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开放“夜场”,你会在下班后去吗?-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4/02 17:00:00
来源:新华网

图书馆开放“夜场”,你会在下班后去吗?

字体:

  图书馆开放“夜场”,你会在下班后去吗?

  半月谈记者 何欣荣 杨有宗

  社区文化中心开办夜间“美妆培训班”、图书馆针对年轻人需求设置“深夜书房”、剧院推出服务青少年群体的“夜剧场”……上海市浦东新区前不久升级了公共文化延时服务举措,服务时间从“朝九晚五”延至晚上9点后,让服务时间“对表”群众实际、服务内容符合群众需求。与此同时,采取区级、街镇补贴加群众少量付费的运营模式,探索公共文化延时服务可持续发展。

  从“不友好+1”到上线“秒光”

  “画眉毛之前,要先找好转折点,眉锋不能直接飞出去”“画的时候不能只看一个角度,要从多个角度观察”……晚上7点,陆家嘴金融城文化中心里,面对10多名来自证券、海关、电信运营商等各行各业的学生,美妆老师王丽娟正在讲授画眉毛的技巧。

  这堂美妆课一共12个学时,教授内容包括化妆技巧、服装搭配、表情姿态管理等,是陆家嘴金融城文化中心推出的公益课堂。在时间设置上,这一课程特意选在晚上举办。“我在其他地方也开过这门课程,不过时间是在下午,学员就在群里回复‘时间不友好’‘不友好+1’。”王丽娟说。

  服务时间“不友好”,这一问题由来已久。从全国范围来看,以往公共文化设施一般运营至17时闭馆,此时,许多上班族还没下班。服务时间与年轻人业余时间错位,这导致社区公共文化设施主要吸引“一老一小”两大群体,对青年群体覆盖不够。

  “公共文化只有时间对上群众的表、内容对上群众的心,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服务群众的功能。”浦东新区文体旅游局局长孙毓介绍,为了满足群众实际需要,浦东新区2020年开始探索公共文化设施延时服务,并出台延时服务试点指导办法。  

上海陆家嘴金融城文化中心,美妆老师正在授课 杨有宗 摄

  对于陆家嘴金融城文化中心所在的陆家嘴街道来说,公共文化延时服务很有意义。“我们街道有两大特点,一是楼宇多,二是白领多。”陆家嘴街道宣统文化办主任邹剑林说,白领白天在金融城工作,晚上回家后对文化、体育等需求比较强烈。

  陆家嘴金融城文化中心理事长张燕说,文化中心设置的美妆、舞蹈等课程,一经推出,经常“秒光”。

  在浦东新区,针对公共文化延时服务的探索一直在进行中。周浦镇党委委员齐卫平介绍,该镇推进早延时6时30分至8时30分和晚延时18时至20时30分的两头拓展,把早晚时段同时纳入延时服务范畴。

  位于周浦的傅雷图书馆“深夜书房”开放至22时,受到青年群体欢迎。“找到合适的复习场所不容易。”上海市民刘海平告诉半月谈记者,目前他正在准备注册会计师考试,学习场馆一方面要安静,有学习氛围;另一方面,时间要合适,“深夜书房”正好解决了他的痛点。

  合理分摊成本 ,让延时服务可持续

  延时服务,必然带来更多运营成本。成本能否合理分摊,直接关乎这项惠民措施能否可持续发展。通过前期探索,浦东逐步摸索出一条可行的运营模式,延时服务增加的成本主要通过三个渠道消化:区里补一点、街镇贴一点、群众付一点。

  以陆家嘴金融城文化中心为例,延时服务后,直接带来水、电、保洁等方面成本增加。“区文体旅游局和陆家嘴街道给予了大力支持,分别补贴水电费10万元,保障文化中心顺利运转。”张燕说。

  在公共文化设施延时服务定价方面,浦东新区提出,在社会主体广泛参与、多方共担成本的前提下,实行同一区域、相同服务相对市场价五折收费的基本原则,夯实公共文化设施延时服务的公益属性。

  金海文化艺术中心位于浦东新区曹路镇,服务周边几个大型社区,动迁居民、外来居民较多,家庭类、亲子类文化需求多。从2019年开始,金海文化艺术中心陆续在夜间开设了陶艺制作、机器人编程、无人机驾驶等课程。这些课程课时数从7节到12节不等,学费普遍在500元以下。

  公共文化延时服务,不但突出公益属性,课程设置上更为贴心,让其服务人群范围更广了。

  “以前很多年轻人不愿意来,甚至不知道文化中心是什么,误以为是老年活动中心。” 金海文化艺术中心主任周建义说,通过调整课程和延伸服务,中心人流量不仅增加了60%,而且年轻人也更多了。

  在人力成本方面,部分文化中心一方面进行内部人员调配,如安排工作人员轮流值班,保障延时期间的场馆运行;另一方面,也积极借助志愿者及延时服务受益人群力量,实现自我管理。

  探索“标准化”延时服务

  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错时开放、延时开放,鼓励开展夜间服务”。

  除了上海浦东,全国多地也在探索。2023年8月起,浙江宁波全市26家博物馆、图书馆开启延时服务,将每周末和法定节假日的开放时间延长至晚间9点。2023年,《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正式实施,其中第二十四条规定,“鼓励延时开放、错时开放、夜间开放。”  

周浦镇傅雷图书馆推出“深夜书房”

  公共文化设施延时服务,不是一延了之。相关专家认为,延时服务除了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也应在延时时间、开放面积、服务内容等方面进行标准化探索,保障延时服务的质量不下降。

  前不久,《浦东新区全面深化推进公共文化延时服务工作指导意见》对外发布,推出8条重要举措,进一步探索“标准化”延时服务举措,主要包括:提出日均12小时的延时服务时间标准和大于三分之二服务面积的空间标准;探索以社会主体运营延时服务为主的运营模式;出台公共文化延时服务的浦东标准。

  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玮说:“新时代浦东担负着新的文化使命,将以‘灯火通明,人头攒动’为目标,全面深化延时服务,让更多人群走进来,心心念念想要来,欢天喜地就爱来。”

【纠错】 【责任编辑:刘勉】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 河北雄安新区设立七周年观察
      • 新华调查丨 天水之后会是谁?“文旅热”如何热得久?
      • 新华视点丨 古浪压沙又一春
      • 经济参考报丨 多地探索点“绿”成“金”新路径
      • 新华每日电讯丨 停伐十年,“新林人”的新天地
      • 新华全媒+丨 以“鸟哨”守护东滩精灵 非遗技艺有了传承人
      • 记者手记丨在“千丘之国”探索绿色出行
      • 看雄安|启动区里的“生命之舟”
      • 雪村“点雪成金”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