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自己的惨痛经历,帮你们趟出了幼小衔接的正路

妙爸不是灭霸 2023-03-27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每年这个时候,幼小衔接机构的门口都门庭若市。关于幼小衔接的文章早已被无数新一年级的家长看了又看。

但无论你看多少类似的文章,可能都会发现,幼小衔接无非就是“学习知识”、“培养习惯”这两个关键词,内容上没有多少新意

如此看来,幼小衔接的关键应该很明确了。可是,却似乎总是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所以一定有一件事情被我们忽略了。

那是因为,我们被“幼小衔接”这四个字迷惑了。从幼儿园到小学,表面看起来是孩子的事情。

但实际上,无论是查找资料、打探消息,还是接送上学、辅导功课,这一系列的变化背后,真正的主体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所以,在这样一个每年都会被反复提起的话题背后,真正应该幼小衔接的,其实是家长。

1

真正的学习习惯,是让孩子“习惯学习”

虽然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家长才是幼小衔接的真正主体”,但整个过程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孩子身上。所以不可能完全抛开孩子谈家长。

而针对孩子,最常见的确实就是“学习知识”和“培养习惯”。但我认为,这两件事情其实是同一个问题。

因为学习习惯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养成的:习惯是指对某种情况的逐渐适应,最终习以为常。

没有日复一日的学习过程,哪里来的学习习惯?所以想要培养学习习惯,就必须要有学习知识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讲,提前学并不是坏事。只不过,很多事情过犹不及。我在《跳出课本,是解决“三年级现象”的终极法宝!》中所阐述的道理不只适用于三年级,同样适用于幼小衔接,甚至整个小学阶段。

现在的舆论方向是:小学完全可以零起点入学,不必执着于提前学。

但请注意,零起点不等于零准备。这其实也跟我在“三年级现象”里的观点不谋而合,那就是“可以提前学能力,不要提前学课本”。

课本本身没有什么不好,但对提前学这件事情来说,却有两个致命缺点:

内容过于死板,孩子兴趣不足;

家长过于执着,容易陷入误区。

具体方法我已经在之前的文章中写过:比如语文的阅读、识字,数学的数数、思维,英语的阅读、听力。

这些都是从能力层面来帮助孩子做好准备,有很多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采用。不过,能力层面的准备只是其次,更重要的是过程。

比如读书时,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思维训练时,养成了思考的习惯。所有这些学习过程,都可以培养在一段时间内认真专注于脑力活动的习惯。

真正的学习习惯,是让孩子“习惯学习”。只要让孩子对学习这件事情习以为常了,学习习惯自然就会养成。

所以,千万不要一听“提前学”就一味排斥。提前学,未必是“提前学一年级的课本知识”,还可以是“没上学前,就提前熟悉学习过程”。

没有“学习过程”,哪来的“学习习惯”?

此外还要强调一点:幼小衔接不要从幼儿园大班升入小学一年级的暑假才开始

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短短两个月显然不够。只要孩子能接受,各种寓教于乐的活动都可以提前展开。

理解了这一点,所有关于孩子层面的幼小衔接疑惑都可以迎刃而解。

2

家长适应了,孩子才能衔接好

对家长来说,幼小衔接最主要是做好“心态”和“知识”两个方面的衔接。

理论指导实践,心态决定未来。所以,我们首先要谈谈家长的心态衔接。

心态转变

上小学后,最突出的变化就是节奏加快。原先是幼儿园的小宝宝,没有任何学业压力,家长主要关注孩子的日常起居,而不会过于关注学业。

可是到了小学,所有的学习都有进度,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掌握。成绩好的难免自喜,成绩差的难免焦虑。

但我的建议是,无论你的孩子有没有提前学,也无论提前学的方法是什么,小学一二年级最重要的事情都是认真观察孩子的日常学习。

成绩好和成绩差是最显而易见的二分法:

先说成绩不太好的

如果没有做好准备,孩子上一年级后难免会出现成绩不理想的情况。如果家长不及时调整心态,之前可爱的宝宝,此时就很容易变成讨人厌的神兽

这时再去纠结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已经失去意义,关键是后期如何“亡羊补牢”。

反而更应该放平心态,认真观察一二年级孩子的日常学习状态,努力让孩子通过“习惯学习”来养成“学习习惯”。

成绩很重要,因为成绩可以反映学习成果。但成绩却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最终的目的是通过成绩找到问题,补足短板。

如果家长之前已经帮助培养好了孩子的能力,习惯了学习,那就只需要针对具体的知识点去补足。不要排斥刷题,毕竟刷题是提分的重要法宝,只要掌握好度就没有问题。

如果没有培养好能力,没有养成习惯,也不要焦虑,按部就班把之前漏掉的事情补上来即可。首先从内心明白,既然之前没有养成学习习惯,现在就是在还债。

但学习不是高利贷,不会因为利滚利而永生不得翻身,尤其是在一二年级的慢节奏中,有大把时间补上。

最忌讳的幼儿园过度放养,却在上小学后一味批评孩子不争气。有放养的勇气,就要接受放养的后果。

别忘了,“亡羊补牢”的下一句是“犹未迟也”。

再来看成绩不错的

担心一二年级成绩不好,其实是很多家长热衷于提前学的根本原因。

但提前学习了课本知识却有很多弊端。比如,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地帮助孩子提前啃下了课本,等到踏进校门后,就无法确定孩子是在校内通过自己的消化吸收学习了知识,还是完全在“吃老本”。

而因为提前学课本带来的短暂优越感,反而很容易忽视孩子究竟有没有“习惯学习”。

不要小看这个问题,以成绩为导向是大部分人都难以免俗的事情。提前学的孩子,一二年级很容易成绩优秀,所以家长极易因为优秀的成绩而放松警惕,忽视了内功的修炼。

这也是很多孩子出现“三年级现象”的根源。

所以,无论孩子在小学中低年级成绩好坏,如何保持一个平常心,是家长在幼小衔接阶段最需要修炼的事情。

核心就是一句话:

无论学习好坏,都要用学习成绩指导学习过程,让孩子习惯学习。

开放思维

家长的心态不仅体现在对待学习成绩上,还体现在亲子共处的思维方式上。

最重要的是保持开放的心态。

每个家长内心应该都有一套自己的“教育理论”,但无论你选择“佛系”还是“鸡血”,都尽可能不要走极端,更不要彼此排斥。

佛系和鸡血看似对立,其实可以适当融合。关键是要主动学习各种理论,寻找有助于自己孩子发展的方法。

在这件事情上,所有人都很容易自我强化。你选择了一条道路,就会想方设法说服自己。稍微与自己的理念有冲突,都会充耳不闻,拒绝接纳。

我自己早期就曾经坚信佛系,但在事实的暴击之下,才被迫敞开心扉去接受科学的理论。也正是在这个“被迫开放”的过程中,才明白自己之前的一味排斥是多么幼稚。

有的时候,大人幼稚起来,比孩子更加不可理喻。

此外,还要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接受自己的家庭局限,然后吸收科学的理论,寻求突破的方法。这是真正应该衔接的心态。

学会接受“别人家的孩子”的存在;在亲子相处的过程中,处理好攀比的心态;把“别人家的孩子”变成动力,而不是障碍,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

最后,一定要改变高高在上的态度。

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在我们大人看来无比简单的加减乘除,到了孩子那里,可能就是一座不小的山丘。

孩子爬山累了,家长应该鼓励,甚至伸出手去拉一把。而不是以大人的体能嘲笑孩子的无能。如果不转变这种自以为是的心态,就永远跳不出家长跟孩子相互折磨的轮回。

根据我的观察,“小学那点知识有什么难的”是家长辅导孩子学习过程中最难克服的偏见

可是,再牛的学霸,也是从小学一点一点学过来的。

心态和思维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如果你真能从根本上转变,那么做事的风格和方式也会随之发生奇妙的改变。

反之,如果家长总是以“简单”来定性小学的知识,而忽略了儿童成长发育的必经阶段,以及不同孩子成熟个有早晚的客观事实,那就只能陷入无休止的批判。

3

该提前学的,是家长,不是孩子

衔接好了心态,下面就该进入知识层面的实操。

当家长摒弃了“小学知识有什么难的”这种偏见后,剩下的就是认真梳理小学阶段各科需要掌握的知识。

真正能做好幼小衔接的家长应该具备这样的意愿和能力:

在宏观层面上,大致了解小学毕业达到的知识难度;

在微观层面上,提前了解未来一年的重点难点。

具体学科说明如下

语文

整个小学阶段需要会认3000汉字,会写2500汉字。

这是什么概念?只要不超出认知范围,那就基本什么书都能看。常见的字几乎都会写。

有了这个指导标准,就可以明白小学阶段的整体认字和写字目标。然后再去分析每个学期需要认识的字。

在认字方面,熙熙在学前阶段主要用的是《四五快读》《小羊上山》两套识字书。

实际上,认字过程不需要完全通过课内进行。

课外阅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无论校内还是校外,阅读能力几乎都已经成为学生阶段公认的最重要的能力。

此外,小学需要背多少古诗,每个学期需要背多少?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古文,大致什么难度?这些内容同样需要家长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在课外阅读中有所侧重。

与英语不同,绝大多数孩子想在语文学习上大幅超越义务教育新课标的要求,都是不太现实的事情。所以紧跟课内非常重要,但课外阅读一定要跟上。

课外阅读的难度可以参考各年级比较流行的书单,这样就可以了解不同年龄的学生大致应该达到的阅读理解水平。

而具体到考试的阅读理解题,即使你反对刷题,也应该买一本课外阅读习题集来作参考,了解常见考点。

比如我之前介绍过的《孟建平高要求阅读》

就算不给孩子做,也要给家长看。

比如,几年级开始考察修辞方法、主要内容、中心思想?那么就需要在课外阅读中做适当的引导,而不至于看到最后看了个寂寞。

此外,作为整个应试教育的总指挥棒,高考是必须关注的。高考作文也是最应该、最容易关注的一项。从近年来高考的命题思路来看,批判性思维,或者审辨性思维,已经成为重要考察方向。

想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就必须注意循序渐进在课外阅读中融入有思想深度的读物。然后通过跟孩子沟通的方式,引导和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详情可参见《帮娃做了个PPT,悟出了语文阅读的精髓》)

上述种种,都是一个家长在幼小衔接阶段需要培养的意识。至于具体的能力,则需要边走边看,随时调整。

有人会说,家长把这事情都做了,还要老师做什么?

没错,对于课内知识,家长只要做好监督跟进的工作,配合好老师即可。

但真正的能力提升并不在课内,我们研究课内要求,只是为了在明确整体要求的情况下,通过课外的广泛阅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步培养孩子的语文能力。

在教育这件事情上,家庭的影响比老师更大。

数学

数学是普娃的难点,我在“三年级现象”一文中虽然是针对三年级进行的论述,但实际上,这种方法适用于整个小学阶段。

家长要做的就是在摆正心态的前提下,对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框架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提前了解各个年级的难点。

然后通过学习摸索,在日常生活中,从思维层面解决这些难点。

比如分数,可以在切西瓜、分披萨时引入;比如小数,可以在称体重、量身高时讲解;比如负数,可以在坐电梯、看温度时沟通。

越是难点,越忌讳照本宣科地拿着课本讲解。这样做不仅枯燥,而且难以形成直观印象。

至于奥数,妙妙虽然是普娃,但我也不建议一棍子打死。背公式的学习方法肯定不可取,但奥数中的确有一些有利于开拓思维的题目。

完全可以使用《小学奥数举一反三》这种入门级的奥数教材,针对校内的知识做一点补充,开拓一下思维。

至于具体补充哪些题目,需要家长结合自己孩子的情况来制定计划。这是家长在幼小衔接阶段就应该培养好的意识。

提到计算,作为小学数学的根基,那就更需要家长的日常跟进。计算要熟练,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勤加练习。而学校的练习量,恐怕难以满足需求。

英语

及时收集各种数据,也是幼小衔接阶段的家长应该掌握的技能。

所以我就先摆数据

新课标对小学的词汇要求是750左右。而原版娃热衷的KET、PET分别达到1500和3500。差距显而易见。

如果你的心态已经调整到“开放”状态,那么看到这样的对比,就不会着急否定,也不会急于扣上“揠苗助长”的帽子。

正确的做法是问一问:

怎样通过科学方法能达到这种要求?

掌握科学方法后,有多大比例能达到这种要求?

如果是个例,那就不再考虑范围内,神童永远不应成为普娃的对标。

但如果绝大的部分掌握科学方法的孩子都能达到这种水平,你有什么理由不去尝试呢?

在英语这个问题上,因为我走过弯路,但最终依然有不错的结果,所以我的建议很直接:无论你有没有做好之前的英语启蒙工作,请认真研究启蒙方法,这对孩子的英语学习大有裨益。

我这个公众号里有很多文章都系统性地阐述过这些方法。

大致过程是:先看/听儿歌(后台输入“儿歌”下载SSS儿歌)和动画片(点击《英文动画片这样看,效果至少翻一倍(附资源)》下载英文动画片资源),积累听力词汇;然后阅读分级绘本,同时配合相应的视听资料继续推进。

整个过程走下来,只要家长能坚持,孩子最终就能在小学毕业达到大学英语六级水平。

详细介绍,请参见《小学实现英语自由,这事儿靠谱吗?》。

体育

现在的学校对体育也很重视,比如小学生要求跳绳达到多少?百米跑要求多快?长跑需要多长时间?

这些事情家长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抛开分数这种功利的事情不谈,一个好身体是可以让孩子终身受用的。

多补充蛋白质,少吃垃圾食品,多锻炼体能,这一点无论在任何环境下都是正确的决定。

关键在于,如何在学业和体育之间寻找平衡,又该如何挖掘孩子对体育的兴趣。毕竟,很多孩子只喜欢疯跑打闹,却不喜欢绕着操场跑圈。这些问题如何引导,同样需要家长去思考。

4

倒推和迭代

从上面的分科介绍可以看出。家长在衔接好心态后,在实操中最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就是“倒推”。

从小学毕业要求或者每个学期的课标要求来倒推近期需要掌握的技能,这项工作家长责无旁贷。

有人会说,我给孩子报班行不行?当然可以,如果今后还有补习班课上的话。

但即便补习班可以正常进行,家长也绝对不能做甩手掌柜。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就下过一个结论:没有一个英语牛娃是纯靠学校或机构培养出来的

其他科目虽然跟英语不完全一样,但家庭教育也绝对不能缺位。

无论是否通过机构来补习,家长都一定要尽可能参与其中。毕竟,孩子是你自己的。

通过倒推了解了需要掌握的能力,然后就需要在实操过程中反复迭代。

迭代是重复反馈过程的活动,其目的通常是为了逼近所需目标或结果。每一次对过程的重复称为一次“迭代”,而每一次迭代得到的结果会作为下一次迭代的初始值。

教育之难,难在没有一定之规。

知识固然一样,但吸收知识的方法和效果却不尽相同。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只有跟他们朝夕相处的家长,才能及时通过日常反馈做好迭代工作,迅速做出调整。

最后,我想专门强调一点:

家长这个词不是母亲的专利,父亲同样责无旁贷。

据我了解,现在不少家庭的父亲都会做甩手掌柜,把抚养和教养的责任全部扔给母亲,自己只顾着出去喝酒应酬。

《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现代教育理论同样非常重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所以,男同胞们能少应酬就少应酬点,能多陪陪孩子就多陪陪孩子。“父爱缺失”不是荣耀,而是实实在在的损失。

好的教育,家庭一定不能缺位;好的家庭教育,父爱也一定不能缺失。

以上,共勉。

4617作文网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德国打算提及普京时仅用姓名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今日春分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白宫:哈马斯三号人物被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奥运男篮美国塞尔维亚同组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国标起草人:淀粉肠是低配版火腿肠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杨倩无缘巴黎奥运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记者:伊万改变了国足氛围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

4617作文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