿的话,会有她的警惕心吗?
她喜欢用道德去评判人。在滴翠亭听到小红说悄悄话,她的反应是:小红是个眼空心大,头等刁钻古怪的东西。她跟小红不熟,就判定她道德不正确。但王熙凤就不一样,让小红办事,小红办事利落,她就破格提拔了小红。
所以,同样是现实主义者,我更喜欢王熙凤的勃勃生机,探春的清明理性。而且,我认为,王熙凤和探春更现代,更适合现代社会
2
无用之人
当然,在《红楼梦》里,我更喜欢那些“无用之人”,他们让人心醉神迷,让生命呈现出另外一种可能性。你当然知道,我说的“无用”其实是“大用”从这些无用之人的身上,我看见了爱、美和自由,看见了自由意志,原来人还可以这样生活。
图片
宝黛之爱是木石前盟,注定是一场悲剧。那个时代认为爱情这东西很可怕,婚姻是家族联姻,是经济共同体。其实爱情也是近百年才获得了正当性。而且黛玉也知道,她和宝玉的爱情没有结果,当她听到宝玉说自己不说混账话的时候,她的反应是很复杂的,是又惊又喜又悲又叹,她爱得多艰难啊,但即便如此,她还会写下《题帕三绝》:“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这就是勇敢啊。就像《荷马史诗》里的英雄,明明知道自己会死于战场,依然举起投枪,反正不愿意平庸而死。为什么黛玉这个人物形象很丰富,有很多寄托?不只是因为她会谈恋爱,而是因为她敢谈恋爱。
其实她的生命姿态很明媚,有几个知己,一个爱人,写写诗。她葬花,说出“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时,宝玉会恸倒在山坡之上。这两个人不是在玩行为艺术,而是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生命的无常,人终有一死的悲剧本质,体会到人间的无情,迎面遇到死亡。
那既然人终有一死,不如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得更鲜烈更勇敢,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有价值更有意义。我认为,大观园本身的存在以及宝黛的生存姿态,足以回答“什么样的人生才值得一过”。那就是一定要有爱,有美,要有自由意志。
图片
我们再来说说宝玉。宝玉是读懂《红楼梦》,读懂大观园的关键
先说《红楼梦》第一回,开篇就是女娲补天。这个神话不是闲笔,不是为了营造神秘气氛,而是跟红楼梦的宗旨息息相关。女娲炼了36501块石头,只剩下一块,被遗弃。它自嗟自叹,听到一僧一道八卦人间,于是动了凡心也想去经历一番。两位仙师劝阻未果,把它幻化为一块美玉(这就是贾宝玉出生时嘴巴里含的美玉)。后来经过几世几劫,一个空空道人来到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看见一块大石头,上面有很多字,记载了顽石下凡历劫的一番故事,这就是《石头记》。空空道人看完后,三观尽碎,把自己改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
这个神话常常被人忽略。我们来看,顽石其实是宝玉的灵魂。它被遗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下,说明一他是无用的。二青梗峰是以情为世界的起源,根源的。而两位仙师为了打消顽石下凡历劫的念头,还说了一番话:“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这就是四大皆空啊,尘世的一切其实毫无意义。很多人都说《红楼梦》的主题是看空。
其实并不是,因为空空道人看完石头记,改名情僧,把石头记改成情僧录,是以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这哪里是四大皆空?终究是多了一个“情”字。
我在《醉里挑灯看红楼》里,有一篇文章是《金瓶梅结束处,红楼梦开始》,里面写了:
“儒家以道德为万物生民立命,而曹公以情为人间世界立心,心中的情爱,便是那头顶的星空。他笔下的宝黛,终是情热之人。”
“空”只是生命的一种特性,最终结局,但“情”是不朽的,是永恒的,有终极的价值和意义。
而这种终极的价值和意义,正是这些无用之人呈现出来的。无用是没有功利性的,纯净的,天真的,美好的。所以才会有黛玉葬花,有香菱学诗,有湘云醉卧芍药裀,有晴雯病补雀金裘,有晴雯撕扇,这些瞬间如此美好,有过这样的时刻就可以打败时间,打败死亡,有过这样的时刻,胜过世间万物。这就是大观园的意义,也是宝玉所坚守的价值世界。你看香菱这么苦,也是因为有了大观园的岁月,学了诗,生命才被照亮。
图片
图片
当然,这些美好必然是无用的。不能救家族,更不能救国救民。这些美甚至是非常脆弱的,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宝黛爱情没有结果,香菱也被折磨致死,晴雯也死了……美敌不过时间,宝黛的爱情连家族力量都敌不过,但正因为美是脆弱的,才要更精心呵护,更珍贵。
宝玉深深知道这一点。他喜聚不喜散,就是想要把美好留下。他在美好的女儿面前心甘情愿地低下自己的头,满怀爱与温柔。但同时,他也只能看着这些美好一点点被摧毁,所以有人说他是没有成道的基督和佛陀,是有道理的。他一开始应有尽有,但命运把他拥有的,一个个夺走,而他也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发生。可想,他的痛苦有多深。
但如果再让他重新选择,他一定还是那个贾宝玉。因为曹雪芹就是重新选择过的,他选择写一部《红楼梦》,让贾宝玉这个人当这本书的绝对男主。这就是他的主动选择。
回过头来,再看第二回贾雨村说的正邪两赋,这些人的共同特点就是不容易被归类,他们至情至性。而宝玉比他们走得更远,他是一个对生命有自觉,有觉悟的。所以当两位仙师告诫他人间实苦,他依然要经历一番。
这些无用之人,正是让我们看见生命原来可以这样活。但宝玉和黛玉注定是被误解的人,尤其是宝玉,一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他不过就是王思聪,不过就是一个软弱的富二代。所以,宝玉、黛玉这些人,可能等到未来我们才能真切地理解吧。
当然,也是我们部分的现实。
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咱们百群三万多人,共读《红楼梦》,也是一个无功利的诗意时刻,我相信,爱读《红楼梦》的朋友,一定对美,对爱,有丰富的感受力,我们的内心也是可以有大观园的。
互动问答
Q1
读者提问:贾母、元春、贾政夫妇甚至宁国府,对于宝玉婚姻的立场是木石前盟还是金玉良缘?
刘晓蕾: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要给大家说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宝玉的婚事,最终拿主意的一定是他的父母,就是贾政和王夫人,贾母虽然非常疼爱宝玉,但是她作为一个祖母,按照那个时候传统家庭的规矩,他是不能直接钦定宝玉要娶谁的。所以你会看到迎春被嫁给中山狼孙绍祖,当时贾赦是一力撺掇,贾母提出反对,但是贾赦不听,所以贾母作为一个奶奶,就只能放弃插手这个事儿了。关于宝玉这个婚事,我一直认为元春、贾母和王夫人是一定站在金玉姻缘这个立场上的。
第二十八回元春端午节赐礼物的时候,她给宝玉和宝钗的礼物是一样的,黛玉和迎春、探春、惜春的礼物是一样的,所以当时宝玉还有点儿奇怪,而宝钗看了就心知肚明了。从礼物的分发形式上来看,元春肯定是站金玉姻缘的。
至于贾母,问题就比较复杂,我在《醉里挑灯看红楼》这本书里,有一篇专门写贾母的文章《贾母——老年人的清流》,我在文章中分析过贾母的矛盾心态,一方面,他是很爱她的亲外孙女黛玉的,另外一方面,他也要考虑自己家族的未来。所以贾母的态度其实是非常矛盾的,他一方面,想力主宝黛,为什么说他力主宝黛呢?因为这个王熙凤经常开黛玉的玩笑,说你吃了我们家的茶,干吗不做我们家媳妇儿呢,如果她不了解贾母的内心想法,是不会开这种玩笑的。但是另外一方面,贾母真的是无法确定,所以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一种心态,我在书里把她这种矛盾心态写得是比较充分的,我猜测她可能临死都没办法让宝黛成为一对儿,这个事儿就无限地延宕下去了,就没有做成。
Q2
读者提问:您说在《金瓶梅》结束的地方,《红楼梦》开始了,您觉得《红楼梦》在哪些方面比《金瓶梅》走得更远呢?
刘晓蕾这个问题问得超级有水平,也超级考验人。我要在几分钟之内讲明白,也不容易啊。我就简单地说一下。
《金瓶梅》里的人,个个都是沉浸在欲望的海里,欲火中烧,对金钱的欲望,对性的欲望,对权力的欲望,对于这些欲望,我没有见过哪本书比金瓶梅写得更好,更深刻。
中国传统文化其实是忌讳谈欲望的。孔子好一点,对人性比较包容,只对贵族有道德要求。到了孟子就不想谈利益,只愿意谈理想了。到了宋明理学对欲望本身非常反感,把超出基本温饱之外的欲望,称为人欲,要存天理灭人欲。至于道家,把身体和欲望当成累赘,佛教更认为欲望没有价值,会让人受苦。
但金瓶梅补上了这门课。你看,宋蕙莲因为一匹翠蓝绸子就被西门庆勾搭上了,就像去北京skp商场买一条1000块的丝巾,就把她给搞定了。人性是软弱的,是抗拒不了诱惑的。在《金瓶梅》里,有很多奢侈品,比如李瓶儿的皮袄,还有金䯼髻,就相当于现在的貂皮大衣,和包包。
男主角西门庆更是欲望的顽主,他一路狂飙,赚钱升官找女人。
很多人读《金瓶梅》,评论《金瓶梅》,总喜欢说作者对欲望是严厉批判的。其实,作者兰陵笑笑生的态度要开放得多,他一方面写这些人向欲望妥协,被欲望打倒,被欲望控制,一方面又对这些被欲望裹挟的人充满理解和悲悯。在他的笔下,这些人都算不上什么坏人,而是“不够好”而已。西门庆潘金莲们看起来欲望凶猛,其实他们非常软弱,最终成了欲望的奴隶。
我在我的新书《作为欲望号的金瓶梅》里,全面分析了几个主要人物。读《金瓶梅》,我最大的收获是:其实,我们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那么高贵,每个人身上都有软弱,都有黑暗的一面。《金瓶梅》让我学会去理解人性的另一侧面。
在这个意义上,《金瓶梅》非常诚实。可能也因为太诚实了,过于诚实了,反而让一般人承受不了。所以,《金瓶梅》并不好读。
我在得到APP上有一门课,叫《刘晓蕾讲透金瓶梅》,在发刊词里我说:你可以把阅读金瓶梅当成一场关于欲望的思想实验。这门课程比较简明,偏概括型。而我的《作为欲望号的金瓶梅》这本书,属于细读《金瓶梅》。
2019年10月,我在南京先锋书店做了一场《醉里挑灯看红楼》的签售,当时几个嘉宾对谈,主持人突然问了我一个问题。他说看了我的《醉里挑灯看红楼》,发现我非常喜欢王熙凤,对潘金莲也颇有同情之心,于是问道:“刘老师,你和王熙凤、潘金莲有共同的地方吗?”这个问题猝不及防,也非常狡猾,我看见听众们的眼睛都亮闪闪的,等着我回答。我是这样回答的:“我、王熙凤和潘金莲都有一个沉重的肉身,都有欲望。”
这是大实话。每个人都有一个沉重的肉身,都有欲望。但我们通常不想承认,而读《金瓶梅》,确实能帮我们真切地了解自己。
但是,《金瓶梅》这本书歧义性很强,很难读。兰陵笑笑生特别擅长解构,颠覆,他把传统的道德统统给拆掉了,在《金瓶梅》里,没有哪个价值,是禁得起推敲的,没有哪个价值值得用生命去守护。而传统的忠孝节义,这些看起来很美的道德,在金瓶梅的世界里,个个都显得很不接地气,暴露了内在的缺憾。英雄武松来到《金瓶梅》的世界里,就像走错了片场,像一个天煞星来到一个热气腾腾的美食节目。
颠覆当然是有意义的。所有的文化都是在颠覆和被颠覆中发展自己。而且,如果看不破虚假的价值,就无法开启真诚的道德生活,不知道什么是良好生活。
但是,另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拆解掉传统的道德,直接面对欲望,这样的人间并不好承受,无法安居。也许作者都受不了这样的人间,最后的结尾给我们写了一个“韩爱姐”的故事。她是韩道国和王六儿的女儿,这两口子也是特别没节操的人。但他们的女儿,却对爱情特别忠贞,即使她爱的那个人根本就配不上她的爱。她爱上的是陈敬济,一个几乎没有可取之处的小青年。作者为何最后写了一个韩爱姐?这跟金瓶梅的世界有点不搭,更像《红楼梦》里的尤二姐尤三姐。
《红楼梦》让我们看到爱,原来还是有的。在淤泥里也可以开出洁白的莲花。而在《金瓶梅》里没有容身之地,夭折了的爱,到了《红楼梦》里,落地生根,开花散叶,终于长成了参天大树,终于有了一个大观园。
如果《金瓶梅》的主题是欲望,被欲望裹挟的人都死了,没有出路。那么《红楼梦》的主题就是欲望的转化和升华,让欲望拥有了更高级的形式,转化成爱、美和艺术,所以才有一个集一切美好于一身的大观园。
━━━━━
图片

4617作文网机电工程公司起名字大全集姓张的起名男孩属猪古田路街头篮球辅助书香门第地板公司起名的查盛起名字什么字好春娇救志明卢姓女孩取名起名大全分数高的以公司名义起诉范本成人高考高起本报名时间起名字姓陈女湖北经视直播市政工程公司起名大全起名大全男孩王摩羯拨号软件有关春天的诗句给姓潘的起名大全电视剧隐秘而伟大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变形金刚1电影行程码14天后去过地方会消除吗按八字免费起姓名大家都用什么软件给宝宝起名终极笔记结局什么意思工作描述怎么写为宝宝起名姓杨178直播教育品牌起名给白酒起个好名字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德国打算提及普京时仅用姓名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今日春分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白宫:哈马斯三号人物被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奥运男篮美国塞尔维亚同组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国标起草人:淀粉肠是低配版火腿肠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杨倩无缘巴黎奥运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记者:伊万改变了国足氛围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

4617作文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