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黑土地上的种业故事-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5/22 14:36:47
来源:新华社

新华视点|黑土地上的种业故事

字体:

  近期,中国东北农田进入繁忙的春耕时间。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正加速大豆新品种的选育。

  这个育种实验室被科学家称为“育种加速器”。实验室可以模拟大豆生长的特定环境,可将大豆一季生长时间从近六个月缩短至五六十天。科学家把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和“育种加速器”应用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

  作为肉牛养殖大省,吉林今年计划新增百万头饲养量。在吉林省长春市净月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吉林省新牧科技有限公司,一批批冻精制剂正运往东北各地的肉牛养殖场。

  在育种场冻精生产实验室里,工作人员正将每天新采集的1万余剂种公牛冻精经过质量检测、高倍稀释、静置、冷冻、灌装等流程制成冻精制剂,这些冻精将发往全国各地。

  广袤的长白山,森林覆盖率高达84.5%,是一座“立体资源宝库”,也是我国人参主产区。我国拥有上千年的野山参挖掘史和数百年的人工栽培史。虽然人参栽培历史悠久,但我国人参育种起步较晚,过去参农多以种植林下品种、农家品种为主,在规模化种植过程中长势并不理想。

  多年来,吉林省依托各大科研院校建立了种质资源库,收集了近万份种质资源,还通过物理诱变,建立了高质量突变体库,创制的新材料有近千份,为人参育种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

  出品人:孙志平

  监制:张平锋

  制片人:李杰

  统筹:王健

  编导:田甜

  记者:魏蒙、薛钦峰、唐成卓

  配音:李金泽(实习)

  片头制作:夏勇

  新华社音视频部出品

【纠错】 【责任编辑:王萌萌】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 来自“中国经济圆桌会”的观察
      • 经济参考报丨 解码共富乡村建设的重庆“酉阳改革”
      • 新华每日电讯丨 “中国珍珠之都”进入“中场时刻”
      • 新华全媒+丨 安徽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一线扫描
      • 我在现场丨他们扎根深山30余载,只为守护杜鹃花的家园
      • 思客观察丨 加征关税:美政党“通往保护主义深渊的竞赛”
      • 国际观察丨 哈尔科夫战事牵动俄乌冲突走向 
      • 深山“守猿人”
      • 田间新农人的夏忙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