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无障碍
  • +1

毕节创造了奇迹!成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生动典型

2020-12-13 20:2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11月23日,“纳雍、威宁、赫章退出贫困县序列”的消息在毕节不胫而走,从“去不得”到“了不得”,“纳威赫”的出列,标志着包括黔西、大方、七星关、织金在内的毕节7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喜讯传来,乌蒙沸腾

千年圆梦,就在今朝

这是乌蒙山腹地的这个冬天里

最温暖人心、催人奋进的故事

这是创造中国减贫的贵州奇迹章节里

毕节实践的宏大史篇

至此

千百年来困扰着

乌蒙儿女的贫困标签,已成历史

千百年来遥不可及的

小康梦想,触手可及

地处西南腹地毕节

北临蜀水、西拥滇山

是川、滇、黔三省的交通要冲

然而,境内壁立千仞、山石遍布、沟壑纵横,不仅挡住了毕节人通往外界的路,更束缚了乌蒙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到2014年年底,毕节仍然有165.9万贫困人口,是贵州贫困面最广、贫困人口最多、脱贫任务最繁重的市州。

“全面小康路上,

一个都不能少!”

毕节如何作答?

事关全国全省脱贫攻坚大局!

大事难事看担当

逆境顺境看襟度

逆境而上,勇担使命

历来是毕节试验区人的

优质基因和精神特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毕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确保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在乌蒙大地谱写了一曲战天斗地、波澜壮阔的扶贫壮歌,在2.68万平方公里的神奇土地上创造了伟大奇迹。

毕节实践,是在基础设施“四场硬仗”、易地扶贫搬迁“六个坚持”“五个体系”、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脱贫攻坚“五个专项治理”“挂牌督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以及补齐“两不愁三保障”和农村饮水安全短板等多个领域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的最佳注脚,也因此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战法和经验,成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一个生动典型”。

夯实基础破瓶颈

让前行征途不再“山高路远”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

毕节之贫,贫在基础设施薄弱

其中

“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的

山阻水隔封闭环境

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

穿越历史时空,从秦开“五尺道”、汉修“南夷道”、隋筑“石门道”、明代兴建“龙场九驿”“茶马古道”等壮阔历史画卷中走来的毕节,从未放弃过追逐便利交通的梦想,无论是古驿道上的马蹄绝响,还是成贵高铁上的风驰电掣,历史与现实共同交汇成了一部毕节人同心攻坚、后发赶超的交通奋进史。

2012年12月31日

杭瑞高速遵义至毕节段正式通车,标志着毕节结束了“零高速”的尴尬历史。

2015年10月22日

随着厦蓉高速织金至纳雍段正式通车,标志着毕节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目标,更为贵州成为全国第9个、西部12省(区、市)第1个县县通高速省份贡献了“毕节力量”。

截至目前

全市公路里程达3.3万公里

其中高速路达981公里

地上的路不断延伸,“天上的路”同步启航:2013年6月16日,毕节飞雄机场正式通航,打通了毕节对外联系的“空中走廊”。

一跃迈入“云上交通”航空时代的毕节,目前可直飞“北上广深”等21个城市,通过通程航班可通达94个城市,成为展示毕节对外开放形象的重要窗口之一。

在高速公路“县县通”、空中走廊“线线红”背景下,随着2019年12月16日,被誉为中国第一条“山区高铁”的成贵高铁通车,古老的乌蒙山迎来了呼啸驰来的“和谐号”,正式迈入“高铁时代”。

至此,毕节铁路运营里程已达538公里,从脚无寸铁到铁流滚滚,乌蒙大地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冲破关山万千重

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毕节

在交通建设上

打了一个彻底的“翻身仗”

立体交通网络

带来的红利正持续释放

交通大动脉交织成网,毛细血管也在不断疏通。近年来,毕节通过抓实普通国道、省道干线公路以及县道公路提级改造,加快通乡、通村、通组路建设,在乌蒙山乡织起了一张张交通网络。

其中,毕节大力实施的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是广大群众最急需、最迫切、最期盼解决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对解决好脱贫攻坚中最突出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毕节按照“整村推进”“整乡推进”的方式,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建养并重,强化监管,确保30户以上村民的自然村寨通公路,强力推动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目前已建成“组组通”公路1.46万公里,成为广大农村群众的“连心路”“畅通路”,为毕节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注入了强劲动力。

同时,毕节还修筑了6756公里的产业路,463公里的景区旅游路,314公里的能源路……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打通交通制约的毕节

前行的征途不再“山高路远”

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壮大产业拔穷根:

让群众增收有“靠山”

大雪时节,万物冬藏

但在毕节的山山水水间

依然随处可见丰收景象

在金沙县平坝镇石苍林场

600亩铁皮石斛进入采摘期,技术人员正指导务工群众采收鲜条。首获丰收就获利颇丰,让当地群众高兴不已。

在黔西县五里乡金鸡村

部分游客漫步在百香果基地,体验采摘乐趣。1000余亩百香果,已成为当地群众就业增收的保障。

产业发展绘新景,群众生活有盼头

这是近年来毕节持续深化产业革命

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载体

打造群众增收“靠山”

“农”墨重彩发展现代农业

结出的丰硕成果

毕节之贫

贫在产业结构滞后

产业是脱贫攻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近年来,毕节充分利用特殊的气候条件、海拔落差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有利条件,按照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要求,紧扣产业“八要素”,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各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按照聚焦关键少数、聚焦经营主体、聚焦主导产业、聚焦技术指导的思路,突出规模示范、产业示范、管理示范、效益示范,强力推动产业扶贫。

数据显示,毕节累计调减低效作物434万亩,深入实施农业产业“55441111”工程,共发展500万亩马铃薯、500万头牛、400万亩特色经果林、400万亩蔬菜、100万亩中药材、100万亩茶叶、100万亩皂角、100万亩刺梨,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今年以来,毕节按照“查缺补漏、巩固提升、优化产能”的要求,以坝区农业为主攻方向,聚焦全市12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在加快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补足农业产业发展短板,持续推动产业革命向纵深发展。

其中,12大产业累计覆盖带动贫困人口12.5万人,实现产业对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全覆盖,为广大群众增收脱贫提供了坚实的产业保障。

易地搬迁挪穷窝

让新市民开启幸福新生活

“今天拿到房产证后,心里特别踏实,感谢党的好政策。”日前,在威宁雄山街道小康馨区安置点,拿到不动产权证的唐秀珍高兴地说。

来自威宁二塘镇的唐秀珍,2018年从大山深处搬进了县城安置点,100平方米的新房替代了之前简陋的老屋,再加上有了稳定的工作,一家人的生活越发有盼头。

唐秀珍生活上发生的改变,只是毕节32万分之一人的缩影。

毕节多山

广大生活深山区、石山区的人们

虽然勤劳、顽强

但艰难的生存环境

让他们在付出极大的艰辛后

仍然没能摆脱贫困的生活窘境

毕节之贫

贫在居住环境“先天不足”

如何绝地突围?

2015年,作为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破题良方”,“五个一批”措施被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而在“五个一批”脱贫路径中,易地扶贫搬迁被视为“挪穷窝”的重要一环,成了32万深山区、石山区群众的共同愿望。

使命呼唤担当,实干铸就辉煌

“十三五”以来

毕节在乌蒙大地上

展开了一场

波澜壮阔、动人心弦的

史诗般大迁徙

毕节切实加强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领导,统筹恒大集团帮扶力量代建援建,以“六个坚持”贯彻始终,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体系”建设,全面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解决好搬迁群众就学、就医、就业等各类“头等大事”,统筹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让搬迁群众吃下“定心丸”。

如今,在毕节的版图上,1591个生存条件恶劣的贫困自然村寨已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139个现代化的集中安置点。

从深山到城镇,从闭塞到开放,32万余人集体搬了新家,挪出了“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穷窝。

从“忧居”到安居,从“下田”到上班,易地搬迁彻底改变了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楼上生活,楼下生产,为大家开启了全新的幸福生活。

从解决温饱到逐梦小康,在一系列后续扶持措施帮助下,广大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就业增收有保障,全面小康步履铿锵。

“3+1”保障补短板

让发展红利全民共享

“现在用水只要打开水龙头就有了,干净不说,用起来还很方便。”日前,在大方县理化乡大塘村上坝组,看着哗哗流淌的自来水,村民曾玮满脸高兴地说,“以前群众多半用的是‘望天水’,遇到干旱的时候,要去一公里外的地方挑水,一个来回要一个小时左右,费时费力,耽误农活。”

今年年初,在脱贫攻坚补短板政策支持下,大塘村22个村民组全部安通了自来水管,群众彻底告别了“吃水难”,喝上了“放心水”。

这是近年来毕节持续补齐“3+1”保障短板,增强民生福祉的一个缩影。

毕节之贫

贫在教育、医疗、住房

和农村饮水安全等

短板突出、欠账大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脱贫攻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就是要通过持续改善民生

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红利

近年来,毕节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围绕打赢“113攻坚战”目标,把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坚定“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的决心,尽锐出战、务求精准,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解决“一达标两不愁”上

毕节通过调减低效农作物种植,大力发展经济效益比较高的“短平快”产业,有效增加收入;通过抓好劳务培训,促进贫困群众就业增收;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又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群众,开发护林、护河、护路等“十大员”就业扶贫专岗,就近解决就业问题,着力在解决好群众收入达标,有饭吃、有衣穿等问题。

在补齐“3+1”保障短板上

毕节坚持义务教育保障标准,确保农村贫困家庭适龄子女依法接受义务教育,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辍学,保障有学上、上得起学;坚持基本医疗保障标准,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全覆盖,确保有地方看病、有条件看病、有医生看病、看得起病、方便看病;坚持住房安全保障标准,全面完成农村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及“三改”整治任务,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6.09万户、老旧住房整治2.27万户;累计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273处,解决了149.77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如今

乌蒙大地不仅山乡巨变

广大群众也换了种“活法”

生活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

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

历史交汇点上

毕节将认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

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新的征程中

原标题:《毕节创造了奇迹!成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生动典型》

阅读原文

    4617作文网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重庆警方辟谣“男子杀人焚尸”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男子持台球杆殴打2名女店员被抓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德国打算提及普京时仅用姓名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逮捕武汉大学樱花即将进入盛花期今日春分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白宫:哈马斯三号人物被杀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槽头肉企业被曝光前生意红火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沈阳一轿车冲入人行道致3死2伤奥运男篮美国塞尔维亚同组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国标起草人:淀粉肠是低配版火腿肠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杨倩无缘巴黎奥运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春分“立蛋”成功率更高?记者:伊万改变了国足氛围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

    4617作文网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