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关怀版

无禅法苑——佛法知识普及:大乘佛教和小成佛教的区别

更多交流分享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无禅法苑(ID:wuchanfayuan)

知乎账号:无禅法苑

原创: 菩提树 无禅法苑

---*---*---*---*---*---*---*---*---*---*---*---*---*---

大乘与小乘这两个词,应该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档。不论是修行人,还是没有接触过佛法的普罗大众。但,就我所观察,极少有人对两者的界定有正确的认识。今天就来把这个问题讲清楚。

一般的观点是这样的,南传的就是小乘(目前的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中国云南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中国现在的北传佛教就是大乘。

也有稍微了解一点的,认为上座部主要是偏小乘,而大众部的宗派和经典主要讲大乘。这个观点有点靠谱了,但仍然不准确,或者说没有看清本质。

大乘和小乘,其实并非两条独立路线。今天为厘定二者的区别,先勉强当做两套独立的路线来讲。

小乘,对于修行人,我们一般就是指声闻乘和缘觉乘。大乘,我们一般指菩萨乘(其实也包括佛乘)。

那什么是声闻乘?就是听闻佛陀讲法来修行的人(后世可以理解为听经和阅经),佛陀对这类的教育手段主要是以四圣谛为主,让对方明白世间就是一个苦聚之所,进而给出了脱离苦海的修行方法。

什么是缘觉乘?就是大彻大悟因缘而得解脱,这类人可以不懂佛经,不看佛经理论,甚至在无佛的世界获得解脱,佛陀面对这类的教育手段主要是以讲十二因缘为主,让对方明白世事无常变化,皆因缘生缘灭。

什么是菩萨乘?菩萨乘修行人最重要的区别于以上二者,就是要发愿,要普度众生,并依照六度万行,经十个阶位(十地)的修行而证果。

由此便容易理解,佛陀的十大弟子:阿难、须菩提、舍利弗、摩诃迦叶等,在很多经文中,都称为小乘声闻弟子。这点可能让大家感到非常意外,毕竟是佛陀的贴身弟子,而佛陀毫无疑问已证大乘果位。为什么经文这么讲?我们接下来看一下核心的东西,也就是大乘和小乘的修行目的以及修行方法。

先来看一下大小乘目的的差别:

简单来讲,小乘追求的是什么?断惑证真,断去烦恼、妄想、执着,证得无为自性。大乘的观点是什么? 真惑不二。

小乘的追求就是证到这个世间所有的一切物理和心理现象都是虚无的、空寂的、本元清净无染的。由此来彻底解脱烦恼。因此,小乘主要是破“有见”,证空性。

大乘的追求是什么?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这个觉是非空非有又即空即有的,即非法也非非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性空而能缘起,缘起不碍性空,烦恼即是涅槃,世间就是出世间,此岸即是彼岸等等。

我们再来看一下大小乘果位的差别:

小乘有四个果位,叫做四罗汉果,分别为: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先说一下四果罗汉分别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吧,达至须陀洹果位就不再轮回至诸恶道,其涅槃后会再重返世间七次,然后就彻底了别六道轮回的分段生死,斯陀含涅槃后会回再往返一次,阿那含不再返回世间,而阿罗汉则即生断除一切烦恼业障,证得有余依涅槃。(要理解和明白这几点,需要结合唯识、中阴、四禅八定以及佛的宇宙观等相关理论,今后再开专题讲)

罗汉果位就是小乘的极果,已经证得这个世间的一切色、受、想、行、识都是梦幻泡影,不可持久,斩断了所有的情根和烦恼业障。并始终处于无受、无想的大定境界。

因此,罗汉一般都是自私的,只追求个人的解脱,包括法华会时的摩诃迦叶,在会上他有一段自我剖析的话:《法华经》信解品第四 摩诃迦叶说偈言:“我等内灭,自谓为足,唯了此事,更无余事。我等若闻,净佛国土,教化众生,都无欣乐。”

这段说的是什么意思?翻译过来就是:“迦叶尊者说,我们内心寂灭清净,以为就足够了,修行就是为解脱烦恼证空性,再无其它事情,今天听世尊说,需要发愿回向众生,净整个佛国土(三千大千世界),教化众生获得安隐快乐,我们都不高兴,也不愿意。”这一段,其实就是摩诃迦叶在给大家汇报小乘的境界和心态。

《法华经》是佛陀在后期的讲法了,也就是在法华会之前,十大弟子,都还处于小乘的修行阶段。

那么,佛陀怎么看小乘果位?“焦芽败种”。什么意思?虽然是种子,但是烧焦了没有任何生命力的种子。小乘的境界,是死定,不能动心,贪图这个空无所有的境界,也不愿在娑婆世界度化众生,只想做个快乐的自了汉。空的境界一旦消失,有的果报照样升起,小乘大定境界,无论深定多少劫还是几百万年,终会出定,还是得回小向大。 解脱,仅是当下现世的解脱。

那么,大家现在就清楚了,我们一切偏向于一边的破“有”证空理论,都是小乘教育。而主要的手段就是我们讲的五个无为法: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些,真要区分开来讲,都是小乘修行!大家现在是不是感到更加意外?我们每天都在修习小乘呢!包括我们的打坐禅定、各种止观、气脉明轮,这些,甚至都还在《楞严经》所讲五蕴次第修行中的第一层“色阴区宇”范畴!而大乘是最后一步的正知见,不二法门其实就是一层纸,但很坚实,这一层纸就将天地悬隔。

其实说菩萨就是大乘,我个人也是不认可的。菩萨有十地(十地之后还有等觉和妙觉位),我们泛指的菩萨,可以称为走大乘修行路径的修行者,初地欢喜地的菩萨都还没有去掉身口意十恶业,要在第二地才去除贪嗔痴等十恶,你怎么能说是大乘?(具体参见《华严经》十地品 菩萨第二地 离垢地)。而要达至八地菩萨 不退转地之后,才有资格称为大乘。

那么,是不是小乘的就不好,我们直接修行大乘就行了?不是的,小乘是基础,如同一个里程碑,是大乘的一个部分,有了这个基础把烦恼业障断了我们再继续前进探索最后的终极真理。我们说总共有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不要说声闻缘觉的小乘,很多人连人乘的为善去恶都没有做好,连能否再轮回人道都没有信心,怎么修行大乘?

关于大小乘的融合,再举个例子,我们在很多大乘经典中看到的一句话:“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硬要区分,这就是纯粹的小乘观点。所以,即便是在大乘经论中,大小乘佛法也是密集的交织在一起。好在,我们作为普通修行者,并不需要去分辨。

但,确实有部分人不经小乘甚至大乘的次第阶位而直接证得佛果的,但需要是大根器,并且光是大根器还不够,还必须是能受大乘佛法的大根器(有的人很聪明,但只受小乘理论,还有的只受玄学和外道理论,很多),光是能受大乘佛法的大根器仍然不够,还需要有已证道并且教育手段又高明的善知识引导,其实再加上这点依然不够,还需要撞见并及时抓住各自转瞬即逝的啐啄之机。又扯远了,改天我还是单独讲一下这部分。

其实不要看不起小乘行人,他们都有真功夫,一点不比我们弱,特别是修苦行的头陀行者。我们是因为唐宋以后翻译的佛经多了,都讲见地去了,各种观点满天飞,反而不重视实证修行。相比魏晋,当时翻译出来的经文很少并且基本上都是小乘经典,还难以获取,拿着本《增一阿含经》如获至宝就开始老老实实的实修,证果的一大片,修出各类神通的人也不少(这就是唐宋之后特别是近现代证果人数越来越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穿插个小故事:我们老家遂宁的东山寺,之前出了一个疯师爷,南怀瑾还亲自去拜访过,蓬头垢面,住在茅房,帮乡里乡亲解决了很多问题。有一次,突然想去峨眉山,峨眉山的主持受观世音菩萨托梦,说某天某时会有一个转世大罗汉要过来,于是方丈就沐浴更衣列队准备迎接,结果呢?这位疯师爷从后山爬上去的,不过还是被方丈看了出来。疯师爷神奇的事迹还很多,我之前也亲自去几方考证过。当然遂宁市历来出高僧特别是禅宗:雪窦重显、船子和尚、克幽禅师、道圆禅师(法嗣:圭峰宗密),大家有兴趣今后再闲聊。

下图摘自《南怀瑾选集》↓

最后,还剩一个重要问题:为什么佛陀在菩提树下证道之后,不直接就讲大乘?

这就要说到佛陀的教育手段了,篇幅有限,我就简单讲述。佛陀的教育手段非常丰富并确有实效,为佛教奠定了几千年的传播基础。依我看,不在孔子之下,这块今后也可以单独讲。

佛陀四十九年讲法,主线是什么?无常、苦、无我、不净,说这个娑婆世界就是五浊恶世,我们要出离,是这样的吧。但是在佛陀刚证道后最初说法的华严大会上,可不是这样讲的,《华严经》说什么?讲这个世界是美好的,是一真法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华严境界】。

但是,世尊发现这样行不通。为什么?因为世人更多的就是执有,我们看见更多的就是痛苦和无常,你讲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清净的,不用出去,真理恒常不坏遍满法界,无法可修,无道可成,无涅槃可证,众生本来就是佛。大家接受不了。

所以,中间四十多年,佛陀改了,讲无常、苦、无我、不净。先修小乘,证空性解脱烦恼,再回向大乘。大家再看一下:世尊在快要涅槃之前最后一次讲法的《大涅槃经》中,又重新道出了“如来密因”,这个世界的本质:常、乐、我、净。也就是中间的四十多年,主要是以小乘教育为主。

再来看一下《法华经》,佛教三经之一,我们讲的富贵在华严,成佛在法华,开悟在愣严。其实法华经就是一堆故事,另外就是佛陀授记了一大堆人,将会在未来世一一做佛。多年前我第一次看法华,觉得没有什么法理和营养价值,后来才逐渐深刻意识到《法华经》对佛教发展的重大贡献,就是:归三乘为一乘,破空性归正觉。

最后。请大家静下心来一起进入两千多年前法华会的现场情境:

即便以释迦牟尼后期当时在古印度各阶层的影响力和已经取得的成就及广泛社会认可,在法华会一开始,5000多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退席,经文原文:“即从座起,礼佛而退。”为什么?就是他们不认可不接受佛陀即将要讲的大乘(三乘归一)理论。

此时:“世尊默然而不制止。”

尔时佛告舍利弗:“我今此众,无复枝叶,纯有贞实。舍利弗,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汝今善听,当为汝说。”

所以啊,要教育大众,其实挺难的。光明白没有用,还得有行之有效的方法论。这也是佛陀的另一个伟大之处。

如果世尊一开始就只讲大乘佛法,我们还会有今天的佛教吗?

---*---*---*---*---*---*---*---*---*---*---*---*---*---

过往相关文章列表:

※ 《佛陀-其实和我们一样》

※ 关于证悟。

※ 《当下的修行》

※ 《楞严经》:“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 《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

4617作文网秦 起名大全北京大部地区遇雷阵雨10月10号田志远教育品牌起名huangseav猪小儿起名忌用字全职高手txt下载诗经公司起名公司起名用什么字好老祖宗她是真的狂怎么给直播间起名工作室起名设计姓潘的女生起名字楚辞宝宝起明星人名大全eporner琴棋书画十字绣图片中国体育直播tv二手房购房合同六画的起名吉利字男孩合作社起叫什么名字好梦见好多蛇花园宝宝中文版绝对臣服会声会影x4序列号托物言志的作文乌龟什么时候开始冬眠考后感想闲情偶寄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德国打算提及普京时仅用姓名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今日春分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白宫:哈马斯三号人物被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奥运男篮美国塞尔维亚同组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国标起草人:淀粉肠是低配版火腿肠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杨倩无缘巴黎奥运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记者:伊万改变了国足氛围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

4617作文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