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关怀版

【东邪图鉴】中国常见中大型蜈蚣属Scolopendra点将台...

【前言】

蜈蚣属在全世界共有90多种+相应亚种,分布在全球热带区,尤其东南亚地区种类最多。

世界蜈蚣属名录(来源wiki百科)

从我国自然地理区划来看,蜈蚣属的种类被局限于华南区、华中区和康滇区的南部,而华中区的北半部只发现有少棘蜈蚣的分布。

影响蜈蚣属种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有气候、地形、植被和土层等,而纬度则是蜈蚣属分布的明显区划线。

在跨越北纬30°的我国地区,如华北地区的南部,基本没有蜈蚣属分布的报道,在此地区迄今还没发现蜈蚣属的任何种类。

本文主要介绍此属中,在我国分布的中大型品种,介绍如下:

1)少棘蜈蚣Scolopendra mutilans(L. Koch, 1878)

原拉丁学名: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外表特征:体长约110cm,极限可超过15cm。

头板和第1足体节的背板呈金黄色,与墨绿色或黑褐色的其他背板显然不同。

头板无纵沟线,触角分17节,基部的6节无细密的绒毛。

颚齿为5+5(即左右齿板上各有5个小齿),每侧有5个小齿,常被一间隙分作2+3组。

背板纵沟由第4~9背板开始,至第20背板;最末背板无纵沟线。第12~19胸板有纵沟线,体部背板两侧的棱缘,从第5~9背板开始,至最末背板。

第20步足和前面步足一样都有一跗刺。基侧板突起末端常有2个小棘,也很少有1或3个小棘的。

最末步足(即第21步足)无跗刺,它的前股节腹面外侧有2棘,而内侧有1棘;在前股节背面内侧有1棘。隅棘上具有2小棘。

雄性生殖区前生殖节胸板两侧有1对生殖肢。

个体比多棘蜈蚣小,最末足的前股节腹面和背面内侧的棘数也少。

颚肢、齿板齿数变异不大(/)。

但因产地不同、种群不同,黄脚、红脚个体数量的比例也不同。

这个差别早在本草中就有记载。

步足多为黄色,最末步足多呈赤褐色,也有足部都呈赤褐色的个体:

普通黄脚色型

红脚色型

地理分布:此种主要分布在我国中温带地区,如长江中下游,如江苏、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在日本、韩国也有过记载。

饲养护理:此种蜈蚣繁殖快,抗病力强,饲养简单,喜居于潮湿阴暗的处所,多栖息在腐木、石隙间和阴湿的草地等处。

性畏光,昼伏夜出,以捕食昆虫为主,其它小型动物亦为猎取对象。

正常情况下可混养而不互咬(喂食时除外):

繁殖相关:雌雄两性肛生殖节异形。

此种蜈蚣在温度低于10℃时便停食,零下7℃进入冬眠期。

在春、夏之间产卵,卵数多在15~35个之间,椭圆形,长3~3.5mm。

雌虫具有蜷曲身体,环抱卵群孵化,和保护幼虫的习性。

幼虫与成虫的步足数目相同。

产卵、抱卵与小苗照片参考:

而此种蜈蚣由于养殖基数大,此种偶尔也能出现变异个体:

白化少棘蜈蚣

2)模棘/拟棘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Leach, 1815)

原拉丁学名:Scolopendra subspinipes subspinipes

外表特征:体长达16cm,极限可超过20cm。

背板呈单一色,而且个体差异也很显著,或为褐色,或为黄褐色,或为棕红色,或为橄榄色,或为黑褐色。

有时头板和第1有足体节的背板比橄榄褐色的其他背板光亮些。

头板无纵沟线。触角由18节组成,基部的6节无细密的绒毛。

颚齿为5+5,或6+6,也有二三个小齿相互融合为一个大钝齿的标本。

第1背板无沟线,背板纵沟线由2~6背板开始,直至第20背板,最末背板无沟线,第2~19胸板有纵沟线,身体两侧的棱缘由第7~10背板开始,直到最末背板。

腺孔区扩展到背缘。

第1--20步足有一跗棘,最末步足无跗刺,基侧板突起末端有2个小棘,也很少有1或3个小棘的,最末步足前股节的腹面外侧具有2棘而内侧具有1棘,背面内侧具有l或2棘,隅棘末端具有2小棘,也很少有1小棘的。

此种我国主要分布成员:

广西薄荷脚蜈蚣:

云南黄脚蜈蚣:

地理分布:广泛分布在亚洲,我国广西、云南、海南均有记录,除台湾有记载外,贵州、广东也可能有此种。

下图为采集于的个体:

国外分布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

PS:据阿特姆思(1930)记载,此种颚齿板上的小齿有4~9个,背板棱缘从第5~16背板开始出现,最末步足前股节背面中部(即内缘)有1~3个棘的。

这些性状的变动范围如此之大,在确定种类上是难以掌握的。

3)多棘蜈蚣Scolopendra multidens(Newport, 1844)

外表特征:体长约15.5cm,极限可达20cm。

头板和第1有足体节的背板颜色比少棘蜈蚣深,呈玫瑰红色,与棕褐色的其他背板显然不同。

步足多为黄色,也有足部都呈橙色、棕红色的个体...

此种我国主要分布成员:

多棘蜈蚣(广西黄脚):

多棘蜈蚣(广西橙脚):

多棘蜈蚣(云南红脚):

多棘蜈蚣(网络流传,产于贵州)

触角分18节,基部6节无细密的绒毛。

鄂齿为6+6。

背板纵沟线大多从第2背板开始,直到第20背板,最末背板无纵沟线,胸板-纵沟线从第2~20胸板开始,但很不明显。

身体两侧的棱缘从第10~14背板开始,直至最末背板。

第1~19步足有跗棘,第20步足和最末步足无跗棘,基侧板突起末端常有3小棘,也很少有2小棘的,最末步足较少棘蜈蚣粗壮,前股节的腹面外侧有2棘,或有3棘,而内侧有2棘;背面内侧有2棘;隅棘末端有3小棘,也曾发现有2小棘的个体。

雄性生殖区前生殖节胸板两侧无生殖肢,与模棘蜈蚣、少棘蜈蚣和哈氏蜈蚣(都有生殖肢)不同。

抱卵与小苗照片参考:

地理分布:广西(都安)数量较多,在海南、湖北(宜昌)、浙江(丽水)亦有发现。

此种偶尔也能出现变异个体:

白化多棘蜈蚣(广西黄脚)

4)哈氏蜈蚣Scolopendra dehaani(Brandt, 1840)

原拉丁学名:Scolopendra subspinipes dehaani

外表特征:体长约15cm,极限可超过20cm。

全体呈褐色,或头板或第1有足体节的背板为红色,而其他背板为褐色。

步足呈黄色~浅褐色~橙红色。

触角分18节,基部6节无细密的绒毛。

颚齿为6+6。

背板纵沟线多从第4背板开始,直至第20背板,胸板纵沟线从第2胸板至第20胸板。

最末体节的基侧板突起末端有2小棘,也有一侧突起末端有1或3小棘的个体,第1~19步足各有一跗刺,第20步足也有一跗刺。

最末步足前股节的腹面外侧无棘,而内侧仅有1棘;前股节的背面内有1棘,也有少数个体一侧为1棘,而一侧为2棘的。

隅棘末端为2小棘。

雄性生殖区前生殖节胸板两侧有细小的生殖肢。

此种我国主要分布成员:

红龙蜈蚣(海南)

红龙蜈蚣(西双版纳)

云南三色蜈蚣:

抱卵与小苗照片参考:

地理分布: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等地都有分布,而海南省数量较多.... 国外在印度与东南亚诸国都有记载。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里借@Te_RB制作的一个种内关系树:

此种偶尔也能出现变异个体:

白化红龙蜈蚣(海南)

PS:我们习惯上把国产常见的dehaani统一都叫做红龙,广东产的棕色红龙是市面上最常见的,广西产的红龙体色偏黑,香港产的红龙体色偏红...

根据@老也推测的,或许是云南的雪山导致红龙与东南亚国家那些黄腿棕背的哈氏(例如越巨火焰)很少有基因交流,导致国内非边境很少有黄腿哈氏,以及国外很少有红龙体色的哈氏,另外版纳红龙体色与其他地方的红龙差很多的原因,也许同样是雪山使得版纳红龙与两广红龙的基因交流变得困难,海南红龙的体色相对特殊应该也是海峡阻碍基因交流导致的吧,而两广福建基因交流相对容易,所以更体色相近。。。。

在国外产,我们最常见的就是越南东南部产的dehaani,即黄脚型越南巨人,曾经比较少见的是越南西北部产的dehaani,即橙红脚型越南巨人,而马来西亚与新加坡产dehaani通常被称为缨红巨人或樱桃蜈蚣,泰国产dehaani 就是人们常见的火焰脚蜈蚣...

5)间脚蜈蚣 Scolopendra hainanum(代表种:间脚)

外表特征:体长约18cm,极限可超过20cm。

又叫“斑足蜈蚣”,是蜈蚣中的斑马脚,因为它美丽的外表,被广大爬友称为“国粹”,更号称“国产最美丽蜈蚣”。

在分类上,间脚蜈蚣曾经是属于模棘蜈蚣的一种,但是今年已经被独立出来了。

就简单的以尾巴来看都有很大的区别,间脚蜈蚣最末体节的基侧板突起末端内侧有4颗棘,下侧1颗棘。

然后间脚蜈蚣是中国特有的品种,成体一般18-22cm,粗壮有力,速度一般,脾气暴躁,凶猛,身体为褐色,花腿间脚蜈蚣腿上花纹犹如斑马是原本间脚蜈蚣的特色,后期发现有两种腿色差异个体,为橙腿间脚蜈蚣,及最美丽的三色间脚蜈蚣,后经推测为此种的公蜈蚣。

此种参考照片:

海南间脚蜈蚣,母:

海南间脚蜈蚣,公:

抱卵与小苗照片参考:

海南间脚蜈蚣

地理分布:在我国广西、海南等地。

此种偶尔也能出现变异个体:

白化间脚蜈蚣

PS:就市面上出现间脚蜈蚣的野生个体总体而言,广西种相对海南种体型较小,但极限大个体是否也小一号还有待考量。

6)赤蜈蚣 Scolopendra morsitans(Linnaeus, 1758)

外表特征:体长可达8cm.

身体前端和后端呈红褐色,中间呈墨绿色,身体和步足被短毛 。

触角18-19 节,基部6节光滑无毛。齿板宽大于或约等于长,齿数5+5 。

第 3-20 背板具平行纵缝线第2-20 背板后缘具横向复杂的短缝线;第11-20 背板具不完整侧棱缘,最末背板具完整棱缘后缘弯曲;

第2-20 腹板具完整平行纵缝线,最末腹板后方趋窄,呈倒梯形后缘平直;

基侧板除末端突起外密布腺孔突起,末端具4-5 小棘,基部具1 侧棘。

最末步足粗壮,前股节腹面3排小棘,外侧3小棘,中央3小棘,内侧3小棘,背面内侧3-4小棘,隅棘末端4小棘。

雄性成体最末步足前股节,股节和胫节背面具隆起边缘中间形成一长圆形浅凹,雌性两侧仅具边缘而背面无隆起。

广西产赤蜈蚣

地理分布:广西、台湾等地,国外见于非洲、中东、 南欧、南亚、 澳大利亚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此种也能稀罕的出现变异个体:

7)马氏蜈蚣 Scolopendra mazbii(Gravely, 1912)

外表特征:体长约9cm

幼体蓝绿色,仅头的前半部呈红褐色。

成体的头板和第1步足体节的背板呈棕红色,第2步足体节的背板呈深绿色,而其他背板呈灰褐色,背板的后缘有一绿色条纹。

步足为黄褐色。

头板有一条细长的纵沟线,触角分17节,基部5节无细密的绒毛。

颚齿各有5或6个小齿。

背板纵沟线从第2背板至第20背板,第21背板无纵沟线,胸板纵沟线从第2胸板开始,直至第19胸板。

身体两侧的棱缘从第5~10背板开始,直至第21背板。

最末体节的基侧板突起末端通常只有1个小棘。

第1~19或20对步足各具1跗刺,最末步足既无爪刺亦无跗刺;

最末步足前股节腹面着生6小棘,呈3行,每行各2小棘,背面内侧具1小棘,但某些标本具2小棘,隅棘末端具2小棘,但某些标本具1小棘。

雄性生殖区前生殖节胸板两侧无生殖肢。

参考照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地理分布:产于西藏(察隅)。

.....

其实在蜈蚣属(Scolopendra)中,还有许多体型较小的种类,如已知的距蜈蚣Scolopendra calcarata(Porat, 1876) 在我国也有分布,本文就不作介绍了...

【关于命名】

欧美节肢类饲养者常用的蜈蚣命名形式,即“属名+种名+产地名”或者“属名+种名+产地名+英文俗名”,当然也有些简化的名称。

举个例子,比如常见的红龙蜈蚣:

拉丁名:Scolopendra dehaani

英文俗名:Scolopendra dehaani “Chinese Giant”

就英文俗名而言:

Scolopendra — 属(S属);

dehaani — 种(一般中文称作哈氏蜈蚣、德氏蜈蚣);

china — 产地;

简化俗名:Chinese Giant centipede

有的时候不知道蜈蚣的产地,一般就直接具体到种名,比如:Scolopendra dehaani,这个名称可以代表红龙、越巨等同类蜈蚣。(越巨名称:Scolopendra dehaani “Vietnam”或者Scolopendra dehaani“Mau Chau”)

亚洲外的以秘鲁巨人蜈蚣为例,它的学名是Scolopendra(属)+gigantea(种),这是正规的拉丁学名,不论是白脚秘鲁、黑秘鲁还是其他颜色的秘鲁,

Sg就是他们的学名,后面的White legs、Black Morph...是区分它们颜色和产地在学名后加的商品名,正经学名通常就是属+种。

接下来我们简单的谈谈国内几种大型蜈蚣的区别,主要是从尾巴(习惯上把它叫尾巴)着手...

(注意:这个方法仅限辨别国内这几种常见大型蜈蚣,并不适用于所有蜈蚣,因为真要详细的鉴定一种蜈蚣,还要看头部、口器、肢体比例、光滑节、气门等等,相当复杂了,哎呀这个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掌握的...)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

4617作文网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德国打算提及普京时仅用姓名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今日春分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白宫:哈马斯三号人物被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奥运男篮美国塞尔维亚同组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国标起草人:淀粉肠是低配版火腿肠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杨倩无缘巴黎奥运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记者:伊万改变了国足氛围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

4617作文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